资源简介 电学图像分析与计算 物理题中获取信息的来源有哪些? 1、文字 2、图像 3、表格 1、I-U 2、P-I 3、P-R 定值电阻I-U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滑动变阻器I-U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小灯泡I-U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3、R-ρ(浓度) 4、P-t(温度) 5、P-U 广西各市近四年中考出现过 1 定值电阻I-U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1、这是一个什么图像? 2、横纵坐标分别是什么物理量? 3、????????、????????是定值电阻还是可变电阻? ? 4、????????、????????阻值大小关系如何? ? 5、????????、????????的阻值是多少 ? ? Ω 6、利用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出哪些物理量 1 定值电阻I-U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1、横坐标(U)表示电压---单位:伏特(V) 2、纵坐标(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 3、一条过原点(或延长线过原点)倾斜的直线(正比例函数) 4、直线越偏向U轴,说明电阻越大; 5、读点计算:R=????????计算出电阻值 ? 6、读点计算:????=????????计算出该点的电功率 ? 1.图示为电阻R1和R2的I-U图像,由图可知( )A.R1的阻值为5ΩB.R1的阻值小于R2的阻值C.将R1、R2串联接入电路,通电后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D.将R1、R2并联接入电路,通电后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 C 2.如图为定值电阻甲和乙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关于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大小及电阻两端的电压关系,正确的是( ) A.I甲=I乙 U甲>U乙 B. I甲=I乙 U甲B 2 小灯泡I-U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1、横坐标(U)表示电压---单位:伏特(V) 2、纵坐标(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 3、一条过原点曲线 4、曲线越向U轴弯曲,说明电阻变大;反之亦然 5、读点计算:R=????????计算出电阻值 ? 6、电阻变化的原因:受温度影响 4.(2018·广西百色·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 V时,R甲=0.4 ΩC.如图2所示,当开关S闭合,电路电流为0.2 A时,电路总电阻是15 ΩD.如图3所示,当开关S闭合,电源电压为2 V时,电路总电流为0.4 A C 3 滑动变阻器I-U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分析 1、此I-U图像的描述对象是哪一个用电器? 2、图像I-U图像中与纵坐标的交点C对应电路的哪一个状态? 3、图像I-U图像中D点对应电路的哪一个状态? C D 描述对象为????2 ? 只有????1工作 ? ????1????2串联 ? 3 滑动变阻器I-U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1、当P在a点时,只有????????工作,电压表测????????的电阻此时有: U=???????????? I =????????=0.6A ? 分析 2、当P在b点时,????????阻值最大,????????、????????串联,电压表测????????的电压此时有: U=????????????,+???????????? I =????????,=????????=0.2A ? U=????????????=???????????????? ? U=????????????,+???????????? =????????,????????+???????????? ? 3 滑动变阻器I-U图像的分析与计算 放在电路中分析 1、横坐标(U)表示电压---单位:伏特(V) 2、纵坐标(I)表示电流---单位:安培(A) 3、一条不过原点倾斜直线(一次函数) 4、p在a点表示整个电路最大电流为0.6A,此时????????的电压为0,只有????1工作。 ? 5、p在b点时,整个电路的电路为0.2A,此时????????、????????串联,????????????=4V, U=????????????,+???????????? ? 例2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A向B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纵轴表示____________,横轴表示_____________. 电路电流 R2两端电压 (2)如图乙中A点,此时电路电流最大,电路中的总电阻最________,滑片P在________端;此时电路电流Imax=________ A,R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U=ImaxR1. 小 最左 0.9 (3)如图乙中B点,此时电路电流最小,电路中的总电阻最______,滑片P在______端;此时电路电流Imin=_____ A,R2两端的电压最大U2max=______ V,R2的最大电阻R2max=_____Ω,电源电压U=U1+U2=IminR1+U2max. 大 最右 0.2 14 70 (4)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即U=IminR1+U2max =ImaxR1,代入数据可解得定值电阻R1=_____Ω,电源电压U=________V. 20 18 图1 图2 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 例4.如图(甲)所示,R1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端移到A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3)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 总结:电学图像分析 针对与图像结合的动态电路计算,理解图像是关键. 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分析: ①明确图像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②判断图像的描述对象,寻找纵轴与横轴物理量的关系(物理公式); ③结合电路的串、并联特点,分析图像初末位置时的电路状态,挖掘特殊点和线的信息. 能力提升 8.如题图甲所示的电路,R2的阻值为10Ω,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ΩC.电源电压为3VD.该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1.35W B 9.(2021·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Ω,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电源电压U=2.0V B.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1.5VC.定值电阻的阻值R0=1.0Ω D.电路的最大功率为4.5W D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 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 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如图中的 I-U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 A. B. C. D. 3.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得到电阻R2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电源电压等于4VB.R1的阻值为10ΩC.变阻器滑片P向b端滑动过程中,电流表A示数变大D.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1.某兴趣小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电路如图甲所示。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 R1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 求: (1) R1的阻值; (2)电路的最大电功率; (3)当R2的电功率为0.5 W 时, R2的阻值。 典例赏析 解: (3)当R2消耗的电功率为0.5W时 P2=I2R2 0.5W=I2R2 I=????????????+????????=????????????????????+???????? ? 0.5W=(????????????????????+????????)2R2 ? (????????????????????+????????)2=????.???????????????? ? 36R2=0.5×(10+R2)2 解得R2=2Ω或R2=50Ω 由图乙可知,当R2最大时,I最小=0.15A 电路总电阻R=????????最小=????????????.????????????=40Ω ? R2的最大值R最大=R﹣R1=40Ω﹣10Ω=30Ω 所以R2=50Ω舍去,R2=2Ω 类型1:I-U图像(直线) 13.(2022·广西贵港·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可选,电流表量程为 ,滑动变阻器R2标有“1A”字样,最大阻值未知。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得R1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1)求电阻R1的阻值和R2的最大阻值;(2)若闭合开关S2、S3,断开开关S1,使R2的滑片P位于a端,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2A,求R3通电50s产生的电热;(3)若闭合开关S1、S3,断开开关S2,且电压表的量程为 ,在保证电路元件都安全的情况下,求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范围。 2. (2017北部湾经济区29题9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1随其接入电路的阻值R1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 V,电流表的示数为2 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和它在1 min内消耗的电能; P34 解:(1)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 V,电流表的示数为2 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1= = =2 Ω1 min内消耗的电能W=U1I1t=4 V×2 A×1×60 s=480 J (2)由图像可知,P1最大功率为9 W,此时R1的阻值为4 Ω由P=UI= 可得电压表的示数U1′= = =6 V 电流表的示数I1′= = =1.5 A (2)当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1最大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当电压表示数为4 V、电流表示数为2 A时,电压电压U=U1+U0=U1+I1R0=4 V+2R0①当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1.5 A时,电源电压U=U1′+U0′=U1′+I1′R0 =6 V+1.5R0②联立①②两式,解得:U=12 V, R0=4 Ω (3)R0的阻值. 例3 (2021云南省卷)交通安全要求广大司机“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酒后驾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某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简易的酒精检测仪,其电路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R1是气敏电阻,其阻值随呼气酒精浓度K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R2为滑动变阻器.检测前对检测仪进行“调零”,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1 A,调零后变阻器滑片位置保持不变.查阅到相关资料如下: 信息窗 ?血液酒精浓度M=呼气酒精浓度K×2 200 ?非酒驾(M<20 mg/100 mL) 酒 驾(20 mg/100 mL≤M≤80 mg/100 mL) 醉 驾(M>80 mg/100 mL) (1)求“调零”后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解:(1)测量前呼气酒精浓度为0,由图乙可知此时R1=100 Ω电路总电阻R= = =120 ΩR2接入电路的阻值R2=R-R1=120 Ω-100 Ω=20 Ω 信息窗 ?血液酒精浓度M=呼气酒精浓度K×2 200 ?非酒驾(M<20 mg/100 mL) 酒 驾(20 mg/100 mL≤M≤80 mg/100 mL) 醉 驾(M>80 mg/100 mL) (2)检测前R2工作10 s消耗的电能; (2)R2两端的电压U2=IR2=0.1 A×20 Ω=2 VR2工作10 s消耗的电能W=U2It=2 V×0.1 A×10 s=2 J 信息窗 ?血液酒精浓度M=呼气酒精浓度K×2 200 ?非酒驾(M<20 mg/100 mL) 酒 驾(20 mg/100 mL≤M≤80 mg/100 mL) 醉 驾(M>80 mg/100 mL) (3)对某司机进行检测时,电流表示数为0.16 A,依据信息窗资料,通过计算判断该司机属于非酒驾、酒驾还是醉驾. (3)电路总电阻R′= = =75 Ω此时R1′=R′-R2=75 Ω-20 Ω=55 Ω由图乙知此时呼气酒精浓度K=12.5×10-3 mg/100 mL血液酒精浓度M=12.5×10-3 mg/100 mL×2 200 =27.5 mg/100 mL 因为20 mg/100 mL<27.5 mg/100 mL<80 mg/100 mL,所以该司机属于酒驾 信息窗 ?血液酒精浓度M=呼气酒精浓度K×2 200 ?非酒驾(M<20 mg/100 mL) 酒 驾(20 mg/100 mL≤M≤80 mg/100 mL) 醉 驾(M>80 mg/100 mL) 3. (2021北部湾经济区29题9分)学校利用过氧乙酸对教室内的空气进行熏蒸消毒.某学习小组为了测量教室空气中过氧乙酸气体的浓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检测仪.已知电源电压为6 V,定值电阻R0标有“2.5 Ω 0.4 A”字样,过氧乙酸气体传感器Rt的阻值随过氧乙酸气体浓度ρ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电压表不同的示数对应不同的过氧乙酸气体浓度,请通过计算说明: (1)按要求,ρ>0.1 g/m3才能达到消毒要求.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75 V时, 教室内过氧乙酸气体的浓度是否达到消毒要求; 此时传感器的阻值Rt= = =17.5 Ω由图乙可知,过氧乙酸气体的浓度明显大于0.1 g/m3, 故教室内过氧乙酸气体的浓度达到了消毒要求 解:(1)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0与过氧乙酸气体传感器Rt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75 V时,传感器两端的电压Ut=U-U0=6 V-0.75 V=5.25 V电路中的电流I=I0= = =0.3 A (2)若该检测仪处在所能测量的最大ρ值状态下工作了500 s,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及R0消耗的电能; (2)定值电阻R0标有“2.5 Ω 0.4 A”字样,则电路能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 A由图乙可知,当过氧乙酸气体浓度升高时,Rt的阻值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则当电路电流为Imax=0.4 A时,对应的过氧乙酸气体浓度为电路能测量的最大浓度.此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UImax=6 V×0.4 A=2.4 WR0工作500 s消耗的电能W=Q= =(0.4 A)2×2.5 Ω×500 s=200 J (3)[较难设问]若检测仪所能测量的最大ρ值调整为0.45 g/m3,此时电压表指针刚好偏转到最大刻度,则需重新选用哪种规格的定值电阻. 难题搭台阶 针对第(3)问 ①识别图像:当过氧乙酸气体的浓度为0.45 g/m3时,传感器Rt的阻值气体为____Ω; 5 ②求过氧乙酸气体浓度最大时,电路中需要R0的阻值; ③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通过电阻的电流. ②电压表指针刚到了最大刻度处,则R0两端的电压U0′=3 V由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 =代入相关数值有 =解得R0′=5 Ω ③通过R0′的电流I0′= = =0.6 A故需要重新选用“5 Ω 0.6 A”的定值电阻 4. (2019北部湾经济区30题10分)图甲是温度自动报警器,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控=5 V,热敏电阻R2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工作电路中,灯泡L标有“9 V 0.3 A”的字样,R4为电子嗡鸣器,它的电流达到某一固定值时就会发声报警,其阻值R4=10 Ω.在R2温度为20 ℃的情况下,小明依次进行如下操作:闭合开关S1和S2,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此时R0的电功率为P0;将R1的滑片调到最左端 时,继电器的衔铁刚好被吸下,使动触 点与下方静触点接触; 调节R3的滑片,当R3与R4的电压之比U3∶U4=4∶1 时,电子嗡鸣器恰好能发声,此时R0的电功率为P0′,P0′∶P0=4∶9.已知电源电压、灯丝电阻都不变,线圈电阻忽略不计.求: (1)灯泡L的额定功率; 解:(1)由灯泡L标有“9 V 0.3 A”的字样可知灯泡L的额定功率 P额=U额I额=9 V×0.3 A=2.7 W (2)当衔铁刚好被吸下时,控制电路的电流; (2)当温度T=20 ℃时,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R2=25 Ω将R1的滑片调到最左端时,控制电路中只有R2接入电路中,衔铁刚好被吸下,此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I= = =0.2 A (3)将报警温度设为50 ℃时,R1接入电路的阻值; (3)由(2)可知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的电流为I=0.2 A当报警温度设为50 ℃时,R2′=10 Ω,控制电路的总电阻 R总= = =25 Ω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R1=R总-R2′=25 Ω-10 Ω=15 Ω 难题搭台阶 针对第(4)问 (4)[较难设问]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Ux. (4)当闭合开关S1、S2时,L与R0组成串联电路,此时灯泡L正常发光,则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I1=I额=0.3 A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Ux=I1R0+U额=0.3 A×R0+9 V①由P=UI、I= 可得此时R0的电功率P0=I12R0=(0.3 A)2×R0衔铁被吸下时,工作电路中R0、R3、R4组成串联电路,当R3与R4两端电压U3∶U4=4∶1时,由串联电路分压 原理可知,此时R3∶R4=4∶1 因为R4=10 Ω,故R3=40 Ω令此时工作电路中的电流为I2,则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Ux=I2(R0+R3+R4)=I2×(R0+40 Ω+10 Ω)=I2×(R0+50 Ω)② 此时R0的电功率P0′=I22R0又因为P0′∶P0=4∶9,故I22R0∶(0.3 A)2×R0=4∶9解得I2=0.2 A,代入②中,并联立①解得R0=10 Ω,Ux=12 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