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 力、运动和力(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 力、运动和力(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1节 力、弹力、重力
闪充考点
考点 1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力用符号F表示
单位 力的单位是①________,简称牛,符号是②______
力的作 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③________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④____________
牛顿 
N 
形变 
运动状态 
力的 三要素 力的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_
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 示意图 如图所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特别提醒】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受力物体就会有施力物体.
(2)两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力(如两个并排放在水平面上的方木块);另外,两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如磁铁吸引铁钉).
(3)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改变,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1.[RJ八下P6图7.2-1]如图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将撑竿压弯,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________;运动员对竿施力的同时被竿拉起,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同时说明力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___.
形变 
相互的 
运动状态 
考点 2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1.弹力
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⑧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产生条件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⑨____________
大小 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外力越大,物体发生的⑩________ ______越大,弹力越 ______
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 
弹性形 
变量 
大 
2.弹簧测力计
作用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______
长 
使用 a.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注意:若所测力的大小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b.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______________,若没有,必须校零
c.来回拉几次挂钩,防止弹簧卡壳
d.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e.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f.记录时,既要记录数值,也要明确单位
零刻度线处 
2.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___________上,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N,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鱼挂在测力计下,如图所示,鱼对弹簧测力计挂钩的拉力是_______N.
零刻度线 
0~5 
2.2 
考点 3
重力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号 ______表示.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
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______比
公式
表达式:G=mg
(注:g= _______N/kg,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 N/kg)
G 
地球 
正 
9.8 
方向 始终是 ____________的
应用 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用铅垂线确定墙壁是否竖直,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壁画是否挂正等
重心 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 ____________.重心越低,物体稳定性越好
常见 重力 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 N;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 N;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 N
竖直向下 
几何中心 
3.体育课上,小军将质量为5 kg的铅球抛出,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铅球所受的重力并标出其大小.
图说物理
教材图片1:
(RJ八下P3图7.1-2) 
如图所示,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小铁球沿水平桌面做直线运动,然后沿着小铁球的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条形磁体,观察到小铁球沿水平桌面做曲线运动.
【基础解读】
命题点 力的作用效果
(1)小铁球在水平面沿水平桌面做曲线运动,是由于受到_________ _______(选填“重力”或“磁体的吸引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磁体的吸 
引力 
运动状态 
【思维拓展】
命题点 平衡力
(2)小铁球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________一对平衡力,小铁球沿水平桌面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______一对平衡力(均选填“是”或“不是”).(续表)
不是 
是 
命题点 机械能及其转化
(3)小铁球从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______能;小铁球沿水平桌面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命题点 推理类题
(4)小明将小铁球换成质量相同的小铜球重复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小铜球沿水平桌面做____________,请你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 
变小 
直线运动 
小铜球不会被磁体吸引 
教材图片2:
如图所示,船上的人用力推船时,感觉到船也在推他.
【基础解读】
命题点 相互作用力
(1)图示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RJ八下P5图7.1-8)
相互的 
运动状态 
【生活情境】
如图所示是小丽穿上旱冰鞋向右推墙的情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她推墙时,墙对她没有作用力
B.她离开墙后继续向左运动,是因为受到墙的推力作用
C.她滑行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她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她的重力与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RJ八下P5
图7.1-5乙)
D 
教材图片3:
(RJ八下P5图7.1-7)
如图所示,箱子重500 N,小明用10 N的水平力推动箱子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思维拓展】
命题点 二力平衡
(1)箱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命题点 摩擦力
(2)箱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命题点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给木箱底下加装轮子,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减小摩擦的.
平衡力 
10 
变滑动为滚动 (共61张PPT)
第2节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
闪充考点
考点 1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①__________(填物理学家的名字)提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②________
(2)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大,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越③______
(3)假如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0,物体的运动将不受影响,物体将以④__________________永远地运动下去
伽利略 
阻力 
大 
恒定不变的速度 
牛顿第 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⑤_________状态或⑥________________状态
理解 力是⑦________(选填“改变”或“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 
2.惯性
定义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理解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影响 因素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⑧________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⑨________越大,惯性越大
利用 拍打衣服上的灰尘;跳高、跳远等运动的助跑
防范 交通工具的刹车系统、安全带等
质量 
质量 
1.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羲和号”运行的路线是高度为517 km的椭圆形太阳同步轨道.小欣说此时的“羲和号”探测器不受力的作用,她的判断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 
“羲和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形,其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羲和号”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全国范围内多地都已开展“一盔一带”的安全守护活动,交通法规定,乘坐汽车时,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乘客由于________身体________(选填“前倾”或“后仰”)而造成伤害.
惯性 
前倾 
考点 2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 相互作用力
示意图
二力平衡 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等大:两个力大小⑩________ 反向:两个力方向 ________ 共线:两个力作用在 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作用在 ________物体上 作用在 ________物体上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 
同一 
不同 
3.班长在操场上骑自行车,下面有关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车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车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车的重力和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考点 3
摩擦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静摩擦力
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其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叫静摩擦力
大小 总等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拉力、推力、重力等)
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理解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用二力平衡进行判断
2.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滑动摩擦力
方向 与物体 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
理解 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相对运动 
测量滑动 摩擦力 利用 ____________的原理,水平拉动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大小 ________滑动摩擦力大小
影响 因素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 ________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________
二力平衡 
等于 
越大 
越大 
增大 摩擦 (1)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 ________压力.例如:刹车时用力捏闸
(2)压力一定, _______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煤渣
(3)变滚动为滑动.例如:急刹车时,车轮停止滚动
增大 
增大 
减小 摩擦 (1)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 ________压力.例如:运动员做单杠回环动作时,手不能将单杠握得太紧
(2)压力一定, _______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例如:滑梯的表面做得很光滑
(3)变滑动为滚动.例如:在笨重的物体上加上轮子
(4)使接触面分离.例如:磁悬浮列车
减小 
减小 
4.遇到雨雪天气,高架道路上汽车追尾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惯性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此时汽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为________(选填“滚动”或“滑动”)摩擦;另一方面,当路面湿滑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干燥路面更______(选填“长”或“短”).
滑动 
减小 
长 
5.如图所示,用50 N的压力F把一个重为10 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当压力减小为30 N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当压力继续变小为20 N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0 
10 
变小 
图说物理
教材图片1:
(RJ八下P18图8.1-3)
【基础解读】
命题点 力的作用效果和惯性
如图所示,拨动簧片,将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簧片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小球没有随金属片飞出,这是因为小球具有________;小球落在支座上,这是受到了________的作用.
运动状态 
惯性 
重力 
教材图片2:
【生活情境】
命题点 惯性的防止
(1)如图所示,撞车时,人由于惯性向______倾倒;安全气囊可减小________带来的危害.
命题点 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打开的气囊与人接触的部分会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RJ八下P19图8.1-5)
前 
惯性 
形状 
教材图片3:
【基础解读】
命题点 力的作用效果
(1)如图所示,手拿着锤柄在空中向下加速运动,当锤柄遇到木凳时突然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运动状态 
(RJ八下P18图8.1-4)
命题点 惯性的利用
(2)如图所示,将锤柄在木凳上撞几下,锤头套得更紧了,简述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命题点 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3)如图所示,人坐在木凳上静止时,人对木凳的压力和木凳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___;人的重力和木凳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
当锤柄突然停止运动时,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于是锤头就紧紧地套在了锤柄上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教材图片4:
【基础解读】
命题点 惯性
(1)如图所示,上方的棋子没有飞出,说明这些棋子具有________.
命题点 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快速击打棋子,棋子被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RJ八下P19图8.1-6)
惯性 
运动状态 
【思维拓展】
命题点 重力
(3)如图所示,上方的棋子落在下方棋子上,说明受到________的作用.
重力 
教材图片5:
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匀速直线下落.
【生活情境】
命题点 平衡力
(1)运动员和降落伞的总重力与空气阻力是一对__________,空气阻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的.
命题点 机械能的变化
(2)跳伞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RJ八下P21
图8.2-3)
平衡力 
竖直向上 
不变 
变小 
变小 
实验突破
实验讲解
【实验装置】(见右图)
实验 1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操作及其目的:
(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大小的方法:在水平面铺上粗糙程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材料.
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不同 
2.实验方法的应用:
(1)控制变量法: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2)科学推理法:小车运动到水平面上时如果不受阻力的作用,则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_____.
(3)转换法: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转换成了小车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大小.
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总结结论】
3.实验结论: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若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其速度不会减小,将一直以原来的速度做____________运动.
小 
匀速直线 
【交流与反思】
4.小车到达水平面后没有立即停止运动是由于小车具有________.
5.本实验选用小车而不选用木块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小车受到的阻力较______,实验现象较明显.
6.小车到达水平面后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在水平面上受__________的作用,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惯性 
小 
摩擦力 
运动状态 
7.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后最终在水平面上静止,小车的重力势能消失了吗?
答:没有,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______能.
8.若实验中小车滑出了长木板,可采取的措施有:(1)换用更长的木板;(2)减小斜面的倾角;(3)降低小车滑下时的高度.
内 
例1 [2022梧州]小芹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________相同.
速度 
(2)小芹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运动得越远.并进一步推测: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_____,表明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小车在水平面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______ ________(选填“在毛巾上更多”“在棉布上更多”“在木板上更多”或“三次一样多”).
慢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三次 
一样多 
(4)小芹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假设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芹).
D 
A.做匀速圆周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来回摆动
D.保持静止状态
(5)小芹想测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请你利用合适的实验器材,帮她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补充设问】
(6)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法.
(7)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8)小川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做实验,发现三次实验时小车都会滑出木板,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在不更改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木板表面.
转换 
不需要 
降低 
(9)科学推理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如图是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属于推理的是______(选填“①”或“②”).
① 
(10)新情境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为我们开拓了崭新的视野.其中,当冰墩墩抛出时,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该实验在地面上进行,冰墩墩将落到地面上.据此,请你写出一个不能在太空中进行的初中力学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讲解
【实验装置】(见下图)
实验 2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及其作用
(1)本实验选用小车和硬纸片而不选用木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水平面: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面,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砝码:改变力的大小.
2.判断小车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小车处于________状态.
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改变力的方向 
光滑 
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静止 
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等时,保证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改变小车两边托盘中所放砝码的个数,观察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保证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定的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用硬纸片替换小车,保证作用在硬纸片上的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大小相等,用剪刀剪开硬纸片,观察纸片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总结结论】
▲4.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交流与反思】
5.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6.实验中,如果两侧的砝码个数不相等但小车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则原因可能是小车受到桌面的____________.
7.让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进行二力平衡研究的优点:便于操作.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 
静摩擦力 
【创新装置】
▲8.如图所示,用小卡片代替小车的优点是:①忽略重力对实验的影响;②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例2 [2022聊城]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聪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老师指出图乙的装置更科学,原因是选用小车,可以减小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实验中判断小车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的依据是小车保持________ (选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左右两盘放质量相等的砝码,小车保持静止.将左盘中再添加一个砝码,小车将运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
(4)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F1与F2的大小不变,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小车将转动,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在______________上.
摩擦力 
静止 
相等 
同一条直线 
【补充设问】
(5)开放型设问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若为了验证二力平衡时的两个力大小关系,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时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请你提出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图乙装置实验时,为了方便观察,最好保持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进行研究;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是通过调整______ ________来改变F1与F2的大小.
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 
静止 
砝码 
的质量 
(7)创新装置用图丙所示的装置实验时,两滑轮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在同一水平高度;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再在线的两端分别都挂上1个、2个、3个钩码,发现三次实验卡片都能平衡,由此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
不一定 

不能 
(8)同学们认为丙图的实验优于乙图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9)在图丙所示情况下,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将小卡片一剪为二,变成两个卡片,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 
实验讲解
【实验装置】
实验 3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沿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二力平衡 
水平 
匀速直线 
等于 
3.实验方法的应用:
(1)控制变量法
①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需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大小;
②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需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转换法:通过拉力的大小(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反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总结结论】
4.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粗糙程度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交流与反思】
5.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原因:(1)弹簧测力计没有匀速拉动木块;(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大 
大 
6.实验设计:
(1)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让木块平放、侧放和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让木块平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创新装置】
7.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的优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簧测力计示数更稳定,便于读数 

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8.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将木块放在速度可调的传送带上,可直观探究摩擦力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可以使物体所受的拉力始终为________方向.
便于操作和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 


水平 
例3 [2022衡阳]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为这时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_力.
(2)由实验甲、乙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平衡 
大 
(3)由实验乙、丙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_.
(4)以下事例中,增大摩擦的是______,减小摩擦的是______(两空均选填字母).
A.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大 
A 
B 
【补充设问】
(5)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其中的木块是图甲中木块的一半,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6)做图甲实验时,若运动过程中木块的速度突然变大,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①木板的长度太长
②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③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④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不变 
② 
(8)小军做图甲实验时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戊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己所示,则木块在第7 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木块从第2 s开始滑动到第8 s的摩擦力大小都没有改变,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其大小等于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拉力大小 


(9)创新装置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发现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效果更好,实验中_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测得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N.
不一定 
2.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