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动能和势能【知识重点】1.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量的单位.2.通过实例初步认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并解释相关现象.(重难点)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和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4.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课程集训】★知识点 能量高速运动的子弹击穿苹果(如图甲所示),高山上的石头落到地面会造成破坏(如图乙所示),发生弹性形变的网球拍将网球弹出(如图丙所示).这表明运动的子弹,高山上的石头和发生弹性形变的球网都能对外界做功.物体能够对外界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高速运动的子弹具有能量,我们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高山上的石头具有能量,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网球拍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1. (物理观念)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C)A.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B.静止在山顶上的大石头C.飞行的飞机D.拉开的弹弓2.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各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1)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具有重力势能.(2)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具有动能.(3)被拧紧的闹钟发条具有弹性势能.(4)窗台上的花盆具有重力势能.(5)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6)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跳板具有弹性势能. ★归纳总结1.能量的定义: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明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2.能量的单位:焦耳(J).3.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说明物体一定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不代表物体正在做功,或物体已经做完功,只代表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4.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知识点 动能学生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可能跟物体的质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设计实验:如图甲所示,将钢球A从高度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A撞击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B,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水平面上,木块B被撞得越远,说明钢球A具有的动能越大.(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钢球A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钢球A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木块B被撞开的距离也不同.高度越高,钢球A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木块B被撞开的距离越远,说明钢球A具有的动能越大.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小结: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如图丙、丁所示,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质量越大的钢球,木块被撞开的距离越远.小结: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1.(科学探究)(2022 苏州期中)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时(如图所示),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1)物体动能是指B(填序号).A.小车在斜面上时的动能B.小车撞击木块前的动能C.小车撞击木块后的动能D.木块的动能2.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球A从斜槽上某点滚下,撞击在水平面上的木块B,木块B移动了一段距离.(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小球A(选填“小球A”或“木块B”)的动能.其动能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这里应用了转换法.(2)实验表明,让小球A分别从斜槽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高度越大,速度越大,木块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若在图示实验的基础上,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正确实验后,小明发现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2A.小车放置的初始位置比图示的低B.木块未放回初始位置就进行实验C.第二次实验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第一次大(3)为了便于验证猜想二,小丽把小车放在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实验中小丽发现,在第三次时,最终木块从水平木板的右端滑出,于是小丽用质量更大的木块替换后继续完成此次实验探究.结果木块未滑出右端,于是小丽总结3次实验得出结论.小丽的做法显然有一定的问题,请利用原有器材,帮助小丽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减小小车开始滑下的高度.(4)实验时,若木块与水平木板间无摩擦则不能得出结论,原因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木块将永远运动下去,无法比较动能的大小.,,,(3)若要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这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4)若木块的重力为1 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 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0J.(5)木块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木块具有惯性,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木块受到阻(摩擦)力的作用.(6)如果水平面光滑,则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归纳总结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2.物体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所以道路交通对机动车进行限速限载,且不同车型的机动车限制最高速度不同.3.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常考点:(1)该实验探究的是钢球的动能大小(不是木块的动能).(2)通过木块被撞开的距离来反映钢球的动能大小,应用了转换法.(3)通过控制钢球在斜槽上的高度来控制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应用了控制变量法.(4)在探究速度和质量其中一个因素对动能的影响时,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不变,应用了控制变量法.(5)若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块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通过比较木块被撞开的距离来比较动能的大小,该实验无法进行.★知识点 势能1.演示实验: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可能跟物体的质量、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设计实验:如图所示,把桌子轻放在沙面上,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撞击桌子,桌子陷入沙中.已知物体的质量m(1)该实验通过桌子陷入沙子的深度来反映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2)由①②两图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可得结论:当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3)由②③两图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可得结论:当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2.如图甲所示,在使用弹弓将小石头弹出时,弹弓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小石头被弹出的距离越远.如图乙所示,射击运动员在射箭时,总是把弓拉得很弯.由此可见,物体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3.(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2 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是玩弹弓的情景.经验表明,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被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子弹”被射出时的速度也不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在此过程中,橡皮筋对“子弹”做的功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变,式,3 (1)疫情期间,某快递公司用无人机进行无接触配送包裹.无人机携带包裹匀速上升时,包裹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一架救灾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并不断地空投救灾物资,飞机在空投救灾物资后,它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归纳总结1.物体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3.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5.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弹性形变程度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越大.【提能训练】1.(物理学与社会发展)(2022 玉林)如图所示,舰载机在“山东舰”航母上起飞,其在加速上升过程中(C)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2.(科学思维)(2022 广州海珠区期末)推拉测力计主要由两个部件组成,导轨固定在上、下两端的金属块之间,组成部件甲;一根弹簧MN固定在盒子的两端(弹簧长度刚好为原长),组成质量忽略不计的部件乙.老王把部件乙套在甲上,其中弹簧中间O点固定在部件甲的上端(如图1所示),部件乙能沿甲的导轨上下移动,用力F把部件乙向下压,如图2所示.下压过程中(A)A.OM、ON段的弹簧,弹性势能均增大B.OM、ON段的弹簧,弹性势能均减小C.OM段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ON段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D.OM段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ON段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3.(科学态度与责任)“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发生车祸的原因,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超速、超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对于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B)A.“快”——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B.“快”——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超载”——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D.“超载”——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4.(2022 汕头期末)疫情防控期间,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喷洒消毒剂,如图所示.雾炮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喷洒消毒液的过程中,雾炮车的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前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消毒车的轮胎比轿车大得多,其目的是减小(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第4题图 第5题图5.(2022 揭阳期末改编)如图所示是我国运-20正在给歼击机空中加油,假设此时的航速恒定为125 m/s,加油过程中两机保持相对静止并在水平直线上飞行,则加油过程中,歼击机的动能增大,加油机的重力势能减小.(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