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1节小组: 学校:教学内容 溶液的形成——溶液课时 1 课型 新授主备人 备课日期 年月日 备课组成员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溶剂和不同溶质的溶解性实验,掌握控制变量和对比的实验探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难点:能正确判断什么是溶液。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仪器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六、教学过程 【演示】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提问】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思考】蔗糖放进水中后,为什么会消失了,它到哪里去了呢? 【分析】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最终蔗糖分子分散在水分子的中间,形成了蔗糖溶液。 【提问】如果把食盐放进水中会有怎样的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呢? 【回答】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Na+、Cl-)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形成了氯化钠溶液。 【思考】若将这杯蔗糖溶液分成两份,这两份蔗糖的味道是否是一样的呢?这说明了溶液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总结】溶液是均与的,溶液中的任意一部分都是一样的。 【思考】如果将这杯蔗糖溶液放置一段时间,溶解的蔗糖是否会洗出来?这说明了溶液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总结】溶液具有稳定性。即在外界条件不变化,水分不蒸发,蔗糖和水不会分离。 【提问】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回答】混合物。 【总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意】溶液一定满足三个特点: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②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讲授】在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上述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 【提问】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那么我们该如何计算溶液的质量? 【回答】m溶液= m溶质+ m溶剂,m溶液= p溶液+ V溶液 【判断】在硫酸铜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碘酒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总结】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也可以作溶剂。 【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碘,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汽油;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溶质溶剂现象碘水不溶解碘汽油溶解,溶液呈棕色高锰酸钾水溶解,溶液呈紫色高锰酸钾汽油不溶解【提问】通过上述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实验】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用红墨水是为了显色,利于观察),振荡。然后将试管倾斜,用滴管沿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约2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分层。然后振荡并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 振荡前现象分层振荡后现象混合均匀静置后现象不分层结论乙醇与水互溶【提问】在乙醇和水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回答】溶质是乙醇,溶剂是水。 【讲授】乙醇是液体,也就是说溶质不一定是固体,还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如果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七、作业布置八、板书设计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溶液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