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3节
小组: 学校:
教学内容 溶解度——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唐清 备课日期 年月日
备课组成员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难点: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含义,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仪器
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
六、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蔗糖或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但是,它们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水中呢? 【实验】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溶解后,再加5g氯化钠,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20mL 加5gNaCl 搅拌 再加5gNaCl 再加10ml水 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氯化钠,搅拌全部溶解1.可溶物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2.溶质溶解的质量随着溶剂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加入5g氯化钠,搅拌部分未溶解再加5mL水,搅拌全部溶解
【实验】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搅拌;等溶解后,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当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时,加热烧杯一段时间,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然后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搅拌全部溶解一定量的溶剂中,硝酸钾的溶解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入5g硝酸钾,搅拌部分溶解加热全部溶解再加5g硝酸钾,搅拌全部溶解冷却有晶体析出
【总结】我们将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提问】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 【回答】]因为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溶质就可以无限制地熔解。 【实验】取少量冷却后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于小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观察高锰酸钾能否溶解? 【总结】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但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因此,表述某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指明溶质。 【提问】在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实验中,哪一步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哪一步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思考】结合上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总结一下两者之间的转化方法。 【总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注意】以上方法只适用于一般情况。 【提问】在硝酸钾的溶解实验中,是如何得到硝酸钾晶体的? 【回答】冷却。 【思考】还有没有?想一想我们平时吃的盐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 【回答】海水晒盐。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课题2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定温度下,在—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般情况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