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同头备课教案 总第4节小组: 学校:教学内容 溶解度——固体和气体的溶解度课时 1 课型 新授主备人 唐清 备课日期 年月日 备课组成员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能读懂固体溶解度曲线。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分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掌握观察、归纳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的溶解度信息。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 教案 PPT 实验仪器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六、教学过程 【回顾】在什么前提条件下讨论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回答】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 【提问】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那我们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呢?如何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 【出示】以下有几种方案,大家觉得哪种合理? 方案一:80℃,50g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氯化钠的质量19.2g。 100℃,10g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24.6g。 方案二:100℃,10g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氯化钠的质量3.98g。 70℃,10g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13.8g 方案三:40℃,100g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氯化钠的质量36.6g。 40℃,50g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32g。 方案四:10℃,200g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氯化钠的质量71.6g。 10℃,200g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硝酸钾的质量41.8g。 【回答】方案四。 【总结】在比较物质的溶解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在同一条件下,和描述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状态一样,一定要说明温度和溶剂的量。 【讲授】为了便于比较物质间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用溶解度来尽进行比较。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讲解】比如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意思是说: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36g的氯化钠。 【提问】因此我们在应用溶解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哪些要素? 【总结】溶解度四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100克溶剂(一般指水)③溶液为饱和状态④溶解度单位为质量(g)。 【练习】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的意义? 【讲授】我们把20℃时溶解度小于0.01g的物质成为难溶物,0.01-1g的物质称为微溶物,在1g-10g之间的称为可溶物,大于10g的称为易容物。 【提问】20 ℃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碳酸钙属于哪一类? 【讲述】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是不同的,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阅读】表9-1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讲述】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通过列表法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具体溶解度,但是无法直观的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 【提问】想要更加直观的知道溶解度和温度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作图】请根据表9-1所提供的数据,在图9-11的坐标纸上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溶解度曲线。 【展示】抽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 【出示】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观察】这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曲线上的交点表示什么?曲线的陡峭程度说明了什么? 【总结】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练习】说出下图中,甲乙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在40℃时,甲的溶解度是多少?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什么? 【思考】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总结】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思考】说一说可以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七、作业布置八、板书设计 课题2 溶解度 一、固体的溶解度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九、教学反思 成功: 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