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0.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情景导入
当你降生到这个世界时,你的第一声啼哭就标志着开始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此,你的生活就离不开空气,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组成,说出肺作为呼吸系统主要器 官的结构特点。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3、尝试使用肺活量测试仪测量肺活量。
自主学习
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2.呼吸道的组成及作用
3.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作用
4.呼吸运动包括及其过程
5.肺活量
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和肺
2.呼吸系统的作用:
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鼻腔


气管
支气管

1
2
3
6
4
5
3.呼吸道的组成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4.呼吸道的作用
a.气体进出人体的通道。
b.处理气体,使气体变得湿润、温暖、清洁。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也是嗅觉器官。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作用:温暖、清洁、湿润)
5.鼻
1.患感冒时,鼻粘膜分泌的粘液增加,会形成“鼻涕”。
思考:1.鼻涕的形成的原因?
2.用口呼吸好还是用鼻呼吸好
2.鼻具有清洁、温暖、湿润空气的效果而口不具有,所以用鼻呼吸好
6.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是圆筒形的管道,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气管的内表面也有黏膜,能分泌粘液粘连空气里的小颗粒,此外它还有杀菌作用。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7.肺
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侧肺内,并不断分支,愈分愈细,在细支气管的末端形成许多肺泡。
结构:
功能: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小静脉
(动脉血)
细支气管
小动脉
(静脉血)
肺泡
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每个肺泡的外面都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肺泡是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2)毛细血管壁、肺泡壁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肺泡的数目多(2-6亿)
气体交换面积大
(100平方米)
易于和血液
进行气体交换
肺的通气
氧气
二氧化碳
血流方向
气体进出肺的路线: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二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
胸廓的构成:
肺、肋间肌、膈
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
通过对自己身体上感受呼吸运动及观看视频、图片感受到胸廓的变化
吸气
呼气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增大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减小
胸廓容积增大
胸廓容积缩小
肺扩张
肺回缩
空气进入肺
气体排出肺
气管
支气管


呼吸运动模型
人工呼吸就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暂时停止呼吸或呼吸运动减弱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
呼吸运动原理的应用
三 肺活量
概念:
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意义:
肺活量是体检时常常要测量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一个人的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肺活量的测量
测量肺活量时,一般测3次,取最大值。
影响肺活量的因素:
一个人肺活量的大小与其年龄、性别、身材、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
肺活量的正常值:
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是2500~4000 mL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随地吐痰易传播疾病,痰形成于( )
A、 咽 B、喉 C、气管 D、 口腔
2、受凉感冒时,感到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气管里粘膜分泌粘液多,堵塞呼吸道
B.气管收缩,空气进出受阻
C.鼻粘膜分泌过多,粘液堵塞鼻腔
D.鼻粘膜充血肿胀,堵塞鼻腔
3.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A.肺泡壁薄
B.肺泡数量多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对
4.人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在我们吸气时结构的变化错误的是()
A肋间肌收缩 B膈顶上升 C膈肌收缩 D胸廓的容积增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