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心中有数上职场[课标要求] 1.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2.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2.法治意识: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的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①劳动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工资,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②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①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②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①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理应得到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关心和保护。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①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社会保险。②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5)劳动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想一想: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增加工作时间吗?提示 工作时间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随意增加。2.劳动者的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3.劳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二、清清楚楚维权1.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2.劳动争议解决方式(1)协商与和解①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②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①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②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③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3)劳动仲裁①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②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诉讼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想一想: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是最有效的维权方式吗?提示 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比较高。劳动者维权的方式除了起诉之外,还有协商、调解、劳动仲裁等。1.一旦企业让劳动者加班加点,则侵犯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纠正: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2.劳动者只享受权利,无须承担义务。纠正: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所有纠纷都属于劳动争议。纠正:劳动争议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除此之外的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4.协商、调解、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纠正:申请协商、调解并非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劳动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5.出现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纠正: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议题1:劳动者既享有权利也要履行义务合作探究农民工李明进城到一个建筑工地参加工作。工地老板按时发放工人工资,并且不断对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工作期间还给工人交“两金”。一天,李明因忘记戴安全帽,被班长按劳动合同规定罚款50元,李明为此非常生气。(1)材料中体现了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2)对李明罚款50元合理吗?为什么?答案 (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等等。(2)合理。①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②李明没有履行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义务,工地对李明罚款50元是合理、合法的。核心归纳 正确认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的。(3)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议题2:如何解决劳动争议?合作探究小赵经陕西一家民营企业试用三个月后,签订了为期三年三个月的劳动合同(含三个月试用期)。从上班的那天起,公司每月要从小赵工资里扣20多元的保证金。两年多后公司对其调整了岗位。之后,小赵与公司因扣押保证金、未按时支付加班费和未办理社会保险等问题发生了劳动争议。小赵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维护了小赵的合法权益。随后,这个公司便作出决定,解除与小赵的劳动关系,并限定当日办理一切手续。这一下,小赵纳闷了。类似这样的遭遇,不只是小赵一个人。(1)为什么会产生劳动争议?(2)劳动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答案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2)根据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核心归纳 全面认识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考向一 明明白白工作[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某公司未按规定组织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体检,未按规定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未按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等。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 )①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②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③获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权利④获得危险工作补偿的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获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权利属于劳动者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②错误;材料强调劳动者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不涉及侵犯劳动者获得危险工作补偿的权利,④错误。考向二 清清楚楚维权[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通过“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等形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这给劳动者维权的启示是( )①要增强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权的重要依据③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④出现劳动争议,劳动者应直接向法院起诉才能更好维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材料说明有些企业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涉及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③排除。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通常并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④错误。达标检测一、选择题题组一 明明白白工作1.小王是某快递公司员工,因公司业务量大,每个节假日都要加班,公司提供的小货车是报废后回收的车辆,小王形容自己属于“高危人群”。由此可见,公司侵犯了小王( )①休息休假的权利②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③平等就业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每个节假日都要加班”侵犯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①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劳动者享有的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和平等就业的权利,②③不符合题意。“公司提供的小货车是报废后回收的车辆”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④符合题意。2.大学毕业生小辛在某公司任职两年后,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薪水和职位,向公司提出辞职。公司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向该公司指派的接手员工进行工作交接,其后才能办理离职手续。小辛认为公司是故意为难,就在当日愤然离去。该公司将小辛告上法庭要求其赔偿因突然离职,导致资料缺失,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这体现了( )A.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B.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C.劳动者享有来去自由的权利D.劳动者应履行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义务答案 A解析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小辛在提出辞职当日就离去,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失。故选A项。3.某电力公司电工高永强,注重学习前辈经验,坚持在带电作业中进行技术探索与改进,由此被誉为高压线上的“高空舞者”。这里高永强认真履行的劳动义务是( )A.完成劳动任务B.提高职业技能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D.遵守劳动纪律答案 B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A不符合题意;“注重学习前辈经验,坚持在带电作业中进行技术探索与改进,由此被誉为高压线上的‘高空舞者’”表明高永强认真履行的劳动义务是提高职业技能,B符合题意;坚持在带电作业中进行技术探索与改进不属于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遵守劳动纪律,D不符合题意。4.某地的一份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表引发网友热议。这份岗位表显示,包括党政办公室在内的14个招聘单位的综合岗、综合文稿岗等20个岗位,都标注了“要求男性”。对此,该地及时回应称,由于工作环境艰苦,需要经常加班、从事外勤工作,因此设置了只限男性的条件。对此,下列网友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用人单位的招聘规定是不合法的,侵犯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②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是劳动法首要原则,该地回应站不住脚③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及时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④该地及时回应作出解释,并没有侵犯劳动者选择职业的合法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要求男性”属于性别歧视,说明用人单位的招聘规定是不合法的,侵犯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①符合题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②错误;针对招聘中设置性别歧视条件,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及时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③正确;招聘中设置性别歧视条件,说明侵犯了劳动者选择职业的合法权利,④错误。题组二 清清楚楚维权5.樊女士发现自己怀孕,医生建议她休息一天,她便告知了公司经理自己怀孕的消息,并提出要请假。但随后,樊女士却收到被公司辞退的通知。对此,樊女士( )A.只能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权益B.必须和公司协商解决自己的平等就业权问题C.可以直接以休息休假权纠纷的案由向法院提起诉讼D.可以通过申请调解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答案 D解析 A错误,错在“只能”上;协商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B错在“必须”上;本案适用于未经劳动仲裁,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形,C排除;D正确。6.2022年7月,大学生小王利用假期时间与某教育培训中心签订了聘用协议。按照协议的工资标准,他应该拿到3 700元,但打工结束时,工资却“缩水”了,只拿到1 000元,之后再也联系不到该培训中心的负责人。面对这种情况,小王可以( )①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②与用人单位协商和解③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题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无关,①排除。小王联系不到该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故无法协商和解,②排除。面对材料中的情况,小王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③④正确。7.2021年12月,张女士入职某培训学校担任语文老师。2022年6月3日,学校将其辞退。被辞退后,张女士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购买社保等为由,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2022年7月2日,劳动部门发了仲裁调解书,要求学校2022年7月16日前向张女士一次性支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两倍工资差额等各项费用共计7 500元。这说明仲裁( )A.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B.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C.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D.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答案 C解析 题中张女士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以及劳动部门发了仲裁调解书等,表明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故选C项。8.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19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典型案例,明确用人单位单方面规定年假不休过期作废违法,应安排劳动者跨年度休假。由此可见( )①申请仲裁是劳动者维权的途径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权的依据③用人单位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权利④政府依法维护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材料未涉及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②不符合题意;用人单位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义务,③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农民老王到浙江某城市的建筑公司打工,双方口头商定每个月工资4 000元,一个月休息4天,结果一直到年底,几乎没有休息日,公司只给他每月800元的生活费,其余工资均未发放。老王多次讨要,建筑公司借口每个月工资4 000元,并不是每个月都要付清4 000元。为此老王非常苦恼,怪自己当初没有签订完备的书面合同,也不知怎样才能讨回自己的工资。(1)本案中老王与建筑公司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2)老王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争议?答案 (1)劳动关系,即老王与建筑公司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2)①老王可以通过与建筑公司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的方式解决,或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②若老王不愿意与建筑公司协商或调解、调解或协商不成、建筑公司不履行和解或调解协议,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公正的判决。课时2 心中有数上职场[课标要求] 1.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2.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2.法治意识: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的权利(1)劳动者有取得____________的权利①劳动报酬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它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______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②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______,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2)劳动者有____________的权利①职工每日工作________小时、每周工作________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②我国还实行____________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________的工资收入。(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____________的权利①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理应得到全社会特别是____________的关心和保护。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__________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____________。(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________和________的权利①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____________。②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____________,缴纳______________。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5)劳动者还享有平等就业和____________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______________的权利等。想一想:在劳动者自愿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增加工作时间吗?2.劳动者的义务(1)完成____________。(2)提高________________。(3)执行______________规程。(4)遵守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劳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________、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二、清清楚楚维权1.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____________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2.劳动争议解决方式(1)协商与和解①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________。②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________协议。(2)调解①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________________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②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③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________,当事人应当履行。(3)劳动仲裁①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__________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②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________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____________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______________的裁决。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____________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诉讼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________。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________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想一想: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是最有效的维权方式吗?1.一旦企业让劳动者加班加点,则侵犯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劳动者只享受权利,无须承担义务。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所有纠纷都属于劳动争议。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协商、调解、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出现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1:劳动者既享有权利也要履行义务合作探究农民工李明进城到一个建筑工地参加工作。工地老板按时发放工人工资,并且不断对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工作期间还给工人交“两金”。一天,李明因忘记戴安全帽,被班长按劳动合同规定罚款50元,李明为此非常生气。(1)材料中体现了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2)对李明罚款50元合理吗?为什么?核心归纳 正确认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的。(3)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议题2:如何解决劳动争议?合作探究小赵经陕西一家民营企业试用三个月后,签订了为期三年三个月的劳动合同(含三个月试用期)。从上班的那天起,公司每月要从小赵工资里扣20多元的保证金。两年多后公司对其调整了岗位。之后,小赵与公司因扣押保证金、未按时支付加班费和未办理社会保险等问题发生了劳动争议。小赵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维护了小赵的合法权益。随后,这个公司便作出决定,解除与小赵的劳动关系,并限定当日办理一切手续。这一下,小赵纳闷了。类似这样的遭遇,不只是小赵一个人。(1)为什么会产生劳动争议?(2)劳动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核心归纳 全面认识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考向一 明明白白工作[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某公司未按规定组织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体检,未按规定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未按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等。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 )①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②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③获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权利④获得危险工作补偿的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向二 清清楚楚维权[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通过“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等形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这给劳动者维权的启示是( )①要增强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权的重要依据③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④出现劳动争议,劳动者应直接向法院起诉才能更好维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课 课时2 心中有数上职场(学生版).docx 第七课 课时2 心中有数上职场(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