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课标要求] 1.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程序。2.知道我国的两审终审制。[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知道起诉及法院受理诉讼的条件和程序。2.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法院案件受理制度。3.法治意识:明确诉讼的基本程序,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具体要求。一、起诉与应诉1.起诉(1)含义:起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____________、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____________,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2)原则: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____________”的原则。(3)地位:起诉,是诉讼程序的________。(4)管辖:我国人民法院分为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_人民法院和________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________人民法院。2.立案(1)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____________。(2)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________,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____________程序。想一想:如何理解“起诉要找对门儿”这句话?3.应诉(1)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____________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__________,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2)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3)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______________,并通知______________。想一想:民事诉讼不应诉会有哪些后果?二、审理与判决1.开庭审理(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____________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____________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2)地位: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________的环节。(3)阶段开庭准备 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________法庭调查 全面调查________法庭辩论 当事人就________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休庭评议 审判人员认定事实、__________、作出结论宣告判决 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________2.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1)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________,启动二审程序。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____________的程序,二审裁判是________裁判。(2)法律还规定了____________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想一想:对二审判决不服该怎么办?1.起诉是诉讼的开始。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起诉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的最后环节。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没有差别。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对二审判决不服的也只能接受判决结果。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题1:诉讼维权 遵守程序合作探究金华市民王先生在某电脑城购买了一台价值8 000元的某品牌电脑。买回家后在开机检测过程中发现该电脑在插入ISA兼容卡后出现死机、不能关机等故障,便向商家提出要求退货、退款,但商家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货、退款,交涉未果,王先生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以求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王先生与商家的纠纷属于人民法院管辖的范围吗?如何理解我国法院的管辖问题?(2)起诉即意味着诉讼马上成立了吗?请分析理由。核心归纳 理解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解决问题 在法院的上下级之间确定管辖权 确定某个一审案件应该由哪个地区的法院来管辖一般原则 绝大多数普通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别管辖具有全市、全省或者全国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还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 民事诉讼多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行政诉讼多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刑事诉讼多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法院管辖议题2:了解诉讼的基本程序合作探究2020年3月,北京法院分别宣判八起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三个被告单位分别被判处一万八千元至八十万元不等的罚金,14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拘役五个月至有期徒刑八年不等刑罚,并处七千元至四十五万元不等罚金。这八起案件,既有单位犯罪,也有自然人犯罪;既有为发泄情绪两次驾车冲撞疫情防控人员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也有不配合防疫检查登记、体温检测工作袭击民警、保安员的妨害公务、寻衅滋事行为;既有销售大量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口罩的销售伪劣产品、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行为,也有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销售口罩虚假信息骗取钱财的诈骗行为。(1)什么是开庭审理?(2)宣判是开庭审理的哪一个阶段?其他阶段分别是什么?核心归纳 一审、二审、再审、终审的区别(1)一审是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就是终审。(2)二审是上级法院按上诉程序对下级法院的一审案件所作的审理。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就是终审。(3)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4)终审是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的第二审是终审。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也是终审。考向一 起诉与应诉[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S省Y县居民李某在F省G市H区打工期间,与同事王某因琐事发生口角,后来大打出手,李某将王某打成重伤后潜逃,王某在送医后不治身亡。F省G市H区警方经缜密侦查分析后,向S省Y县和Z县警方发出协查抓捕函,后李某被S省Z县警方抓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李某伤人致死案由H区人民法院管辖②H区、Y县、Z县人民法院对本案均有管辖权③附带民事赔偿诉讼应由Y县法院管辖④李某可委托律师作为其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A.②③ B.①②C.①④ D.③④考向二 审理与判决[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2022年3月6日,王某用电热水器洗澡,死于家中浴室。尸检结论系触电死亡。其父母随即与热水器生产厂家交涉,要求赔偿。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发生纠纷,王某父母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 )①一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认为判决确有错误,可申请再审②开庭审理后,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就可终结诉讼③在开庭准备阶段,审判长要告知被告人依法享有辩护权④法院立案登记后,被告如果不提交答辩状,会影响法庭审理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课时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课标要求] 1.解析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程序。2.知道我国的两审终审制。[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知道起诉及法院受理诉讼的条件和程序。2.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法院案件受理制度。3.法治意识:明确诉讼的基本程序,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具体要求。一、起诉与应诉1.起诉(1)含义:起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2)原则: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3)地位: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4)管辖: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2.立案(1)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2)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想一想:如何理解“起诉要找对门儿”这句话?提示 这句话强调要起诉,首先要明确这件事是归法院管,是属于法院主管的案件,法院才会受理、审判;其次还要看这件事归哪类、哪地法院管,这涉及诉讼类型和管辖的问题。3.应诉(1)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2)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3)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想一想:民事诉讼不应诉会有哪些后果?提示 开庭过程中,法官会全面审查案情,双方当事人可以充分举证,发表辩论意见,如果放弃答辩权利,不利于法官查清事实,可能会承担不利法律后果。建议提前准备答辩,按期参加庭审,更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审理与判决1.开庭审理(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2)地位: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3)阶段开庭准备 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法庭调查 全面调查案件事实法庭辩论 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休庭评议 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宣告判决 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2.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1)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2)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想一想:对二审判决不服该怎么办?提示 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但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或者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也可以向人大信访部门进行反映。1.起诉是诉讼的开始。纠正: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2.起诉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纠正: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予以登记立案,诉讼即告开始。如果不符合条件,法院裁定不予立案,诉讼未成立。3.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的最后环节。纠正: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不是最后环节。4.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没有差别。纠正:法庭调查是法官主导的纠问,法庭调查的根本任务是让法官查清事实。法庭辩论是当事人的自由发言,法官只是充当裁判。5.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对二审判决不服的也只能接受判决结果。纠正:一般情况下,二审判决后当事人不能再上诉。但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仍确有错误的,还可以申请再审。议题1:诉讼维权 遵守程序合作探究金华市民王先生在某电脑城购买了一台价值8 000元的某品牌电脑。买回家后在开机检测过程中发现该电脑在插入ISA兼容卡后出现死机、不能关机等故障,便向商家提出要求退货、退款,但商家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货、退款,交涉未果,王先生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以求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王先生与商家的纠纷属于人民法院管辖的范围吗?如何理解我国法院的管辖问题?(2)起诉即意味着诉讼马上成立了吗?请分析理由。答案 (1)二者的纠纷属于人民法院管辖。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依法确定各级或同级法院之间受理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活动称为管辖。管辖有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2)在民事诉讼中,法院接到起诉状后,还要审查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如果符合条件,人民法院应当在7日内立案,接受起诉,这就是受理,从这时起诉讼即告成立。如果不符合条件,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则诉讼未成立。核心归纳 理解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解决问题 在法院的上下级之间确定管辖权 确定某个一审案件应该由哪个地区的法院来管辖一般原则 绝大多数普通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别管辖具有全市、全省或者全国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还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 民事诉讼多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行政诉讼多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刑事诉讼多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法院管辖议题2:了解诉讼的基本程序合作探究2020年3月,北京法院分别宣判八起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三个被告单位分别被判处一万八千元至八十万元不等的罚金,14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拘役五个月至有期徒刑八年不等刑罚,并处七千元至四十五万元不等罚金。这八起案件,既有单位犯罪,也有自然人犯罪;既有为发泄情绪两次驾车冲撞疫情防控人员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也有不配合防疫检查登记、体温检测工作袭击民警、保安员的妨害公务、寻衅滋事行为;既有销售大量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口罩的销售伪劣产品、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行为,也有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销售口罩虚假信息骗取钱财的诈骗行为。(1)什么是开庭审理?(2)宣判是开庭审理的哪一个阶段?其他阶段分别是什么?答案 (1)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2)宣判就是宣告判决,是开庭审理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他阶段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等阶段。核心归纳 一审、二审、再审、终审的区别(1)一审是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就是终审。(2)二审是上级法院按上诉程序对下级法院的一审案件所作的审理。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就是终审。(3)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4)终审是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的第二审是终审。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也是终审。考向一 起诉与应诉[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1 S省Y县居民李某在F省G市H区打工期间,与同事王某因琐事发生口角,后来大打出手,李某将王某打成重伤后潜逃,王某在送医后不治身亡。F省G市H区警方经缜密侦查分析后,向S省Y县和Z县警方发出协查抓捕函,后李某被S省Z县警方抓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李某伤人致死案由H区人民法院管辖②H区、Y县、Z县人民法院对本案均有管辖权③附带民事赔偿诉讼应由Y县法院管辖④李某可委托律师作为其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李某伤人致死案属于刑事公诉案件,应该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本案涉及伤人致死刑事案件及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两案是合并审理的,李某可以委托律师作为其刑事案件部分的辩护人和民事案件部分的诉讼代理人。①④正确,②③错误。考向二 审理与判决[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2022年3月6日,王某用电热水器洗澡,死于家中浴室。尸检结论系触电死亡。其父母随即与热水器生产厂家交涉,要求赔偿。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发生纠纷,王某父母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 )①一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认为判决确有错误,可申请再审②开庭审理后,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就可终结诉讼③在开庭准备阶段,审判长要告知被告人依法享有辩护权④法院立案登记后,被告如果不提交答辩状,会影响法庭审理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答案 A解析 一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认为判决确有错误,可申请再审,①正确;开庭审理后,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就可终结诉讼,②正确;本案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发生纠纷属于民事纠纷,不涉及辩护人,③错误;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被告不按法律规定提交答辩状,并不影响法庭审理,④错误。达标检测一、选择题题组一 起诉与应诉1.关于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俗称“告状”②我国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③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④起诉表明诉讼成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原告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这种行为称为起诉,俗称“告状”,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①③正确;在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②错误;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④错误。2.张大爷不识字,来到基层人民法院,向法院工作人员说明情况,要求人民法院给他做主。对这一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张大爷没有请到律师,法院不予受理B.法院可以受理,但是张大爷必须以书面的形式提出诉讼请求C.张大爷已经以口头的形式提出了诉讼请求D.张大爷没有充分的证据,法院不予受理答案 C解析 提出诉讼请求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张大爷已经以口头的形式提出了诉讼请求,法院应该考虑受理,B错误,C正确。律师和证据充分不是案件受理的必备条件,A、D表述错误。3.关于对被告应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被告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状B.假如被告在规定时间内不提交答辩状,法院应予延期提交C.被告在规定期限内不提交答辩状,法院审理也不受影响D.被告提交答辩状是行使辩论权的表现答案 B解析 被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即使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也不影响案件审理,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4.某厂工人小刘因屡次违纪被车间主任张某严厉批评。小刘怀恨在心,在网络论坛上散布捏造张某给与其关系好的工人多登记加班记录以拉拢关系等信息,并将张某的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公布,导致张某经常接到指责乃至辱骂的电话,生活受到很大干扰。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小刘侵犯了张某的荣誉权和隐私权②张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才会保护张某权益③张某向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诉状,诉讼即告成立④张某诉至人民法院,经立案登记进入一审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D解析 本案属于民事诉讼,小刘侵犯了张某的名誉权和隐私权,①错误。民事诉讼实行“不告不理”原则,张某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才会保护张某权益,②正确。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成立,人民法院接受诉状但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才立案登记,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成立,案件进入一审程序,③错误,④正确。题组二 审理与判决5.现实生活中,财产纠纷越来越多,“打官司”成为解决财产纠纷的有效途径。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财产纠纷一般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②当事人一旦起诉就意味着诉讼成立③法庭辩论是开庭审理的核心④开庭审理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①④说法符合法律规定。起诉不一定符合立案条件,也并不意味着诉讼成立,②错误。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核心,③错误。6.张某在2019年8月到某市旅游时与家住A区的李某相识。2021年10月,两人登记结婚,婚后在B区居住。张某在婚后对李某稍有不满就会拳打脚踢,李某不堪忍受,欲以虐待罪起诉张某。李某应当向哪起诉( )A.A区基层人民法院B.B区基层人民法院C.某市中级人民法院D.可由李某选择A区或B区基层人民法院答案 B解析 依据地域管辖知识推断,李某应当向B区基层人民法院起诉。7.因邻里琐事,杨某与张某厮打致张某腰部受伤。警方接警后迅速出警,并将当事人、证人带至公安机关了解相关情况。经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张某损伤评定为轻伤一级。随后,检察机关以故意伤害罪向该区人民法院提出指控。该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成立。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判处杨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本案相继经历的阶段是( )①调查阶段 ②公诉阶段③审判阶段 ④仲裁阶段⑤侦查阶段 ⑥执行阶段A.①→②→③ B.①→④→⑥C.⑤→②→③ D.⑤→④→⑥答案 C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公诉案件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等)、提起公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故答案选C。8.余某因涉嫌杀人被捕,当地法院一审判处余某死刑。后因证据不足,省高院二审改判死缓。经余某委托的李律师多次申诉,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以证据不足宣判余某无罪释放。无罪释放后,余某委托李律师申请国家损害赔偿。据此,可判定本案中( )①二审判决不是终审判决②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属于审判监督③法庭辩论是开庭审理的核心④李律师既是诉讼代理人又是辩护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即终审判决,①错误。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②正确。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核心,③错误。余某涉嫌杀人,此案件为刑事案件,帮助犯罪嫌疑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余某又委托李律师申请国家损害赔偿,此时李律师为余某的诉讼代理人,④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家住A区的孙某(女)与罗某于2020年8月登记结婚,婚后两人在B区居住。2021年8月,孙某主张罗某存在家庭暴力而向法院起诉要求与罗某离婚。罗某对家庭暴力不予认可,认为与孙某的夫妻感情没有破裂,不同意离婚。法院根据孙某提供的门诊病历,认定罗某对孙某确实存在家庭暴力,夫妻感情已破裂,宣判孙某与罗某离婚。(1)本案属于什么类型的诉讼?这一诉讼的基本程序有哪些?(2)该案件体现了哪些诉讼的基本程序?答案 (1)本案属于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包括:一是起诉与立案;二是开庭审理,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和宣告判决等阶段。(2)此案体现的诉讼程序有:①起诉:孙某主张罗某存在家庭暴力,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罗某离婚。②开庭审理:核心是法庭调查,法院调取了孙某提供的门诊病历,认定罗某对孙某存在家庭暴力。③宣判:法庭宣判准许孙某与罗某离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课 课时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学生版).docx 第十课 课时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