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课时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课时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学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课时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课标要求] 1.掌握诉讼证据的知识。2.学习不同诉讼的基本规则,树立证据意识。
[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证据的种类及重要性。2.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在诉讼举证方面的法律及制度。3.法治意识:明确我国诉讼法中规定的举证责任承担,体会举证责任对于诉讼成败的意义。
一、处处留心皆证据
1.证据的含义
(1)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
(2)诉讼证据不同于生活中通常所说的“证据”,它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
2.诉讼证据的种类
(1)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2)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3)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想一想:什么样的事物才能成为诉讼证据?
提示 证据就是具备真实性、与案件有关联性、来源具有合法性的材料。证据本身不是事实,而是一种材料,它要证明的对象才是事实。
3.收集和保存证据的重要性
(1)收集与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做事要留痕,讲的就是要留证据。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证据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不利地位。
想一想:在生活中如何培养证据意识?
提示 减少现金支付,尽量使用银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养成保留票据、合同的习惯;不要轻易删除聊天记录;养成文字确认的好习惯。
二、主张权利靠举证
1.举证责任
(1)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①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②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
(2)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①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②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行政相对人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行政机关抗衡。
(3)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①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②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2.诉讼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
(3)在诉讼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
想一想:如何理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提示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就是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在办案时,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结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保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要求。
1.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一定一致。
纠正: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不一定一致。在多数情况下,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可以达成一致,但也有一些生活事实由于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无法成为法律上认可的法律事实。
2.打官司遇到“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源就在于手中没有证据。
纠正:打官司遇到“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源就在于手中没有过硬的证据。
3.偷拍、偷录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
纠正:如果偷拍、偷录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这种资料就不能作为证据;如果不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的,则可以作为诉讼证据。
4.承担举证责任的都是原告。
纠正: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原告与被告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都有责任提供证据。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
5.以法律为根据,以事实为准绳,是诉讼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纠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诉讼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议题1:保留证据
合作探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积极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在线办公,减少病毒传播的概率,各政府部门也适时地推出各种在线服务措施,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2月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将深入推进在线诉讼作为坚决打赢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举措,积极依托中国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在线诉讼平台,全面开展网上立案、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送达等在线诉讼活动。”
(1)在使用各类在线服务时,其服务过程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存储和保存,包括交易记录、通信记录、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这些电子数据可以成为证据吗?
(2)你认为还有哪些事物能够成为民事诉讼证据呢?
答案 (1)可以成为证据。
(2)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有: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核心归纳 物证和书证的区别
(1)从外在形式上看,书证也是客观存在的物品,但作为证据形式,书证和物证有本质区别。
(2)物证是以物品的形状、质量、规格、痕迹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
(3)对于物证的形式等构成要件,法律没有特殊要求;但是对于书证的形式、制作手续等,法律有时会作出特殊规定。
议题2:怎样承担举证责任?
合作探究
2020年4月,郑某向仓山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张某立即偿还其借款本金50万元,并支付利息至实际还清之日止。同年12月,仓山区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郑某的诉讼请求。郑某不服一审判决,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21年3月6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郑某与张某之间仅是一般同乡关系,同时涉案金额达50万元,且没有借条,郑某对借款合意以及借款经过、借款利息、借款期限等信息也陈述不清,亦未提供其他有效证据予以证实,郑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故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郑某为什么会败诉?
(2)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由于郑某没有提供有效证据证实自己的主张,所以只能接受败诉的结果。
(2)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证据意识,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当我们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保护自己的某种合法权益时,不应被动地等待法院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核心归纳 三大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 例外规定
民事诉讼 “谁主张,谁举证” 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提供证据 对行政不作为案件起诉,原告有提供申请证据的责任;对行政赔偿案件,原告对于损害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刑事诉讼 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举证,自诉案件由自诉人举证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由被告举证
考向一 处处留心皆证据[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1 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明确手机短信、即时通信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等可作为打官司的证据。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划分,手机短信属于(  )
A.书证 B.物证
C.电子数据 D.证人证言
答案 C
解析 证据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划分,手机短信属于电子数据或视听资料,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向二 主张权利靠举证[学科素养:法治意识]
例2 居住在S市A县的刘某在B县旅游,步行经过一居民楼时,四楼王某家一花盆坠落砸中刘某,致其重伤,共花费医疗费2万元。刘某将王某告至法院要求赔偿,而王某否认刘某受伤系自家坠落的花盆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县人民法院应受理刘某提起的民事诉讼
②刘某和王某对此争议事实应承担举证责任
③该居民楼的业主和物业均负有举证责任
④法院可将医疗鉴定意见和证人证言作为审判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案中信息明确是四楼王某家一花盆坠落砸中刘某,致其重伤,侵权人明确,所以刘某要对王某家花盆坠落砸中自己进行举证,而高空坠物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王某要就刘某被砸伤与自己无因果关系进行举证;本案中,医疗鉴定意见、证人证言等证据,都可以作为法院审判的依据,②④正确。根据“原告就被告”原则,刘某应向B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①错误。本案侵权人明确,该居民楼的其他业主和物业没有举证责任,③错误。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题组一 处处留心皆证据
1.小汪、小英系恋人关系,二人共同购买了一套商品房,登记在小英名下。后二人分手,小英认为这套商品房的产权在自己名下,房屋应归自己一人所有,小汪则认为自己缴纳了购房款的70%,并提供了银行转账证明,也应享有房屋所有权,二人诉至法院。最终法院按出资比例确定了房屋的所有权归属。这说明(  )
①证据是胜诉的砝码
②诉讼是解决纠纷的首选
③产权登记意义甚微
④维护公平正义是法院的使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提供了银行转账证明”可知,①符合题意;最终法院按出资比例确定了房屋的所有权归属,这体现了公平原则,④符合题意;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②错误;③中“意义甚微”说法错误。
2.在一起浮尸案的现场,侦查人员发现了一封遗书,根据遗书的内容推断出死者的身份,根据笔迹鉴定推断出此遗书确系死者所写。本案中的遗书(  )
A.属于书证
B.属于物证
C.既是书证,又是物证
D.为被害人陈述
答案 C
解析 物证是以物品的形状、质量、规格、痕迹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本案中,该遗书经过笔迹鉴定可作为物证,记载相关内容可作为书证,C正确;A、B排除;被害人陈述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就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本案中的遗书内容并未明示,无法判断死者是否被害,D错误。
3.小王和小李两人相约到超市买东西,小王顺便买了一个西瓜回去,结果吃后拉肚子严重,去医院治疗花了好几百元。有关部门经检验发现,剩余的西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事后小王找超市协商解决医药费问题,结果超市不承认小王的西瓜是在超市买的。于是,小王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有助于小王打赢官司的证据有(  )
①小李的证人证言
②有关部门的农药检测报告
③与超市协商解决的视听资料
④医院就诊病历和超市小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就本案来看,超市不承认小王的西瓜是在超市买的,因此与超市协商解决的视听资料对小王打官司没有帮助,排除③;①②④均有助于小王打赢官司。故选B项。
4.桐乡的张某通过某网络购物平台向海宁的刘某购买了一件价值万元的皮衣,收到货后张某发现有质量问题,便通过网络联系卖家要求退货。对方一口答应,可当张某寄回货物后,卖家却一直不肯退钱。本案中(  )
①张某可委托辩护人向桐乡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②法院可依据有问题的皮衣实物判决刘某担责
③网聊记录和快递单据分别属于电子数据和书证
④张某提供的证据对于打赢官司有决定性意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网聊记录是通过电子技术生成、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属于电子数据;快递单据是通过单据内容证明事实的,属于书证;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张某提供的证据对于打赢官司有决定性意义,③④正确。本案属于民事诉讼,张某可委托诉讼代理人向海宁法院提起诉讼;法庭断案依据的事实不等于生活事实,是证据支撑的法律事实,有问题的皮衣实物并不能说明是谁的责任,需要张某提供相应的证据才能明确责任在刘某一方,①②错误。
题组二 主张权利靠举证
5.2019年至2020年,陈某多次到邓某经营的饲料店赊饲料并写下欠条。2021年3月4日,邓某两次通过电话向陈某催收,并进行了电话录音,陈某在电话中虽承认欠款但拒绝结清欠款。为此,邓某以欠条、电话录音为证据向法院起诉。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欠条是书证,电话录音是视听资料
②欠条是物证,电话录音是电子数据
③邓某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④陈某不需要承担任何的举证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案中邓某提交的欠条是用来证明陈某欠其赊购饲料的款项这一事实的文字材料,属于书证,邓某提交的电话录音属于再现声音的视听资料,①正确,②错误。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③正确。若陈某针对本案有新的主张,就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④说法过于绝对。
6.张强驾车路过一高楼时,被从该高楼抛出的啤酒瓶砸中前挡风玻璃,挡风玻璃碎裂。张强为找哪户人家追究责任为难,凑巧的是马青正在事发地用手机摄影,刚好把啤酒瓶从8楼东户刘明家窗户抛出,砸到张强车上的全程摄录了下来,马青表示愿意为张强作证。如果张强向法院起诉,要求得到赔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张强可以将刘明作为被告,但张强要拿出相应证据
②张强应当将该楼所有住户作为被告,由被告拿出自己不是侵权人的证据
③原告和被告都可以委托辩护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
④马青出庭的证言、手机摄录的相关视频、抛落的啤酒瓶都是张强胜诉的有力证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张强可以把刘明作为被告,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张强需要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①正确;马青出庭的证言是证人证言,相关视频是视听资料,抛落的啤酒瓶是物证,④正确;在确定不了侵权人时,张强可以而不是应当将该楼所有住户作为被告,②错误;在民事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而不是辩护人,③错误。
7.甲路过乙家门口被乙家的狗咬伤,住院治疗花去1 200元。甲起诉到法院,要求乙赔偿,乙说:“我家的狗拴在树上,从来没有咬过人,这一次断了绳子,狗才咬人的,所以你是自作自受,责任在你自己。”关于本案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应证明自己所受的损害
B.甲应证明自己所受的损害系乙的狗咬伤所致
C.甲应证明乙主观上有过错
D.乙可以通过证明损害是甲自身的过错所致而免责
答案 C
解析 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甲应证明自己受到损害,而且是由乙的狗咬伤所致,乙可以通过证明损害是甲自身的过错所致而免责,乙主观上有无过错并不是认定其是否承担责任的因素。故选C项。
8.陈某系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受魏某委托代为处理魏某与冯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陈某持法定手续前往H市某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申请查询冯某名下的所有房产信息,遭到拒绝。陈某遂诉至H市某区人民法院,要求确认该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拒不履行依其申请查询他人不动产登记信息的行为违法。上述案件中(  )
①陈某为魏某辩护人,其职责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②该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应对其拒不履行查询他人不动产登记信息的行为承担举证责任
③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陈某应提供支持其主张的证据
④应由该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提供证据,证明其拒绝陈某要求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陈某要求确认该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拒不履行依其申请查询他人不动产登记信息的行为违法,为行政诉讼案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因此,该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应对其拒不履行查询他人不动产登记信息的行为承担举证责任,②④说法正确,③错误。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而不是辩护人,①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刘女士乘坐公交车时钱包不慎被偷,里边有别人写给她的38万元的两张借条。事后,欠款人赖账,刘女士只好起诉至法院。刘女士在律师的指导下,给债务人打去电话称借条丢了,债务人在电话里推托不能再补写了,其实这一切都被录音,刘女士又去了公证处对录音资料做公证。法院据此认定债务人借款数额为38万元。刘女士的证据意识使自己在不利情形下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1)什么是诉讼证据?上述案件中刘女士提供了什么种类的证据?
(2)上述案件中为什么需要刘女士提供证据?
答案 (1)诉讼证据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刘女士提供的证据属于视听资料。
(2)上述案件属于民事诉讼案件。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上述案件中刘女士要想索回借给别人的38万元,必须向法院提供别人借钱的证据,否则将承担败诉的风险。课时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课标要求] 1.掌握诉讼证据的知识。2.学习不同诉讼的基本规则,树立证据意识。
[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证据的种类及重要性。2.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在诉讼举证方面的法律及制度。3.法治意识:明确我国诉讼法中规定的举证责任承担,体会举证责任对于诉讼成败的意义。
一、处处留心皆证据
1.证据的含义
(1)证据,就是证明的________。
(2)诉讼证据不同于生活中通常所说的“证据”,它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__________的根据。
2.诉讼证据的种类
(1)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________、电子数据、____________、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2)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书证,______,视听资料,__________,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________,勘验笔录、____________。
(3)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物证,书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想一想:什么样的事物才能成为诉讼证据?
3.收集和保存证据的重要性
(1)收集与保存证据非常重要。做事要留痕,讲的就是要留________。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缺乏________意识,不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一旦发生纠纷,难免处于____________。
想一想:在生活中如何培养证据意识?
二、主张权利靠举证
1.举证责任
(1)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①民事诉讼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________。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②在有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公平合理的考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______负责举证。
(2)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①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____________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②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____________,而行政相对人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行政机关抗衡。
(3)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①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______________承担。
②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____________承担。
2.诉讼的基本原则
(1)以________为根据,以________为准绳,这是任何诉讼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________。
(3)在诉讼中全面贯彻____________规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
想一想:如何理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1.法律事实与生活事实一定一致。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官司遇到“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源就在于手中没有证据。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偷拍、偷录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承担举证责任的都是原告。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法律为根据,以事实为准绳,是诉讼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1:保留证据
合作探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积极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在线办公,减少病毒传播的概率,各政府部门也适时地推出各种在线服务措施,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2月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将深入推进在线诉讼作为坚决打赢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举措,积极依托中国移动微法院、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在线诉讼平台,全面开展网上立案、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送达等在线诉讼活动。”
(1)在使用各类在线服务时,其服务过程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存储和保存,包括交易记录、通信记录、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这些电子数据可以成为证据吗?
(2)你认为还有哪些事物能够成为民事诉讼证据呢?
核心归纳 物证和书证的区别
(1)从外在形式上看,书证也是客观存在的物品,但作为证据形式,书证和物证有本质区别。
(2)物证是以物品的形状、质量、规格、痕迹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事实。
(3)对于物证的形式等构成要件,法律没有特殊要求;但是对于书证的形式、制作手续等,法律有时会作出特殊规定。
议题2:怎样承担举证责任?
合作探究
2020年4月,郑某向仓山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张某立即偿还其借款本金50万元,并支付利息至实际还清之日止。同年12月,仓山区人民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郑某的诉讼请求。郑某不服一审判决,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21年3月6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郑某与张某之间仅是一般同乡关系,同时涉案金额达50万元,且没有借条,郑某对借款合意以及借款经过、借款利息、借款期限等信息也陈述不清,亦未提供其他有效证据予以证实,郑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故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1)郑某为什么会败诉?
(2)你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什么启示?
核心归纳 三大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 例外规定
民事诉讼 “谁主张,谁举证” 案件当事人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者远离证据而难以举证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提供证据 对行政不作为案件起诉,原告有提供申请证据的责任;对行政赔偿案件,原告对于损害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刑事诉讼 公诉案件由人民检察院举证,自诉案件由自诉人举证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由被告举证
考向一 处处留心皆证据[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1 新修正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明确手机短信、即时通信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等可作为打官司的证据。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划分,手机短信属于(  )
A.书证 B.物证
C.电子数据 D.证人证言
考向二 主张权利靠举证[学科素养:法治意识]
例2 居住在S市A县的刘某在B县旅游,步行经过一居民楼时,四楼王某家一花盆坠落砸中刘某,致其重伤,共花费医疗费2万元。刘某将王某告至法院要求赔偿,而王某否认刘某受伤系自家坠落的花盆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县人民法院应受理刘某提起的民事诉讼
②刘某和王某对此争议事实应承担举证责任
③该居民楼的业主和物业均负有举证责任
④法院可将医疗鉴定意见和证人证言作为审判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