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科技六下 外观特效 说课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信息科技六下 外观特效 说课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9张PPT)
第四课 外观特效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小学
王曲华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
六年级下册
吉林美术出版社
一、设计外观特效
颜色特效
顾名思义,这个特效是控制颜色变化的,通过改变颜色特效的数值,可以使角色、背景的颜色发生改变。但是它对黑、白、灰色是无效的。也就是在绘制工具中,我们看到饱和度是0或者亮度是0的颜色,使用颜色特效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二、角色造型切换
制作要求:
1.舞台背景有特效
2.角色造型有切换
3.体现正能量、积极向上
4.舞台背景、角色协调搭配
最好有情境、有画面感
颜色特效的数值可以任意设定,但是每200个数值是一个循环,也就是说颜色特效-200、0、200、400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可以设定数值进行测试。
编号:5971160红动中国(www.)zxwonder
6求材/公壮t0oge1,cm意nms:430776
H
d
VF图行铁wwphotophoto,cno,20150723032940363772、7
凫快手
@2807630508
魏书生全国优秀班主任







颜色特效
长尊


漩涡特效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共29张PPT)
外观特效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吉林省省编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初识Scratch中的第四课《外观特效》。本课主要教学外观特效设计脚本的指令和角色造型切换脚本的指令以及设计Scratch作品。
教材分析
(二)本节内容学习的意义及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既能很好地综合前几节课学习内容,又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本节内容为Scratch编程中常用内容,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本书中信息技术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生已经掌握了新建角色、移动、旋转、碰到边缘就反弹、插入背景等知识,又对有如炫彩灯的外观特效和像漩涡一样的广角镜头等各种特效十分感兴趣,因此学生学起来会很投入,很轻松。
学情分析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设计动画的过程中,掌握舞台特效设计脚本的指令及角色造型切换脚本的指令,并学会创新运用。
2.过程与方法:在创作动画的过程中,积累舞台的各种外观特效的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学习的快乐、体会思想,考虑作品中的背景与角色的和谐,扩展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基于以上分析,制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设计舞台特效的脚本
2.设计角色造型切换的脚本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开发出有正能量的Scratch作品。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演示法进行教和学。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环节我设计了“找不同”。学生发现操作的对象不同——原来是对角色进行编写脚本,今天是对舞台进行编写脚本,还发现今天编写的脚本多了一条新指令:将颜色特效增加25,进入课题——外观特效,运行一下!(4’)
一、寓教于乐,细心严谨
设计意图是以玩游戏兴趣为起点,以“找不同”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这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信息意识——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虽然只是用鼠标选一下的问题:选择舞台还是选择角色,但这个小问题太大了,如果不细心选错了目标,失之毫厘,后果就会谬以千里。
一、寓教于乐,细心严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学习环境的创设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
二、探究教学 逐层递进
在“软环境”上,当学生学会了“将颜色特效增加25”这一新知后,为学生创设一个“提升”的机会,提出“还能不能设计其他外观特效?”确实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想通过寻找其他指令来解决此问题,这时就要教师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及时提示大家并不需要其他指令,只需要在“将颜色特效增加25”这条指令上“做文章”即可完成任务。
二、探究教学 逐层递进
一部分学生快速发现了答案——颜色后面的小三角号,选择后即可弹出下拉列表,学生们高兴得急于分享成果,恰逢另一部分学生也急于知道答案,所以小组内通过互助很快完成了研究任务。(3’)
二、探究教学 逐层递进
在“硬环境”上,最终选择个别同学把教师机的 “广播教学”变为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演示了超广角镜头等特效,促成学生对知识真正有意义的建构,再加上课前通过玩“找不同”游戏学生直接发现了外观特效的指令,形成了学习新知“外观特效的脚本”的三层次体现:
二、探究教学 逐层递进
学习新知“外观特效的脚本” 的三层次体现:首先相当于用演示法了解了新知,继而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结合探究式教学扩展了新知,最终使用“演示法教学”分享了扩展成果,突出了教学重点,既实现了内容的逐层递进,也实现了学生的分层教学。(5’)
二、探究教学 逐层递进
新课教学外观特效后,有特效的舞台效果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吸引人的那将是主载舞台的角色。在研究角色的过程中,大家通过找不同,发现了角色库中的小蜜蜂和“Breakdancer1”两个角色的造型数目的区别。相当于静态图片和动态图片。
三、巩固重点 迁移新知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此内容,所以
当情景再现又出现了多个造型时,学生自然就水到渠成地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下一造型”指令,学生操作后发现了播放多个造型时有的速度太快的问题,又开始想到了上节课学过的“等待”指令。背景都有特效效果了,那角色可不
可以有特效呢?()
三、巩固重点 迁移新知
我的设计意图是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编程操作分散到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对于图片播放效果动的比静的有趣,选动的,怎么动?会动了,动的又太快了,要慢点,然后角色也要有特
效。
三、巩固重点 迁移新知
学生对美好目标的向往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也正由于学生治学态度严谨,追求完美,本课的第二教学重点在游戏情境中、在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顺利得以突显。
三、巩固重点 迁移新知
四、培养学品 寓教于情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在课伊始的“寻找不同”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然后在发现像舞台灯似的炫彩的“颜色特效”时惊呼——“如痴如醉”;接下来学生在利用颜色特效探究其他特效时——自主学习过程“严谨认真”,合作学习过程“热心互助”,汇报研究结果过程中“懂得分享、快乐共赢”。
四、培养学品 寓教于情
由研究耳目一新的舞台效果转向研究主载舞台的角色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认真思考”,甚至查书讨论反复试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新课后制作作品前的总结过程“及时总结”,制作作品过程中“心中拥有正能量”“坚持不懈”“乐观”。
因为本课的内容“外观特效”效果超好,由外自然想到了内,所以我的设计理念是如果外观特效是依托在作品的积极向上、正能量、和谐、对人类有实用价值等内涵上,那它才更有生命力。
四、培养学品 寓教于情
正如我预想的那样:先通过前半节课阳光学品的培养,学生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本节所学知识,又通过习主席的“不忘初心”的“启迪思维”和和谐、合理、正能量的要求,先进的思想有效地指导了行动,学生开发出大量高水平的、有正能量的Scratch作品,教学难点也顺利得以突破。
四、培养学品 寓教于情
因为本课的内容“外观特效”效果超好,由外自然想到了内,所以我的设计理念是如果外观特效是依托在作品的积极向上、正能量、和谐、对人类有实用价值等内涵上,那它才更有生命力。
四、培养学品 寓教于情
因为本课的内容“外观特效”效果超好,由外自然想到了内,所以我的设计理念是如果外观特效是依托在作品的积极向上、正能量、和谐、对人类有实用价值等内涵上,那它才更有生命力。
四、培养学品 寓教于情
板书设计
外观特效
一、将颜色填充增加25
二、角色造型切换
科学 实用 规范 美观《外观特效》说课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外观特效》,我将分成五方面来阐述这节课。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是吉林省省编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初识Scratch中的第四课《外观特效》。本课主要教学外观特效设计脚本的指令和角色造型切换脚本的指令以及设计Scratch作品。
(二)本节内容学习的意义及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为Scratch编程中常用内容,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本书 中信息技术部分占据重要的地位。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设计动画的过程中,掌握舞台特效设计脚本的指令及角色造型切换的脚本的指令,并学会创新运用。
2.过程与方法:在创作动画的过程中,体会和谐的思想并积累舞台的各种外观特效的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学习的快乐、考虑作品中的背景与角色,扩展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依据教材,基于以上分析,制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设计舞台特效的脚本
2.设计角色造型切换的脚本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开发出有正能量的Scratch作品。
将掌握设计舞台特效的脚本和设计角色造型切换的脚本设为教学重点。综合运用知识且设计出有正能量的Scratch作品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将它设为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新建角色、移动、旋转、碰到边缘就反弹、插入背景等知识,又对有如炫彩灯的外观特效和像漩涡一样的广角镜头等各种特效十分感兴趣,因此学生学起来会很投入,很轻松。
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演示法进行教和学。
教学过程:
一、寓教于乐,细心严谨
情境导入环节我设计了“找不同”。学生会发现操作的对象不同——原来是对角色进行编写脚本,今天是对舞台进行编写脚本,还发现今天编写的脚本多了一条新指令:将颜色特效增加25,进入课题——外观特效,运行一下!设计意图是以玩游戏兴趣为起点,以“找不同”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这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信息意识——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虽然只是用鼠标选一下的问题:选择舞台还是选择角色,但这个小问题太大了,如果不细心选错了目标,失之毫厘,后果就会谬以千里。
二、探究教学逐层递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学习环境的创设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在“软环境”上,当学生学会了“将颜色特效增加25”后这一新知后,为学生创设一个“提升”的机会,提出“还能不能设计其他外观特效?”,确实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想通过寻找其他指令来解决此问题,这时就要教师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及时提示大家并不需要其他指令,只需要在“将颜色特效增加25”这条指令上“做文章”即可完成任务。一部分学生快速发现了答案——颜色后面的小三角号,选择后即可弹出下拉列表,他们高兴得急于分享成果,恰逢另一部分学生也急于知道答案,所以小组内通过互助很快完成了研究任务。在“硬环境”上,最终选择个别同学把教师机的 “广播教学”变为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演示了超广角镜头等特效,促成学生对知识真正有意义的建构,再加上课前通过玩“找不同”游戏学生直接发现了外观特效的指令,形成了学习新知“外观特效的脚本” 的三层次体现:首先相当于用演示法了解了新知,继而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结合探究式教学扩展了新知,最终使用“演示法教学”分享了扩展成果,突出了教学重点,既实现了内容的逐层递进,也实现了学生的分层教学。
三、巩固重点迁移新知
新课教学外观特效后,有特效的舞台效果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吸引人的那将是主载舞台的角色。在研究角色的过程中,大家通过找不同,发现了角色库中的小蜜蜂和“Breakdancer1”两个角色的造型数目的区别。相当于静态图片和动态图片。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此内容,所以当情景再现又出现了多个造型时,学生自然就水到渠成地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下一造型”指令,学生操作后发现了播放多个造型时有的速度太快的问题,又开始想到了上节课学过的“等待”指令。背景都有特效效果了,那角色可不可以有特效呢?我的设计意图是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编程操作分散到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对于图片播放效果动的比静的有趣,选动的,怎么动?会动了,动的又太快了,要慢点,然后角色也要有特效。学生对美好目标的向往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也正由于学生治学态度严谨,追求完美,本课的第二教学重点在游戏情境中、在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顺利得以突显。
四、培养学品寓教于情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在课伊始的“寻找不同”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然后在发现像舞台灯似的炫彩的“颜色特效”时惊呼——“如痴如醉”;接下来学生在利用颜色特效探究其他特效时——自主学习过程“严谨认真”,合作学习过程“热心互助”,汇报研究结果过程中“懂得分享、快乐共赢”;由研究耳目一新的舞台效果转向研究主载舞台的角色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认真思考”,甚至查书讨论反复试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新课后制作作品前的总结过程“及时总结”,制作作品过程中“心中拥有正能量”“坚持不懈”“乐观”。
因为本课的内容“外观特效”效果超好,由外自然想到了内,所以我的设计理念是如果外观特效是依托在作品的积极向上、正能量、和谐、对人类有实用价值等内涵上,那它才更有生命力。正如我预想的那样:先通过前半节课阳光学品的培养,学生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本节所学知识,又通过习主席的“不忘初心”的“启迪思维”和和谐、合理、正能量的要求,先进的思想有效地指导了行动,学生开发出大量高水平的有正能量的Scratch作品,教学难点也顺利得以突破。
说板书设计:
外观特效
一、将颜色填充增加25
二、角色造型切换
板书突出教学重点,科学、实用、规范、美观
外观特效,内外结合,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关注学科的核心素养,力求关注人生的幸福的核心素养。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