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活动五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溶液稀释的计算。2.掌握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和浓氯化钠溶液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操作及注意事项。3.通过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实验练习,体验实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和浓氯化钠溶液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操作及注意事项。教学难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1.复习回顾(1)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有哪几个?(2)有关溶液稀释计算的原理和公式是怎样的?2.引出课题:我们知道通过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可以计算配制溶液时所需溶质、溶剂的质量,那么在实验室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呢?二、自主学习,发现疑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7-48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溶液配制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步骤?每个步骤需要哪些仪器?各步骤又有哪些注意事项?2.通过稀释配制溶液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步骤?每一步用到哪些仪器?与用固体溶质和水配制溶液有什么区别?三、合作探究,质疑解难探究活动一1.整理归纳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所用仪器:2.回顾讨论(1)如何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2)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用量筒量取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有什么作用?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加速溶解?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活动二1.整理归纳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所用仪器:2.对比讨论与用固体溶质和水配制溶液有什么区别?3.学生分组实验四、展示归纳,点拨提升1.引导归纳2.讨论点拨:(1)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偏大或偏小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影响?(2)下列因素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有何影响?①氯化钠不纯 溶质质量分数②称量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左偏 溶质质量分数③砝码生锈 溶质质量分数④氯化钠和砝码放反 溶质质量分数⑤氯化钠倒入灯杯时撒落到烧杯外 溶质质量分数⑥量取水时俯视刻度线 溶质质量分数⑦溶解前,烧杯内壁沾有水滴 溶质质量分数⑧溶液配制完毕,部分溶液未倒入试剂瓶 溶质质量分数五、目标检测,检查效果1.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 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 (填“滤纸”或“烧杯”)中。(3)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只有量筒、烧杯B.用量程为10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C.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或“偏小”)。2.配制50 g质量分数5%的KNO3溶液,作为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溶解过程中KNO3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分析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所用KNO3固体中含有水分B.量简量水时俯视刻度线C.KNO3固体溶解前所用烧杯内有水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部分液体洒落在试剂瓶外3.在实验室里,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水的质量为 g ;(2)实验过程主要步骤有计算、 、混匀、装瓶等;(3)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