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地球的运动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学习目标:1.运用AR地理教学板演示地球的公转,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2.运用AR地理教学板演示地球的公转,观察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解释四季产生的原因。学习过程:达成目标1:新课导入:天安门升旗为什么每天时间不同?思考:为什么十一以后升国旗时间逐日往后延迟?大概几月份开始升旗时间逐日提前?大概几月几号升旗时间最早?自主学习:观察AR教学板演示地球公转,公转与自转的关系:复习回顾: 自转:方向: 周期: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地轴状态:讨论:观察地球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假设地球公转时地轴不倾斜,会出现什么现象?达成目标2:自主学习:1.观察地球公转,找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阳光直射点及对应的日期。标出图中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的节气和日期,并描出各点阳光直射的纬线。季节划分: 春季: 夏季:秋季: 冬季:观察: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是如何移动的?太阳光直射点在 和 之间做往返运动,也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合作探究:太阳直射回归运动影响1 .太阳光直射点的移动。在图中标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春分—夏至—秋分、秋分—冬至—春分并标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范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影响2: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日: 夏至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影响3: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日影。夏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日影有何特点?总结:填写下表: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夏至日 昼最长、 夜最短冬至日 最少春分日 3.21前后秋分日总结回答:为什么10.1以后升国旗时间逐日往后延迟?大概几月份开始升旗时间逐日提前?大概几月几号升旗时间最早?达标检测: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冬至时地球位于上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十一国庆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3、此时唐山的昼夜长短变化的情况是( )A.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 B.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C.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 D.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5、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升旗最早的节日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6、12月22日前后( )A.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 B.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少C.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D.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7、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上C.南回归线上 D.北回归线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