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2.从课文中感受细节描写并积累经典范例。
3.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能够细致入微地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特点并能为中心服务。
【教学过程】
一、名家之言说细节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曾说,“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生活是由千千万万个细节构成的,如果说我们写作文是为了反映生活,那么就离不开细节描写。
二、真实典型抓细节。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关键词是什么?细微。那只要细细地写就能写好细节描写吗?让我们看一组例子。
抓典型细节
文段一:X先生有着不大不小的眼睛,不厚不薄的嘴唇。头发不长不短,脸蛋不黑不白。他现在既没有笑,也没有哭,他正在看书。
文段二: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X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提问:同学们,请问X先生是谁?你是从哪段描写中得知的呢?
文段一看似什么都写得很详细,实则什么都没有写,读完后我们很难猜到是谁,更别说体会情感了。而文段二小小一个“头发凌乱无暇顾及”的细节,就能读出是潜心学术不修边幅的闻一多先生,还能体会到作者调侃的同时怀着深深的敬佩之情。
“不大不小的眼睛,不厚不薄的嘴唇”很难写出闻一多鲜明的形象,而“头发凌乱”这一点却能够看出来他没有花时间整理头发、而是把时间精力全部放在了研究学问上,研究志趣浓、专注认真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们在进行细节描写时,要抓典型细节,抓住最能反映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态度的细节来描写。要注意通过描写表达情感。
写真实细节
文段一:蝴蝶飞向了蓝天,穿过一层层棉花糖似的白云,不一会儿它饿了,于是飞快下垂,落在一朵玫瑰花上。我抚摸着它红彤彤的翅膀,轻盈的蝴蝶像离弦的箭一样飞走,越飞越远,我用力一抓,竟然抓到了它。
文段二:蝴蝶就立在我面前!我紧张地屏住了呼吸,看准时机双手一包,我捉到蝴蝶了!它在我手心扑动翅膀,弄得我痒痒的,我忍不住偷瞄一眼,手刚打开,蝴蝶就振翅飞走了。
同学们,这两段描写捉蝴蝶的文字,哪段更好呢?
文段一不是写得很细致,还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吗?同学们为什么觉得不够好?
①蝴蝶飞不到白云之上,不会停在那里让我们抚摸它的翅膀,这有悖常理。
②蝴蝶既然是“轻盈”飞舞的,那怎么会像离弦的箭呢?我们难道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追着蝴蝶后面捕猎一样跑吗?
③抓蝴蝶时“用力一抓”,岂不是把蝴蝶捏死在掌心了?文段二中用到的“双手一包”,显然真实很多。
细节描写需要真实,真实的细节才能打动读者、让他产生共鸣。再详尽生动的细节描写如果是凭空捏造的,都会让人不知所云。
三、进入情境学细节。
情境引入:欧阳老师几个月前发了一条朋友圈:今天在成都吃了一家很多人推荐的网红烧烤,一个字:咸!看来盲目跟风有踩雷的风险啊。
老师想让大家回到当时的场景,用细节描写表现出我的情感:期待、失望到感悟生活的道理。
第一步:观察聚焦。
写细节,首先要抓到描写对象,这必须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我们不需要对每分每秒观察到的每个细节都进行细细描绘,而选择那些与我们之间有情感联系的对象。
而且在众多这样的对象之中,我们要选取最能体现我们中心思想的那个对象。
(播放视频《令人失望的网红烧烤》52秒)
视频里有很多可以描写的对象:如花甲、烤五花肉、韭菜、馒头、辣椒、土豆、糖葫芦、香肠、鸡翅、对面的朋友、露天的塑料棚。“我”通过品尝也和每一样食物建立了联系,但我是否需要对每一样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和笔墨去一一细写,只需要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中心的对象即可。
老师在众多事物中选择了对面的朋友,选定好之后,我们就要聚焦于它。
第二步:静态细化。
聚焦到合适的位置,我们按下暂停键。开始对对象“静态细化”。
①步步追问。
原句:对面坐着的是我的朋友,她很瘦,喜欢美食。
很瘦是多瘦?为什么瘦?喜欢美食,怎么个喜欢法?有多喜欢?
修改后:对面坐着的是我的朋友,她在宁夏支教半年,吃了半年的土豆,现在脸也瘦得像只没发育好的土豆。虽然读起书来没耐心,但却可以为烧烤攻略研究一整晚,不愧是资深吃货。
细节充实了,人物形象也就充实了。作者对朋友“调侃中又带着欣赏”的亲昵情感也流露出来。
【运用】第二步:静态细化。(步步追问)
对面坐着的是我的朋友,她在宁夏支教半年,吃了半年的土豆,现在脸也瘦得像只没发育好的土豆。虽然读起书来没耐心,但却可以为烧烤攻略研究一整晚,不愧是资深吃货。
第三步,动作分解。
①空间横向分解。
在朋友吃鸡翅这个动作中,身体并非只有一个部位在动。
“吃鸡翅”这个总动作横向上由“嘴巴咀嚼”、“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手里抓着一串鸡翅”这些分动作同时组成。
分解出分动作,并选择能服务中心的部分展开描写。
她在吃鸡翅。→她抓着这串鸡翅,小口地嚼着。
“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这些动作对表现中心的作用不大,所以舍去。
②时间纵向分解
吃鸡翅这个动作,可以在纵向上分成很多个细小的动作:
她在吃鸡翅→她吹了吹鸡翅,便忙不迭往口里送,才咬了小小一口,眉毛就皱了起来,立马把鸡翅丢到一边,拿起饮料猛喝一口。
并非每分每秒我们都要细细分解,
如:拿起饮料→她抬起手,伸长了胳膊,抓着一瓶饮料的顶部,把它从桌子左侧拿了过来,放到嘴边。
这段分解确实很细致,但对体现中心并无作用,因此舍去。
“拿起饮料”这个动作已经足够体现这个鸡翅很咸,她需要通过喝饮料冲掉咸味的信息。
当你分解出来的动作能够服务于中心时,才有必要保留下来。
③限定情态。
拿起饮料喝了一口→拿起饮料猛喝一口。“猛”字修饰“喝”的动作,动作迅速、幅度大,体现鸡翅咸到让人必须立马冲掉嘴里的味道。
拿着鸡翅往口里送→拿着鸡翅忙不迭往口里送。“忙不迭”写出急切,表现出对鸡翅期待已久,一刻也不想等,想赶快尝到味道。
【运用】第三步:动作分解。(横向分解、纵向分解、限定情态)
鸡翅看着是很诱人的:焦黄的外壳上撒了辣椒粉和花生碎,刚烤完送来还冒着热气,闻着也香。朋友咬了一小口,整张脸立马皱到了一起,满脸嫌弃地把它丢到一边,抓着饮料猛吸一口。
通过这样一组细节描写,写出了朋友坦率可爱,富于真性情的特点,也表达了我的欣赏。
第四步,语言选择。
①选择。
这段视频中记录下了如下语言。
A、其他食客用成都话进行的聊天。
B、“我觉得它这相机防抖还真的可以。”
C、“好咸,这些东西都好咸,这个就很苦,唉韭菜也很咸。”
D、“我觉得(鸡翅)会很咸”
E、“别拍了!”
我们要选择能服务中心的语言进行描写,B句显然与中心无关。C、D是正面表现烧烤很咸。E句是朋友吃完之后说的,侧面体现了她吃到很咸的鸡翅后的失望和烦躁。A句看似是无用的,但能体现这家店生意红火、菜色符合他们本地人的口味,暗含着“人们有不同的口味,别人心中的网红热店是真的在他们看来好吃,却不符合我们的口味”。
②加工。
+神态辅助,写出话语里的情绪。
她说:“别拍了!”→她很是懊恼,皱着眉说:“别拍了!”
【运用】第四步:语言选择。(选择、加工)
鸡翅看着是很诱人的:焦黄的外壳上撒了辣椒粉和花生碎,刚烤完送来还冒着热气,闻着也香,我嘟囔着说:感觉会很咸吧。朋友咬了一小口,整张脸立马皱到了一起,满脸嫌弃地把它丢到一边,抓着饮料猛吸一口。她很是懊恼,皱着眉说:“别拍了!”
朋友尝到难吃鸡翅后的语言,体现了她直率的性格特点。
第五步,联想想象
我们正经历感知的事物是有限的,但在感知描述它时,可以发挥联想与想象来充实内容。
她咬了一小口,果然很咸。↓
她咬了一小口,像是遭受了什么酷刑一样龇牙咧嘴。
展开的联想、想象要合理。天马行空后终归是要服务中心的,如上述例子的联想和想象都是体现鸡翅真的很咸。
【运用】第五步,联想想象。
鸡翅看着是很诱人的:焦黄的外壳上撒了辣椒粉和花生碎,刚烤完送来还冒着热气,闻着也香,我嘟囔着说:感觉会很咸吧。朋友咬了一小口,整张脸立马皱到了一起,像是遭受了什么酷刑一样龇牙咧嘴,满脸嫌弃地把它丢到一边,抓着饮料猛吸一口。她很是懊恼,皱着眉说:“别拍了!”
通过联想“像遭受酷刑”,写出了朋友当时吃到难吃食物扭曲的面部表情,也反映了她真实表达自己、不做作的特点。
第六步、回环曲折
细节不是孤立存在的,细节间的回环和曲折也能服务我们的中心。
①曲折。
细节描写要有曲折,这个曲折应该根据内容的变化、情感的发展来决定。
她咬着糖葫芦,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说是 “今日最佳”。↓
她咬了一口鸡翅后,立马把它丢到一边,抓来一瓶饮料皱着眉猛喝一口,说:“别拍了!”
同样是吃东西,人物的反应却完全不同。细节间的曲折反映了由“赞美认可”到“生气懊恼”的情感变化,揭示人物心理。细节描写能表现人物细微变化着的复杂感情。同时也体现了人物有一说一、真实不虚伪的特点。
②回环。
描写细节时回环往复地写,变化着写,方能真正见其精神。
第一次吃鸡翅。
朋友咬了一小口,整张脸立马皱到了一起,满脸嫌弃地把它丢到一边,抓着饮料猛吸一口。“再吃一口我就是小狗!”
第二次吃鸡翅。
我们聊着聊着,她像不信邪一样又拿起鸡翅吃了一小口。依然很咸,她最终还是放弃了。
【运用】第六步,回环曲折。
鸡翅看着是很诱人的:焦黄的外壳上撒了辣椒粉和花生碎,刚烤完送来还冒着热气,闻着也香,我嘟囔着说:感觉会很咸吧。朋友咬了一小口,整张脸立马皱到了一起,像是遭受了什么酷刑一样龇牙咧嘴,满脸嫌弃地把它丢到一边,抓着饮料猛吸一口。她很是懊恼,皱着眉说:“别拍了!”后来我们聊着聊着,她像不信邪一样又拿起鸡翅吃了一小口。依然很咸,她最终还是放弃了。
第七步,勾勒背景。
除了被我们聚焦的主体之外,周围的背景也有可写之处,但要注意的是:写环境、写景物的细节也是为了服务主体。
对比:
1.这家网红店在露天的塑料大棚里,塑料大棚约三米不到的高度,大棚的面积和一个房间差不多,塑料布搭在铁质的支架上,是透明的,能隐约看见外面街道上来往的行人与车辆,隔音效果一般,透气性也一般,但是店主开了一个小门在旁边。
2.整个大棚子里的男男女女都吃得正在兴头上,韵味十足的成都话伴着笑声和啤酒杯碰撞的声音,只有我俩这满桌佳肴无人问津。
后者三言两语勾勒了一个非常真实可感的、热闹的成都小吃街场景,为我们对美食的期待营造了气氛。前者虽然详细,但于中心无益。
【运用】第七步,勾勒背景。
鸡翅看着是很诱人的:焦黄的外壳上撒了辣椒粉和花生碎,刚烤完送来还冒着热气,闻着也香,我嘟囔着说:感觉会很咸吧。朋友咬了一小口,整张脸立马皱到了一起,像是遭受了什么酷刑一样龇牙咧嘴,满脸嫌弃地把它丢到一边,抓着饮料猛吸一口。她很是懊恼,皱着眉说:“别拍了!”后来我们聊着聊着,她像不信邪一样又拿起鸡翅吃了一小口。依然很咸,她最终还是放弃了。
整个大棚子里的男男女女都吃得正在兴头上,韵味十足的成都话伴着笑声和啤酒杯碰撞的声音,只有我俩这满桌佳肴无人问津。
小结:写好细节,首先我们要回到细节发生的那个场景之中,找到当时的心情与感受。带着这份心情,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找到那些与我们情感联系紧密的事物,然后将镜头聚焦。第二步,细化、放大细节,调动感官、步步追问。留下有用的信息。第三步,分解动作,从空间横向和时间纵向两个维度把动作分解成细小的部分,并选取留用有用的动作进行整合。第四步,语言选择,选择能表现中心的话,舍弃废话,并通过神态和内心独白进行加工。第五步,联想想象,丰富内容。第六步,回环曲折,通过细节的变化表达情感变化。第七步,通过细节勾勒背景以表现主题。
效果对比:
①今天和朋友在成都吃了一家很多人推荐的网红烧烤,一个字:咸!看来盲目跟风有踩雷的风险啊。
②和朋友很久没见了,她在宁夏支教半年,吃了半年的土豆,现在脸也瘦得像只没发育好的土豆。虽然读起书来没耐心,但却可以为烧烤攻略研究一整晚,不愧是资深吃货。这家烧烤店就是她精挑细选选出来的。
……
鸡翅看着是很诱人的:焦黄的外壳上撒了辣椒粉和花生碎,刚烤完送来还冒着热气,闻着也香,我嘟囔着说:感觉会很咸吧。朋友咬了一小口,整张脸立马皱到了一起,像是遭受了什么酷刑一样龇牙咧嘴,满脸嫌弃地把它丢到一边,抓着饮料猛吸一口。她很是懊恼,皱着眉说:“别拍了!”后来我们聊着聊着,她像不信邪一样又拿起鸡翅吃了一小口。依然很咸,她最终还是放弃了。
整个大棚子里的男男女女都吃得正在兴头上,韵味十足的成都话伴着笑声和啤酒杯碰撞的声音,只有我俩这满桌佳肴无人问津。看来不管别人描述的网红店有多好,还得自己尝试才知道是否合口味。盲目跟风随大流是不行的。
步步加上细节描写后,写出了细微变化着的情感、从“期待”到“失望”到“顿悟”,深化了主题,以小见大,字里行间也流露着我对朋友的欣赏,友谊的深厚。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再没有比细节描写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手法了。平凡的事本身不平凡,是平凡的心让我们无视它的意蕴。没有感情的人,写不出动人的细节。留心观察生活,怀着感情写细节,我们可以化平凡为不凡。
四、学以致用练细节。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搭乘时光机回到某天中午学校的食堂里。仔细回想,找到你当时的心情。请你观察、留心,找一找这个食堂里与你有情感联系的人或物,然后对它进行聚焦,按照老师教的方法一步步进行细节描写,来表达你的情感吧!
“一列长长的队伍”?“一个吃相非常狂野的朋友”?“一份香气扑鼻的卤肉饭”?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150字以内的细节描写,时长五分钟。
五、体验生活写细节。
请同学们给父母做一道菜,并请他们品尝。这个活动会勾起你和父母怎样的心情呢?请细细体会,并带着那些心情在活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细节描写,用细节描写传达你的情感。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片段作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