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考预测卷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商场为了促进消费,经常会推出一些促销活动,比如“每满 100 减 30,每满 200 减 70,可以累计上不封顶”就是典型的商场促销手段。1. 结合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促销活动中的“100”、“200”是数据B. 促销活动只会持续一段时间,说明信息也是有时效性的C. 上述促销活动方案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无需载体D. 商场促销的信息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传播,说明信息具有共享性2. 下列关于信息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个人信息泄露的渠道只可能是网上交流时被恶意窃取B. 依靠生物特征识别的认证技术,不需要任何附加设施,成本低、速度快C. 可以通过加密措施来确保信息的完整性,采用数字签名保护信息的不可否认性D. 访问控制要解决的问题是用户对数据操作的权限,是在保障授权用户能获取所需资源的同时拒绝非授权用户的安全机制3. 下列关于信息系统组成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信息系统的用户包括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但不包括程序设计员B. 用户输入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体现了信息系统具有数据收集和输入功能C. 计算机硬件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负责信息的处理D. 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一般具备数据加工处理功能4. 2011 年,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人机对话系统“沃森”一举打败了人类智力竞赛的冠军。“沃森”的智能每年都在提高,将来可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结合上述材料,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沃森”的智能能力从益智游戏移植到了医疗领域,属于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B. “沃森”先要将知识以逻辑形式表达,然后依靠推理引擎推理,属于符号主义人工智能。C. “沃森”贪婪地接收人们为它提供的所有知识,这些知识都能有益地促进其发展。D. 人工智能在不同的岗位取代人类,从长期来看其带来的失业远大于就业。5. 某购物网站采集了用户浏览和购物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针对产生的数据进行精准推送广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网站数据处理采用了图计算模式B. 该网站中的个人用户敏感数据无需加密处理C. 随着数据采集量的增加,购物网站会变得越来越智慧D. 要实现精准推送广告,需要知道用户浏览或购买商品的原因6. 用 Python 算法控制结构描述:空气质量指数 AQI 值大于 100,小于等于 150 称为轻度污染;大于 150称为中度以上污染。设 M 为 AQI 值,Z 为污染程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if M > 150: B. if M > 150:Z = "中度以上污染" Z = "中度以上污染"elif M > 100: else:Z = "轻度污染" Z = "轻度污染"C. if M > 100: D. if 100 < M <= 150:Z = "轻度污染" Z = "轻度污染"elif M > 150: else:Z = "中度以上污染" Z = "中度以上污染"第 1 页/共 4 页7. 小刘搭建了“室内光线强度监测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查询”、“数据维护”子系统。网站框架如图 a 所示,系统的部分代码如图 b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 a图 bA. 数据采集子页面采用 GET 的形式提交数据B. 上述代码中“@app.route("/cx")”与“cx()”是一对路由和视图函数C. “app=Flask(__name__)”的功能是为 Web 应用程序创建 Flask 类的对象D. 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http://192.168.1.1:88/get”, 按回车键后,浏览器中显示“get data ok”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8-9 题。小明搭建了草坪湿度监测系统,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智能终端通过接口接收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IOT 模块(网络模块)传送湿度数据到 Web 服务器并保存到数据库。IOT 模块需要设置无线网络的名称 SSID 和共享密钥 PASSWORD 连通无线网络,采用与 Web 服务器相同的 IP 和 PORT 配置连通服务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 Web 服务器。Web 服务器将处理的结果经 IOT 模块传送给智能终端,由智能终端启动执行器实现对草坪浇水,从而实现对湿度的控制。数据库浏览器浏览器 互联网 Web服务器 无线网络8. 该信息系统采用的网络架构模式是( )A. C/S 模式 B. Web 模式 C. B/S 模式 D. 无线模式9. 以下有关该信息系统的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系统设计时,主要从技术、经济和社会意义等方面分析系统的可行性B. 系统概要设计时,需要对系统的用户界面、可扩展性需求等方面进行设计考虑C. 系统详细设计时,为确保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数据保密,需要有安全设计方案D. 在设计车位下面的感应器时,需要考虑其耐用性,说明信息系统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10.有如下 python 加密程序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ef encrypt(code,key):code_new=""for s in code:s1= ord('a')+((ord(s)-ord('a'))+key)%26code_new+=chr(s1)return code_newcode=input("code=")print(encrypt(code,2))A.该加密程序段所用的加密算法是换位密码法B.若输入字符串 code 为“App”,则输出的结果为 crr第 2 页/共 4 页C.若要对数字字符逐个右移进行加密,则只需将加框处语句修改为“(int(s)+key)%10”D.假设原文为小写字母,将加框处语句修改为“ord('a')+((ord(s)-ord('a'))-key)%26”可将加密的密文还原为明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1. 某次模拟考试成绩存储在“Scores. Xlsx”数据文件中(如图 a 所示),现利用 Excel 软件与 Python 程序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可视化,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 Excel 软件中计算每位学生的成绩总分。选择 M2 单元格输入公式,然后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完成区域 M3:M651 的计算,则 M2 单元格的公式为=SUM( )。图 a(2)利用 Pandas 模块读取数据,统计出各选科组合的选择人数,部分程序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df= pd. read excel("Scores. xlsx")df1 = df. groupby("选科",as_index=False)df2= df1.学号. #统计各选科组合的人数df2 = df2. rename coums={"学号" : "人数"})(3)为了获取选科人数最多的前 8 个组合,结果如图 b 所示,部分程序代码如下,则程序划线处的代码可行的是 (多选:填字母)。A. df3=df2. sort_values("人数"). tail(8)B. df3=df2. sort_values("人数"). head(8)C df3=df2. sort_values("人数",ascending=Flase)[0:8]D. df3=df2. sort_values ("人数",ascending=Flase). head(8)选科人数最多的前8个组合160140120选科 人数1008 政史地 16516 物地技 91 8023 生史地 496010 政地技 499 政史技 48 404 化生地 482015 物史技 403 化生史 35 0政史地 物地技 生史地 政地技 政史技 化生地 物史技 化生史图 b 图 c第 3 页/共 4 页(4)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结果如图 c 所示,部分程序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plt. bar( ) #绘制柱形图plt. title("选科人数最多的前 8 个组合") #设置图表标题plt. show()12. 替代密码是明文中的每个字符根据密钥替代成密文中的另一个字符,替代后的各个字符保持原来的位置。要求:如果明文是大写字母则需要转小写。如果明文是数字,则需根据秘钥进行相应迁移,例如秘钥为 3,则 0 变为 3,8 变为 1,其它字符不作任何处理。(1)如果明文为“ZheJiang-2022”密钥为 3,则结果密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程序实现如下,请在划线处补充代码。def change(code, key):m = ""if "A" < = code <= "Z":m = chr((①____________________)+32)elif "0" < = code <= "9":code = int(code)m = str(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lse:m = codereturn mcode = input("请输入要加密的明文:")key = int(input("请输入密钥:"))code_new= ""for i in code:code_ new += ③___________________print(code_new)答案一、 选择题。1-10 CDABC ADCBD二、 非选择题。11. (1)C2:L2(2)count()(3)CD(4)df['选科'],df['人数'] 或者 df.选科,df.人数12. (1)zhejiang-5355(2)①ord(code)②(code+key)%10③change(i, key)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