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2023年北京语文中考专项训练—默写默写。(1)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推己及人,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的诗句是: , !(4) 明月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日本友人在捐赠中国的抗击疫情的物资上写下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表达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请你也写出一句借助明月这个意象表达情感的诗句: 。默写。(1)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 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3) 古代文人有登高赋诗的习惯,他们创作出来的登高诗,蕴含的情感各不相同。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以一句“① ”的神态描写抒发了寂寞苦闷的心情;王安石登上飞来峰,用一句“② ”表现了不畏奸邪、锐意进取的勇气和决心;曹操登临碣石山,居高面海,以“③ ,④ ”的诗句,写出了望海初得的印象,展现了大海的全景,表现出壮阔的胸襟。无论是感怀个人境遇,还是抒发豪情壮志,古人的登高诗都余韵悠长,给后人以思考和启迪。默写。(1) 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默写。(1)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5) 北风卷地白草折, 。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 当新冠病毒疫情来袭,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们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奋战在疫情最前线。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出师表》中的“ , ”。(7) 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人类的朋友。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 ”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早春的勃勃生机;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道龙标过五溪”的诗句中,我们听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陶渊明《饮酒》“ ,飞鸟相与还”的诗句中,我们悟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美好。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默写。(1)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2)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诗经·关雎》)(3) 中国古代诗文,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很耐人寻味。因而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百般红紫斗芳菲”,夏天的“青草池塘处处蛙”,秋天的“ ”,冬天的“ ”;感受到了“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酬,“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愤慨忧国,“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超然奉献,“ ”的浓浓思念。(在横线处填入与语境相符的诗句)默写。(1) 逝者如斯夫, 。(《论语》)(2)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3)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默写。(1)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2)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3)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英雄的民族。这里有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死报国;有文天祥“ , ”的舍生取义;还有范仲淹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矛盾心情下的执着坚守。 默写。(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 居天下之广居, , 。(《富贵不能淫》)(4) 《出师表》中直接写诸葛亮临危受命,同时又高度概括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的对偶句是“ , ”。默写。(1) 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迅速集结,疾速奔赴抗击疫情的战场,这情景让人想起《木兰诗》中的语句“ , ”。 (2) 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3) 当下网络学习风行,人们形象地称互联网是承载着大量信息的“云”。自然界的云或连绵飘浮,或翻滚激荡,其变化莫测的形态常常会触动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思。你能联想到的一句有“云”字的古诗(词)是“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默写。(1)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2) 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3) 中国人喜欢登高抒怀。诗人在登高诗歌的创作中,不断注入新的情感,从而赋予作品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如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道出对家乡、亲朋的思念。请在写两句与登高有关的诗句: ,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默写。(1) 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2)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 颐和园的西堤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说起西湖,你能想到的一联诗句是“ , ”。沿西堤行走,从柳桥去往练桥,你会经过“景明楼”。看到这座楼,你一定会想起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到的“至若春和景明, ”。默写。(1)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2)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3) 自停课不停学以来,时间悄然过去了三个月。这不禁让我们想起《论语》中孔子感叹时光匆匆流走的“ , ”这两句话。默写(1) ,神弗福也。(《曹刿论战》)(2) 读《三国演义》,看到诸葛亮在病逝前依然为国事操劳:召姜维传授兵法,唤马岱、杨仪安排计策,同尚书李福交代上奏后主遗表等事务……此刻读者不由得会想到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诗句:“ , 。”古诗文默写。(1) 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饮酒》中表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原因的诗句是: 。古诗文默写。(1) 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2)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 劝说是一门艺术。当朋友陷入困境、找不到出路时,你可以借用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① ”鼓励其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当朋友考场失意、意志消沉时,你可以借用李白的“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帮助其重燃斗志;当朋友因离别而伤感时,你可以借用“③ ,④ ”两句慰藉其心灵。默写。(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 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表达至死不渝深情的诗句是“ , ”。默写。(1)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2) 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3)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 , ”两句最能体现桃花源中人安宁幸福的生活状态。默写。(1)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3) 孔子在《论语·子张》中从学习的角度谈论“仁”问题的一句是“ , ,仁在其中矣”。默写。(1) 黄鹤一去不复返, 。晴川历历汉情树黄鹤楼, 。(崔顥《黄鹤楼》)(2) 上下天光, 。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默写。(1) 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2)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3)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写下的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的千古名句是: , 。 默写。(1) 相见时难别亦难,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2)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乐观态度和对友人诚挚友谊的千古名句是 , 。默写。(1) ,道阻且右。(《蒹葭》) (2) 左牵黄,右擎苍,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桃花源记》里交代了武陵人邂逅桃花源前见到的神秘古洞的三个特征,它们是“仿佛若有光”“ ”“ ”。答案1. 【答案】(1) 直挂云帆济沧海(2) 择其善者而从之(3)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 含有明月意象的诗句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解析】(3)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开放式默写、直接型默写2. 【答案】(1) 芳草萋萋鹦鹉洲(2) 斗折蛇行(3) 独怆然而涕下;不畏浮云遮望眼;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知识点】直接型默写、理解运用型默写3. 【答案】(1) 愁云惨淡万里凝(2) 星汉灿烂(3) 独怆然而涕下(4) 箫鼓追随春社近【知识点】直接型默写4. 【答案】(1) 千里共婵娟(2) 会当凌绝顶(3) 入则无法家拂士(4) 悠然见南山(5) 胡天八月即飞雪;千树万树梨花开(6)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7) 谁家新燕啄春泥;杨花落尽子规啼;山气日夕佳【知识点】直接型默写、理解运用型默写5. 【答案】(1) 箫鼓追随春社近(2)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3) 晴空一鹤排云上;千树万树梨花开;落日故人情【知识点】情境式默写、直接型默写6. 【答案】(1) 不舍昼夜(2) 秋风萧瑟(3) 晴川历历汉阳树(4) 濯清涟而不妖【知识点】直接型默写7. 【答案】(1) 柳暗花明又一村(2) 富贵不能淫(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知识点】直接型默写、理解运用型默写8. 【答案】(1) 沉舟侧畔千帆过(2) 不尽长江滚滚流(3)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4)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知识点】理解运用型默写、直接型默写9. 【答案】(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 奉命于危难之间(3) 示例一:荡胸生曾云示例二:白云千载空悠悠示例三:不畏浮云遮望眼【知识点】开放式默写、理解运用型默写、直接型默写10. 【答案】(1) 烽火连三月(2) 惟吾德馨(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知识点】开放式默写、直接型默写11. 【答案】(1) 铜雀春深锁二乔(2) 山重水复疑无路(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波澜不惊【知识点】开放式默写、直接型默写12. 【答案】(1) 山气日夕佳(2) 朔气传金柝(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知识点】直接型默写、理解运用型默写13. 【答案】(1) 小信未孚(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知识点】名篇、名句默写14. 【答案】(1)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 心远地自偏【知识点】名篇、名句默写15. 【答案】(1) 惟吾德馨(2) 一鼓作气(3) 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识点】名篇、名句默写16. 【答案】(1) 枯藤老树昏鸦(2) 曾益其所不能(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知识点】名篇、名句默写17. 【答案】(1) 东风不与周郎便(2) 博学而笃志(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知识点】名篇、名句默写18. 【答案】(1) 海内存知己(2) 似曾相识燕归来(3)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知识点】名篇、名句默写19. 【答案】(1) 白云千载空悠悠;芳草萋萋鹦鹉洲(2) 一碧万顷;锦鳞游泳【知识点】名篇、名句默写20. 【答案】(1) 望其旗靡(2) 佁然不动(3) 八百里分麾下炙(4)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知识点】名篇、名句默写21. 【答案】(1)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知识点】名篇、名句默写22. 【答案】(1) 溯洄从之(2) 锦帽貂裘(3) 初极狭(才通人/山有小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知识点】名篇、名句默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