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2 依法履行义务教案课题 依法履行义务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确宪法和法律的地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道德修养素养 学生通过一个个案例,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能践行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公民权利,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法治观念素养 树立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共同的追求和自觉行为。 健全人格素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生活观。辩证的看待生活中事件,明白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是不能舍弃的。 责任意识素养 促进学生主人翁意识,对自己关心,对他人关心,对国家关心,能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享用自己的权利,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份努力。 要意识到违反法定义务需要承担的责任,所以要树立起正确的法治观念。重点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难点 法定义务须履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视频展示:《疫情 专家说》 思考:“停课不停学”体现了哪些权利与哪些义务?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停课不停学”体现了受教育权;受教育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配合居家隔离的义务…那我们应该如何履行这些义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依法履行义务”。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之前所学的知识。 通过视频引导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授新课 ppt出示教学目标 二、自学指导 时间为5分钟,教师巡查课堂。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54) 2、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义?(P54) 3、★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55) 4、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P56) 5、★如何履行法定义务?(P57) 6、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P57) 7、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P57-P59)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活动一:学生交流讨论 课件展示表格:学生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并展示。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答案。 活动二:深入思考。 思考:假如学生与教师均不履行义务会产生什么后果? 学生讨论。 教师讲述:学生不履行义务会影响学;不遵纪守法,会造成身心伤害;严重的会犯罪。教师不履行义务会影响祖国的下一代;会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活动三:学生总结。 思考:上述案例告诉我们权利与义务有什么关系?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讲述: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 教材课本54页的探究与分享,学生分小组讨论。 课件展示:(1)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2)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教师过渡:我们要享有权利并且积极履行义务。那我们该如何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活动五:图片分析。 课件展示课本55页的图片。 思考:结合以上两幅图,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目标导学二:法定义务须履行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 课件展示:小颖和妈妈到一家百货商店购物,在试一款书包时,不小心将车钥匙落在包里。她们返回商店寻找,捡到钥匙的店员要求买一杯饮料“请客”。本来对店员心存感激的小颖,转而感觉心情不悦,但还是照办。 思考: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请谈谈你的看法,与同学分享。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从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法律的角度看,捡到失物归还失主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必须自觉履行。 活动二:法律阅读。 课件展示法律:《物权法》、《刑法》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3、活动三:图片欣赏。 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回答上述图片是哪些义务?并请同学总结上述图片的义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法律要求做的, 我们必须去做 4、活动四:阅读法律。 课件展示:《刑法》《交通安全法》 思考:上述法律规定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教师总结:如何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目标导学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活动一:漫画展示。 思考:(1)漫画中的行为属于哪种性质的违法行为? 漫画中的行为分别需要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①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依法履行义务的原因及不履行义务要担责。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其中以权利义务相统一为重点,让学生真正弄明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权利观、义务观,真正做到依法履行义务。 五、板书设计 学生自学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深入思考 学生总结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图片分析 学生阅读案例 法律阅读 图片欣赏 学生观看漫画。 遇到不会的,有助于学生听课时二次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学生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引导学生意识到我们必须要履行义务,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学生自己总结,教会学生形成自己的观念。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 通过看图片,让学生联系实际,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教育学生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学生自己总结法律对我们的要求。 引导学生意识到违法义务需要承担的责任,要有担当。教学反思 这节课知识点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内容较多,要结合经典事例阐明道理;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侧重点不同,教学落脚点是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学生掌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