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明治维新 课件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
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
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
为自己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成为唯一
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自己的国土外
建立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能说说你所了解的现代日本吗?(或你对现代日本的印象)
德川幕府
德川将军
幕 府
指武士首脑将军的府邸,后来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从12世纪——19世纪明治维新前,日本处在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它先后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封建制度的代表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幕府
掌握政权, 组成幕府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 城市平民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导致幕府统治危机
外交上
1853年,黑船事件
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
闭关锁国
签定了丧权辱国条约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内忧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矛盾
幕府统治危机
民族矛盾
明治维新的原因
激化
导致
导致
加剧
下一步该怎样走呢
幕府的专制统治使得国内的阶级矛盾激化,武士阶层也因为经济地位的恶化而反对幕府统治。
1853年美国用枪炮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之后,陆续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幕府的对外政策由原来的锁国变为被迫开国甚至到引狼入室。
打开国门之后的日本,大量廉价商品纷纷涌入日本市场,原料被 掠夺,日本处于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
一八六八年,幕府军与倒幕军在伏见、鸟羽发生激战,幕府军大败。
鸟羽、伏见之役
政治上:幕府还政于天皇
明治维新
推翻幕府统治后 “求知识于世界”,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的国家。因改革在明治年间进行,所以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1868——1873年
一八七一年为了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日本派大型考察团,出访欧美各国,实地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情况。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
1.政治:
(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置都、 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维新的内容
2.经济:
(1)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2)殖产兴业
A.重点:军事、重工业
B.交通运输和通讯业
C.出国访问
D.创办国营民企,扶持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E.培养人才
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但市场狭小
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3.文教:
(1)教育:确定“国民皆学”方针 
(2)思想:传播启蒙思想
( 福泽渝吉、新闻出版 )
(3)社会生活各方面:西化
A.改革教育内容:
儒学
自然科学
B.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打破了等级制度,培养了大量人才
小学、中学、大学
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
明治时期兴办的小学
东京大学
1872年9月12日,日本最早的铁路(东京至横滨)的铁路正式通车
19世纪70─80年代,明治政府在全国开展“文明开放”运动,提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吃西餐,穿西服,理分发,跳交际舞,盖洋楼,欧化风靡一时。
东京的化妆舞会
找找看左边图中,哪些是新事物,那些是旧事物?并想一想这些说明了什么?
新事物:右边两人穿的西装和背后的西洋建筑。
旧事物:左边三人穿的和服和梳的发型。
(1)军事上创办军火工业,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皇军)
4.军事:
(3)设立军事院校
(2)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
摆脱了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1911年废除了全部不平等条约,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崇俭朴
建立军队,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读图,从图中找出哪些是新事物,哪些是旧事物 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读图,从图中找出哪些是新事物,哪些是旧事物 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主动向西方学习,在多个领域吸收工业文明成果。
新事物:蒸汽火车、铁路、电线、西服等;
旧事物:帆船、人力车、马车、日本和服。
5.政体:
原因:
内容:
影响:
实质:
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满藩阀专制,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专制主义统治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也称《明治宪法》)
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英日君主立宪制的对比
君主
权力 议会与君主关系 内阁与议会关系 掌握实权者
英国 统而
不治 议会权力
大于君主 内阁
对议会负责 资产阶级
日本 至高
无上 天皇
解散议会 内阁
对天皇负责 天皇为代表
的官僚军阀集团
如何认识评价明治维新?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积极:
(1)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成为民族独立国家。
消极:
㈠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与殖民掠夺,中日两国都进行了回击,但最终日本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中国仍旧没有摆脱危机,这说明了什么?
只有进行武装斗争,推翻腐败统治,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使国家摆脱民族危机,走上富强的道路。
作为21世纪的一名社会主义建设者,你将怎样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谈谈你的想法。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会这样应对来自世界的挑战。
抓住机遇
积极进取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对我们中国现代化建设可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1)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和深化改革
(2)重视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3)面向世界,全面学习,借鉴学习
(4)科学发展、和平发展
1、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走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但这并不能说明( )
A、明治维新是日本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B、一个国家面对落后和侵略时应主动、积极地求变
C、要勇于承认和学习其他国家和名族的先进之处
D、可以对外进行资本主义殖民掠夺。
D
2、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
A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 C明治维新 D美国打开日本大门
3、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 ( )
A海地 B中国 C英国 D日本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