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第十一章 物态变化第1轮复习 基础巩固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度计:(1)原理:液体①__________的性质.(2)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3.摄氏温度: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②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③_____的温度定为100℃,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④___℃.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沸水14.温度计的使用a.使用前:观察它的⑤______,判断是否适合测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⑥________,以便准确读数.b.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待测液体中,⑦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放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⑧_________(选填“取出”或“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体温计除外).5.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测量范围通常是35~42 ℃,可以离开人体后读数.量程分度值不能继续留在6.中考常考温度的估测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20 ℃,洗澡时适宜的水温约40 ℃,中考考场温度约20 ℃.1.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物态变化 定义 吸、放热 举例熔化 物质从⑨___态变为⑩___态的过程 ___热 冰雪消融、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物态变化 定义 吸、放热 举例熔化 物质从⑨___态变为⑩___态的过程 ___热 冰雪消融、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凝固 物质从 ___态变为 ___态的过程 ___热 水结冰、吃冰棒“粘”舌头汽化 物质从 ___态变为 ___态的过程 ___热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晾在阳光下的衣服变干固液吸液固放液气吸物态变化 定义 吸、放热 举例液化 物质从 ___态变为 ___态的过程 ___热 露、雾、“白气”、冬天进入温暖的房间眼镜变模糊、冰镇饮料瓶“出汗”升华 物质从 ___态直接变为 ___态的过程 ___热 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凝华 物质从 ___态直接变为 ___态的过程 ___热 霜、雪、雾凇、灯管内壁变黑气液放固气吸气固放方式 蒸发 沸腾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 _____和表面同时发生发生条件 在 _____温度下 达到 _____,持续吸热剧烈程度 缓慢的汽化现象 剧烈的汽化现象影响因素 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_____、 ___________ /内部任何沸点温度液体表面积2.汽化的两种形式1.熔化的特点(1)晶体的熔化 a.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3.沸点及其影响因素(1)定义: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____℃.(2)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受气 压的影响,液体表面的气压越大,沸点越 ___,如利用高压锅煮饭.100高变, ___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各种金属等. b.熔化规律:不断 _____,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 c.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d.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达到 _____;继续吸热.(2)非晶体的熔化:a.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b.非晶体 _____固定的熔点.2.凝固的特点(1)晶体的凝固 a.凝固规律:不断 _____,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减少.吸热熔点有没有放热b.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有固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c.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达到 _______;继续放热.(2)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只要不断放热,温度就不断降低,没有固定的凝固点.凝固点【总结】物态变化辨识的判断方法:1.(2017兰州1题3分)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C2.(2021省卷15题1空1分)如图所示为温度计的一部分,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 ℃.-43.[2019兰州24(2)1分]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36.8第2题图第3题图热胀冷缩内能4.(2018省卷9题2分)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小华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而言,它的_____(选填“密度”“质量”或“内能”)在增大.5.(2022武威1题3分)物态变化让物质世界多姿多彩.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入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现象B.冰箱冷冻室内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D.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6.(2021省卷4题3分)如图所示的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CA.烘干湿手 B.哈出“白气” C.霜打枝头 D.湖面结冰7.(2018省卷3题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BA?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8.(2019天水2题3分)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个现象.如图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9.(2019兰州1题3分)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 )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A10.(2019省卷21题2分)小刚发现天气较冷的季节,家里的窗户玻璃上有时是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二层冰花.请简要回答水珠和冰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20兰州23题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体育比赛中,有时候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如图所示.运动员如果伤得不太重,经过这种紧急救治,往往能重返赛场,坚持比赛.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药剂?为什么能对伤痛产生答: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这么大的效果?原来,这是一种叫作氯乙烷(C2H5Cl)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 ℃,所以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在喷出来的一刹那,压强减小且由于接触到温暖的皮肤,氯乙烷立刻变成气体,由液体变成气体的氯乙烷从运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受伤的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到比赛结束以后,运动员还要接受正式的治疗.(1)氯乙烷在常温常压下的存在形式是___态.储存在金属罐中的氯乙烷是___态.(2)氯乙烷喷到运动员受伤的部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在这个过程中气液汽化氯乙烷从皮肤上_____大量热量.吸收12.(2018兰州29题2分)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过程图像(假设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1)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____.(多选)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0 ℃ B.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4 minC.该物质在AB段的状态为固态 D.该物质在B、C两点时的温度和内能都相等(2)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1∶2AC13.(2017兰州31题5分)在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_____变化;(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________,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海波的熔点是___℃,海波熔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秒表状态均匀受热48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14.(2022兰州20题6分)小华同学选用图甲、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了冰的熔化及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图丙是由测量数据所绘制的图像.(1)要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图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若只探究冰熔化应选用图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时,试管口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_____成小水珠.秒表乙液化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2)由图丙可知冰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的沸点是___℃.(3)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能节省实验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晶体98减少水的质量熔化吸热汽化吸热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其吸放热判断例1 下列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请写在题后的空白处.(1)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______,______(2)冰箱冷藏室中的蔬菜变干:______,______(3)冰棒模具中的牛奶变成冰棒:______,______(4)新买的空气清新剂逐渐变小:______,______(5)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______,______(6)夏天的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水珠:______,______(7)吃冰棒时冰棒“粘”舌头:______,______(8)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室内,眼镜片变“模糊”:______,______(9)刚从冰柜拿出来的冰棒冒“白气”:______,______凝固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液化放热凝固放热液化放热液化放热例2 (2022·荆州)“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C.先熔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液化D(1)物态变化的判断及其吸放热的判断(2)“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滴,是液体,不是气体.如:打开锅盖冒“白气”,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白气”、水珠等只出现在温度较高一侧,如夏天水珠出现在空调房间外玻璃上;冬天水珠出现在暖气房间内玻璃上.备考指导例3 (2022·娄底)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例4 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甲、乙两种固体,已知甲为非晶体,乙为晶体,如图a、b所示为两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乙的温度—时间图线是___(选填“a”或“b”),乙的熔点为____℃;(2)加热过程中,前2 min乙为___态,第2~4 min乙为_________态,第4 min时乙________(选填“开始熔化”“正在熔化”或“完全熔化”);第4 min时乙的内能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 min时乙的内能.210固固液共存完全熔化大于b(3)甲的温度—时间图线是__(选填“a”或“b”),甲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当乙完全熔化后停止加热,当乙的温度降至____℃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及吸放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a持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210持续放热,温度不变命题点1.主要实验器材的作用及使用(1)温度计及其使用和读数 (2)停表:记录加热时间(3)陶土网:使固体受热均匀 (4)搅拌器:通过搅拌使物体受热均匀(5)用小颗粒固体的原因: ①小颗粒固体更易受热均匀;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能与固体接触更充分,所测温度更准确。2.实验器材的组装顺序:自下而上,依次确定位置的高低,顺序为:酒精灯、铁圈、陶土网、烧杯、试管和试管夹、温度计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3.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使固体受热均匀;加热过程中固体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和记录数据。4.烧杯中水量要合适:水量过多会导致加热时间过长;水量过少会导致固体受热不均匀。5.试管插入烧杯中的位置要求:水面比待加热固体高,且试管不接触烧杯底和侧壁。6.判断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操作:停止加热(探究冰熔化特点时将试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观察固体能否继续熔化。7.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像8.实验图像和数据分析(1)判断物质是否为晶体:数据中若某段时间中温度相同,则物质为晶体(如下图),反之为非晶体;(2)确定晶体的熔点、凝固点:加热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时的温度即为熔点,图中固体的熔点为T ℃;(3)判断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状态及熔化经历的时间:0~t1物体为固态;t1时刻物体开始熔化,t1~t2物体正在熔化,为固液共存态;t2时刻物体完全熔化,此后物体为液态。9.总结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0.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熔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11.试管、烧杯壁出现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2.加热过程中物质内能的变化:变大13.撤去酒精灯晶体继续熔化的原因:水的温度高于物质的熔点,物质继续吸热14.用相同装置和水量加热同种物质,熔化时间不同的原因:物质的质量不同。、15.减少实验时间的方法:提高水和固体的初温;减小水和固体的质量;酒精灯换用更大火焰加热等。实验结论: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针对训练1 (2022·聊城改编)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在1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__℃.(2)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由实验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②继续吸收热量.42晶体温度到达熔点(4)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填字母).A.烧杯中的水少B.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D.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C(5)实验开始组装仪器时应先确定_________________(选填“放置陶土网的铁圈”或“悬挂温度计的铁夹”)的高度.(6)在实验过程中,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该晶体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晶体的温度上升较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7)第5 min时海波处于_________状态(选项“固体”“液体”或“固体共存”)此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拓展设问放置陶土网的铁圈慢固液共存不变(8)小组的同学要验证晶体熔化过程需要持续吸热,合理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另外小组的同学利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该晶体进行实验,发现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时间为8 min,两组同学实验中晶体熔化所用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移走酒精灯,过一会儿观察晶体能否继续熔化所用晶体的质量不同命题点1. 主要器材的作用及使用(1)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2)停表:测量加热时间;(3)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4)酒精灯:使用外焰加热,熄灭时用酒精灯盖直接盖在火苗上;(5)留有小孔的硬纸板: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小孔的作用是使烧杯内外的气压相等2.实验器材组装、调节顺序(1)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组装,依次确定酒精灯、铁圈、陶土网、烧杯、温度计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2)温度计位置不合适调整时应移动铁架的位置3.判断水沸腾过程中是否持续吸热的方法:撤去酒精灯,稍等一会儿,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4.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沸腾前气泡下大上小;沸腾时气泡下小上大(如下图)V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先标出各点,然后利用平滑的线段依次连接各点6.根据温度—时间图像或表格数据总结规律(1)判断水的沸点:加热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时的温度值即为水的沸点;(2)总结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7.水的沸点不等于100 ℃的原因(1)沸点低于100 ℃,当地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沸点高于100 ℃,当地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烧杯上的硬纸板没有小孔,杯内气压高于标准气压值)8.撤去酒精灯,水未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陶土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会继续吸热9.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减少水的质量、用初温较高的水进行加热、在烧杯口加盖带有小孔的硬纸板、酒精灯换用更大火焰加热等10.烧杯口处产生“白气”和温度计表面变得模糊不清的原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11.用相同装置加热初温相同的水至沸腾所需的时间不同的原因:水的质量不同12.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变化:变大(不考虑水的质量的变化)13.实验方案评估:不能利用增加加热时间、减小水的质量或换用更大火力酒精灯的方法提高水的沸点实验结论:水沸腾时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1)实验时,给盛水的烧杯加热,是通过_______方式改变水的内能;(2)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实验过程中两位同学分别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两位同学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不同;(4)水沸腾后,将水倒入烧瓶,发现水停止沸腾.如图丙所示,用橡皮塞塞住烧瓶针对训练2 (2022·锦州)小明和小华都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热传递不变质量(5)要完成实验,除了选择水、烧杯、量筒、酒精灯、火柴、石棉网和铁架台外,还必需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6)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___.(7)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水沸腾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化降低温度计秒表大口并将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发现水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浇冷水后瓶内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拓展设问拓展设问97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