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2023学年河南省中招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光现象》第2课时之光的反射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2、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4、会画简单的光路图。一.构建思维导图:二、考点梳理:1、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 回来的现象。(2)反射规律:①三线共面: 光线与 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②两线异侧: 光线和 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③角等:反射角 入射角。二、考点梳理:1、光的反射:④变化关系: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减小而 。⑤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⑥光线垂直入射,垂直反射回去。二、考点梳理:考点1、光的反射:(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①镜面反射:A定义:射到反射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 。B条件:反射面 。C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光污染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②漫反射:A定义:射到反射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射向 的方向。B条件:反射面 。C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二、考点梳理:考点2、光的反射实验:(1)如何放置光屏?如何显示光路?把光屏 放在平面镜上,让入射光线 投射到平面镜上。(2)如何记录光线?如何区分不同的光线?用 颜色的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描画下来。(3)如何探究“三线是否同面”?将有 的半个光屏向前或后折转,看上面是否还能看到 光线。二、考点梳理:考点2、光的反射实验:(4)如何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应多次改变 ,分别测量 和入射角大小,并比较大小关系。(5)如何探究“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将激光笔沿BO入射,观察反射光线是否沿着 射出。(6)实验在较 的环境下进行,使实验现象更 。(7)多次实验的目的使 。 二、考点梳理:考点3、平面镜成像:(1)成像原理:光的 。(2)成像规律: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 的 像。②像、物大小 。③像、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 。二、考点梳理:考点3、平面镜成像:3.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制作镜子。(2)改变光路:潜望镜。4.成像实质:如图:S1是发光点S的虚像,它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实际上,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发光点S1,所以S1是虚像。强调:平面镜成的虚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二、考点梳理:考点4、平面镜成像实验:(1)实验器材及作用:A.刻度尺:像和物体到与平面镜的 。B.两支完全相同蜡烛: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确定 。C.玻璃板:便于确定 。D.光屏:探究平面镜成像的 。E.白纸:确定物、像和平面镜的位置。二、考点梳理:考点4、平面镜成像实验:(2)实验步骤考点:①如何放置玻璃板?把白纸平铺在桌面上,玻璃板 放在纸上。②如何才能看到蜡烛A的像?人在 侧透过玻璃板看去。③如何探究像的实虚?将 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上面有无像。④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物的大小关系?拿一支 且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像与物 。(等效替代法)二、考点梳理:考点4、平面镜成像实验:⑤在白纸上描出物、像和平面镜的位置后,接着应该怎么办?连接对应的像点、物点,测出它们到 的距离。看连线和镜面是否 。⑥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应多次改变 的位置进行实验。实验在较 的环境下进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⑦实验中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 (能、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三、考点突破:考点1:光的反射:1.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面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C.水面发生漫反射 D.水面不发生反射三、考点突破:2. 自行车尾灯的反光原理如图所示.请完成反射光路。三、考点突破:考点2、光的反射实验: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如图,小红同学准备了光源、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的平整硬纸板(其中F可绕接缝转动)、直尺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重要器材是:________。(2)将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3)将纸板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甲中的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4)如图乙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射到O点,若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说明了________。(5)如图甲,当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三、考点突破:考点3、平面镜成像:如图所示,苍鹭正在向上飞离平静的水面,在这一过程中,苍鹭在水中的像是( )A.虚像,且像的大小不变B.虚像,且像逐渐变小C.实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D.实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大三、考点突破:考点4、平面镜成像实验: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小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这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实验中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3)小明完成实验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他将右侧贴有半透膜的玻璃板用夹子固定在量角器上,把形如“7”的未点燃的生日蜡烛分别插在铺有方格纸的泡沫板的处,透过普通玻璃看不到蜡烛C清晰的像,透过贴膜玻璃能看到蜡烛D清晰的像,他透过贴膜玻璃能看到蜡烛D清晰的像是因为____________。(4)请你说出实验改进后的优点(至少说出两点):____________。四、当堂检测:(每空7分,共70分)1.早上,小明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旁边的爸妈都能看见小明,是因为光照到小明身上,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四、当堂检测:(每空7分,共70分)2.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猴子捞不到月亮是因为:月亮在水中成的是 像,虽然井口很小,所以水中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大小 (相等或不等)。已知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8m,井水水深5m,则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四、当堂检测:(每空7分,共70分)3、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云倒影 B.游动的鱼C.白塔倒影 D.绿树倒影四、当堂检测:(每空7分,共70分)4、如图甲所示,为湖边铁塔塔及其倒影的美景。乙图中A点表示水中“塔尖”的位置,请在乙中画出人眼看见塔尖的光路图。五、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