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情绪的管理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情绪的管理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2 情绪的管理 教案
课题 情绪的管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正确的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更好的爱护同学,亲近教师,孝顺父母等。 道德修养素养: 学生通过案例和视频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失控可能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可能触及的法律问题,因此咬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形成自己正确的三观。 法治观念素养: 通过视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事情时,冲动是魔鬼,一时的情绪失控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有的甚至会出触碰法律的底线,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素养: 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健全自己的品德与修养。 责任意识素养: 学生通过本节课能认识到情绪的失控影响的并不是一个人,甚至会危及社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己要学会控制情绪,同时当别人在情绪失控,做出过激的行为时,不能做旁观者,要正确的处理。
重点 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难点 如何正确的调节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重庆公交车落水事件 思考:该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重庆公交车落水事件是因为乘客的情绪失控以及司机没有遵守职业道德操守,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讲授新课 ppt出示教学目标 自学指导 时间为5分钟,教师巡查课堂。 为什么要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 如何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 为什么要调节情绪?(或调节情绪的意义?) 调节情绪的方法? 愤怒管理包括哪些 ?6.如何安慰他人?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情绪表达 活动一:视频播放《踢猫效应》 思考:视频材料说明情绪的表达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情绪表达具有相通性或相互感染性。情绪表达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活动二:案例展示。 课件展示:小平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好朋友,并再三嘱咐他不要告诉别人。可是没过几天,小平发现班里好几个同学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小平为此非常生气。 (1)分组情景表演:小平会以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 (2)根据情景表演,讨论哪些表达方式是恰当的。 学生分组表演。 学生自己总结在表演中存在的错误的地方和应该如何改正。 教师总结:在人际交往中,既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同时也要学会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 3、活动三:图片欣赏 思考:针对上述图片,请你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 ①学会在合适的场合、时间、以合理的方式表达; ②表达情绪时要照顾他人的感受;③不能违反道德和法律,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目标导学二:情绪调节 活动一:案例展示 课件展示:案例一:考试成绩出来后,小李认为自己考的成绩与自己预算的相差太多,他怒气冲冲跑到办公室质问老师。 案例二:小李跑到办公室后,经过询问,确实是教师批改错误,小李在成绩更改后,仍然生气,认为老师没有主动关注他。 案例三:考试成绩出来后,小李认为自己考的成绩与自己预算的相差太多,他并不气恼,而是坐下来仔细分析。 案例四:经过分析后发现是老师的错误,在成绩更改后,小李说“没关系,大家都会犯错。我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生气,平常心对待,更改过来就好了呀”。 思考:对比小李的反应,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要学会宽容;当实际与预测有差时,要乐观对待,一味的抱怨只会更糟糕。 教师总结:(1)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2、活动二:合理调节情绪的方式 (1)成语典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思考:请同学们再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成语?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这是改变认知评价的方法。改变认知评价就是改变看问题的角度,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想法,心情也会不同。当我们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经过理智的思考和分析,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们的心情就会发生积极的变化。 (2)视频播放《放松训练,心理训练方法》 教师讲述:当我们产生不良情绪时,我们可以听一听舒缓的音乐,可以练习瑜伽,可以深呼吸放松身体,也可以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等,一方面可以转移我们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放松了身心,情绪会慢慢好转。 课件出示:②转移注意——睡觉、跳舞、弹琴、看电影、郊游等图片。 教师讲述::转移注意,就是让我们的注意从导致不良情绪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跳舞、看书、郊游等。 课件出示:③合理宣泄——倾诉、大哭一场、打球等图片。 教师讲述:宣泄情绪要合理,比如找他人倾诉、在空旷场地大声喊叫、剧烈运动、在适当的场合大哭一场等都是合理的;而迁怒他人、乱摔乱砸、暴饮暴食等都是不合理的宣泄。 教师总结: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调节情绪的各种方法,也懂得了情绪的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合和时机。课堂上我们模拟了调节情绪的方法,但是我们的人生却不能模拟,当我们走出这个课堂,就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你的情绪导致的行为将决定着你是否能赢得周围人的尊敬,甚至决定着你的未来。因此,希望同学们对本节课内容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多多实践,做到熟练运用。 五、板书设计 学生齐读 学生自学,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生活中的事情。 学生观看案例,并进行分组情景表演 学生欣赏图片。 学生看案例,思考自己考试时的做法。 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成语典故、视频等正确的认识到调解情绪的方法。 教学目标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 学生自学,找出不会的,引导学生对知识体系有个大概的了解。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情绪失控的原因。 让学生自己表演,深度参与课堂,促进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做的事情的后果。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情绪表达的正确与否。 引导学生反思。 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堂,并运用于实践。
教学反思 情绪的表达和调节是学生生活实践中必然遇到而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不管是图片、文字、视频等素材的选用,还是课堂活动的开展,都要立足于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精挑细选,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由于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天马行空式的答案,此时,教师要合理地引导,而不是置之不理,甚至简单地否定。值得注意的一点时,本节课也是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的良好契机。情绪的表达和调节,不仅是指自己,更应该学会帮助他人改善情绪,积极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