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正面双手对垫排球一、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从发展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出发,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进取、合作、探究、竞争等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让学生练中学,学中练,充分体验体育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练氛围中,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二、教材分析:排球运动是水平五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该项目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垫球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在排球比赛中,由防守转入进攻,主要靠垫球进行衔接,要想掌握正确的双手正面垫球技术,必须从双手正面自垫排球向对垫球过度,本课是排球模块第一单元第三课时,安排在高一年级学习。素质是本课的辅助教材,结合季节的特点,安排耐力素质,也保证学生一节课的运动负荷。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也具备一定水平的运动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自垫排球技术,所以,本课将从复习自垫排球向对垫排球过度,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尝试、合作学练等,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运动热情。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应该非常适合他们学习。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生知晓对垫排球的动作要点,明确练习对垫排球的健身价值和意义。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基本学会对垫排球技术并能体会腿的蹬伸从而控制好球。通过相关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情感目标: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积极参与练习,努力进取,有合作、探究及不怕脏的意识。五、教学重、难点:排球重点:手臂击球的位置、用力方向插、夹、提、压(蹬);素质重点:锻炼体能,发展耐力素质;排球难点:排球难点:配合协调用力,控好球。; 素质难点:用力协调,保质保量;六、教学策略: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教学原则,以“健康、运动”为主线,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教师的示范、讲解、指导下,准备活动部分首先采用向高处抛球或垫球体会上下肢协调发力,接着在音乐的伴奏下,跟随教师模仿学练球操,使学生感受快乐,体验节奏感,达到热身的目的,基本部分采用“递进式”教学,先复习自垫排球导入新课的学习,接着通过自垫球比赛、高低垫球来巩固点球技术,体会怎样控好球,为学习对垫球做好铺垫。六、教学策略:在学习对垫球时,通过徒手对垫、一抛一垫、对垫、隔网对垫等,结合教师的设问、启发、鼓励、指导、比赛、评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动体动脑活动两不误,通过学生集体、分组、自由组合、展示等多种学练方式进行合作、讨论、探究,采用音乐伴奏下练习健身步伐和300米定时跑,调整期间让学生学会用脉搏掌握合理的运动负荷,整节课采用收、放相结合的组织方法,掌握本课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灵敏、协调、耐力等身体素质。结束部分采用采用呼吸和听音乐来放松,最终,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七、教法与学法:教法:示范、讲解、指导、设问、启发、鼓励、比赛游戏、评比等学法:听讲、观看、思考、练习(集体、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解答、比赛、展示、评比等八、练习内容:1、热身导入阶段(准备部分)2、学习掌握阶段(基本部分)3、调整反馈阶段(结束部分)1、热身导入阶段(5')(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3)、自抛自接球(越高越好,体会图一的蹬伸);(4)、音乐伴奏下模仿练习球操。2、学习掌握阶段(35')(一)复习自垫排球(27‘)(1)、自垫排球(动作正确、规范)(2)、1分钟自垫排球计数比赛(控制球)(3)、高低自垫排球(控制球、腿的蹬伸)(4)、集体听教师信号高低自垫排球展示学生学练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共性问题,集体指导。2、学习掌握阶段(35')(二)学习对垫排球(1)、徒手动作(包括移动步法)(2)、两人一组一抛一垫(思考与自垫球的不同,体会腿的蹬伸)(3)、两人对垫球(靠腿的蹬伸,上下肢协调发力,点出的球有高度、弧度,控制球,尽量垫到对方胸前,协同合。)(4)、自主选择两人对垫球或隔网对垫(要求同上)(5)、展示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学练间,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共性问题,集体指导。垫球手型种类包拳式叠掌式二、击球点与部位 腕上10厘米左右两小臂挠骨内侧所构成的平面处请看图示自垫球与对垫球自垫球击球的正下方对垫球击球的正后侧下方垫球技术分解动作一、插 二、夹 三、提 四、压(蹬)垫球技术的口决连续动作2、学习掌握阶段(35')(二)体能素质(5‘)(1)、集体跟随教师听音乐练习健身操基本步法;(每个步法2×8拍)(2)、集体跟随教师听音乐练习健身操基本步法;(每个步法4×8拍,动作正确,跟上音乐的节奏,结束后踏步调整,测试脉搏并记住。)(3)、300米速度耐力跑;(尽力拼搏,不怕苦、不怕累。跑完后调整再次测量心率,前后两次比较。让学生明白:怎样测量运动心率;一节课的平均心率应在140-160/分,锻炼效果好,是高中课标要求。)学生学练间,教师及时给与语言激发、鼓励。3、调整反馈阶段(5')(1)、放松活动:踏步放松;手拉手交叉步放松下肢。(2)、听轻音乐意念放松。(3)、小结本课(4)、 回收器材(5)、宣布下课放松时教师及时给予语言提示,指导学生更好的放松。九、场地器材及课的预计效果 :播放机一台、45个排球,一片空地2付跳高架和橡皮筋、1块码表。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40次左右∕分。运动密度75%以上。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