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8张PPT)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你认为他们都是哪些部位受了伤?你认为他们都是哪些部位受了伤?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概念: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分类:按伤后皮肤和粘膜完整分:开放型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伤后病程阶段分: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受伤的组织分:肌肉损伤、肌腱损伤、内脏损伤。按受伤的轻重分:轻伤、中等伤和重伤。常见损伤部位情况3. 肘关节(网球肘)5. 膝十字韧带(十字韧带扭断{内、外})6. 手腕4. 肩韧带(肩夹挤症候群)1. 脚踝扭伤(翻脚背,外翻)2. 脚跟腱损伤(跟腱断裂)7.腰部扭伤(腰脱)形成运动损伤的总类慢的且力量大的运动形成运动损伤的总类有身体对抗的运动形成运动损伤的总类速度快技巧性强的运动形成运动损伤的总类长时间的往复运动形成运动损伤的总类户外具有不确定因素的运动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疲劳 热身不充分※ 不良的心理状态 体育基础差、运动技能不强 不良的气候变化 运动过度最有效的避免运动损伤的原则是 预防胜于治疗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擦伤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的一般涂抹红药水、紫药水就能自愈。B:重度擦伤:(首先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绷带包扎、手指直接点压。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扭伤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受伤部位或用冷毛巾冰块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私自乱揉,会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后改用热敷,加快淤血吸收。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挫伤(在钝重器械打伤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他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同处理方法。容 发生伤害的部位肩 部肘 部腕 部膝 部踝 部脚掌 脚趾跟腱 韧带眼 部腰 部臀 部抽 筋中 暑脚踝扭伤脚跟腱损伤肘关节(网球肘)肩韧带膝十字韧带手腕腰部扭伤预防胜于治疗 (1)1.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 在适当(安全)运动场地运动。2.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而非等到已经口渴才喝水。3.运动前准备活动要充足。要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进行充分的拉伸,避免肌肉承受不住突然且剧烈的收缩而造成拉伤。预防胜于治疗 (2)4.运动前做防护性的贴、扎,使用肌內效贴布,固定支撑关节的功效,限制拉伤肌肉的活动,或固定关节不动。5.均衡饮食(补水):抽筋发生时,通常是身体内的离子不平衡导致的。6.肌肉力量训练:肌肉训练可提升肌肉强度,让身体能够承受更高的张力。运动损伤的预防 (1) 不能轻视&重点加强防范除了外力碰撞以外,轻视细微损伤且 当处理才是导致 严重伤害的主因。下肢损伤比 远大于上肢伤害,针对容 受伤的原因及部位来加强预防,可以有效避免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预防 (2) 妥善处 细微损伤大众日常锻炼发生重大伤害的机 大,却有非常高的复发率。(大多以简单的重复性练习为主)未妥善处 细微损伤 长时间的过度疲劳(某一部位或关节)或损伤的累计+负荷过 导致 严重的损伤。运动损伤的预防 (4-1) 配带防护用具(手臂)在肌肉力量 足或长时间运动的情境下,最好能在重点部位配带相应的护具。运动损伤的预防 (4-2) 配带防护用具(腿、脚)运动损伤的预防 (4-3) 配带防护用具(腰)运动损伤的预防 (5-1) 护具使用购买小叮咛1.护具无法取代治疗,急性受伤应就医。2.购买时试戴30分钟。3.注意尺寸、材质、舒适、支撑度及伸缩回复性。运动损伤的预防 (5-2) 护具使用购买小叮咛5.松紧带:不起红点、勒痕, 若太紧会痒,应松绑或暂不带。6.出现过敏、红疹、肿胀、淤血及脱皮等, 应立即停止使用。7.运动时才穿,以免血循不良或肌无力。8.每2小时松绑+休息10分钟。运动损伤的预防 (5-3) 护具使用购买小叮咛9.尺寸不合应退换,勿自行修改,以免破坏结构形状。10.弹性纤维不耐浸泡,勿浸泡超过15分钟。11.洗净后以干毛巾吸水阴干,勿拧扭或烘干 ,纤维会变形。避免烈日曝晒。12.护具虽好用,但重要的是增加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促进血液循,避免过度使用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 (6) 肌肉运动贴布:肌内效贴运动损伤的预防 (7) 加强热身与放松活动运动前 热身10~30分钟最佳,加强各部位肌肉及关节的活动,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升肌肉温 、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从而降低了肌肉粘滞性。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项性准备活动运动后 做放松活动(放松操或拉伸),避免肌肉过 收缩并帮助损伤与疲劳的快速恢复。运动损伤的预防 (8) 拉伸活动(静态)运动前 可以增加肌肉弹性及伸缩度,预防肌肉拉伤,借延展肌肉和肌腱来提高人体部位的活动范围。运动后 以避免过 使用的肌肉产生缩短现象,帮助深层结缔组织重新排 以 损伤与疲劳的快速恢复。运动损伤的预防 (9) 加强基本能 与训练 运动伤害发生,有时候是运动者的基本能 无法跟随着运动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加强基本运动能 与训练量,除 保护身体,也使得基本能 与技术齐头并进,避免因为体能跟 上技术,勉强运动(比赛)中导致受伤。基本能力运动技术运动过程中应该有的步骤运动前 准备活动(一般性的)(专项性的)运动中 有休息时间并补充水份(注意电解质的平衡【运动饮料】)运动后 进行放松活动(收操)可以是简单的拉伸避免运动损伤。锻炼身体——五大原则 良好的精神状态 强壮的身体能力 正确的运动观念 充足的休息时间 妥善的损伤处理运动中易损伤部位的强化练习(准备活动)肩部伤害:肩夹挤症候群动作:快速的鞭打动作,如:(羽毛球、网球、棒球)的杀球、发球、扣球等。成因:肩部反复受到压迫: 肌腱肿胀、部分纤维断 、局部出血、肌纤维断 。症状:手臂上举过头再外展动作(外展70~110角 ),剧 疼痛https://www./a/136209034_660590上肢带的强化&肩部损伤的预防肘部损伤:外上髁炎(网球肘)动作+成因: 不正确伸展;击球时,瞬间下压球拍等手腕动作;长时间握球拍,反覆旋转前臂及伸展腕部的动作。(羽毛球、网球专项病) 症状:旋转毛巾、转转开门把手及握拳等手腕动作时外上髁疼痛。肘部损伤:外上髁炎(网球肘)伸展:改善:调整握把; 规律休息、伸展; 离心收缩运动。腕部伤害:动作:击球时,瞬间下压球拍等手腕动作。成因:反覆性击球动作,引起前臂肌肉或肌腱发炎,最常 的是桡侧伸腕短肌。所有手腕用 伸展的运动都有可能造成此损伤。症状:旋转毛巾、转转开门把手腕部疼痛或发出喀喀声响。腕部动作不顺感觉卡住。肘部&腕部 强化&伤害预防膝部伤害:(篮球、足球、羽、网球)动作:跃起击球后,单脚 地。转身时脚来不及跟上,停留在原处。成因: 集中在单脚承受,导致膝关节十字韧带负荷过大而松弛,以及半月板软骨磨损或碎 造成伤害。症状:女性居多,严重受伤后立即肿胀,使得检查困难,膝关节疼痛或弯曲时发出声响,12小时内剧痛。膝部强化&伤害预防踝部伤害:动作&成因: 反复脚步移动过程中,步法熟悉 足、慌乱或是勉强接球所致。症状:踝关节內翻扭伤拉伤踝外关节韧带,踝关节外翻(骨折发生率很高了)。踝部强化&损伤预防脚掌(趾)部伤害:(脚底筋膜炎)动作&成因: 鞋 合适(鞋不符合运动要求)、鞋带未绑紧、错误的步法。 症状:跖骨疲劳性骨折。(姚明,跟骨疲劳性应力性骨折)脚跟肌腱伤害:动作&成因: 脚部快速移动过程中,肌肉瞬间急剧伸长收缩所造成。或是过 疲 ,热身 足等。下肢肌 足,身体体重过大、瞬间的启动跳跃等。症状:阿基 斯键断 (跟腱断裂),永久性伤害。脚跟肌腱强化&损伤预防腰部伤害:动作&成因: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症 :腰部强化&伤害预防臀部伤害:动作&成因: 过大的步伐或是场地 , 导致站 姿势 稳。 导致臀部或大腿肌肉群 ( )伤。症状:臀部痠痛,尤其走路时。臀部强化&损伤预防以上的总结以上所 的运动损伤部位,除较严重情况必须 即就医外,其余伤势均可依照运动伤害处 原则自 处 。重要的是,在伤害处 后必须完全痊癒方可回 运动,以免出现 严重的伤害。抽筋(1)动作&成因:肌肉产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肌肉痉挛),无法放松,造成肌肉僵硬且疼痛,持续时间从几秒到数十分钟。症状:常见部位集中在 小腿后侧(腓肠肌)和 大腿前侧(股四头肌)。抽筋(1) 立即处理1.立刻停止运动并在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水份与电解质(运动饮料)。2.慢慢伸展痉挛的肌肉(见下页图),也可实施适度按摩。3.以热疗或冷疗辅助治疗,冷喷剂或冷热敷包都有不错的效果,最重要的目的是在放松肌肉。抽筋(3.1) 小腿伸展常见部位是小腿后侧(腓肠肌)。要伸展抽筋的肌群①把小腿稳定在平面上;如②由脚底前侧加压,至少维持15-30秒;使肌肉能由③方向伸展放松。抽筋(3.2) 小腿伸展状况:抽筋了!现场只有自己一人,身体 柔软度也不够,手板不到脚。处理:手扶着墙或桌子,平衡立正站好。膝关节打直,脚底板平放地板,体重落于抽筋腿,可以身体前倾以脚底反作用力对小腿后肌群施压。同时放松紧张的心情。抽筋(4) 大腿伸展常见部位是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切勿忽视(1) 运动损伤3% 认为受伤害非常严重且 得 就医(如骨折、脱臼、肌腱断 等)。17% 自觉严重者,其中仅50% 即就医。80% 自觉 严重或症 轻微者,大多 以为意、简单处 或 之。可 在运动伤害中急迫且必须 即就医的情形并 多 。切勿忽视(2) 运动损伤即使经过调养,受伤部位还可能再 发,尤其是下肢的膝盖与脚踝承受的负荷跟强 ,远高於其他身体部位。这种高 发机 可能因为较 严重而 被在意,自觉已减轻症 或肿胀消退时,又 即从事激 动作,忽 肌 的衰退以及技术的生疏。要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强度才对。 切勿忽视(3) 身心疲劳酸痛时避免参与运动疲劳与酸痛的感觉是运动伤害发生前,甚至是已经受伤的信号,勉强运动容易因为无法承受负荷导致受伤。此外运动前中后可补充水分或果汁(香蕉),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水分或能 。 切勿忽视(3) 解运动技巧与技能各种运动都具有某种程 的危险性,应清楚的 解操作的过程以及方法,以避免伤害。避免运动损伤。锻炼身体——五大原则 良好的精神状态 强壮的身体能力 正确的运动观念 充足的休息时间 妥善的损伤处理结束语1.认知各种体育运动的技巧特性,掌握其正确的技术动作。了解身体将承受什么样的负荷。最为重要的不得轻视。2.参与体育锻炼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建立正确的运动概念 当能减少运动伤害。 3.「高兴+健康+运动」的学习、生活。祝:运动快乐!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