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学案(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9.1《认识调解与仲裁》
【学习目标】
1.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 探究纠纷解决的路径、方式,明确正确看待纠纷、合理表达诉求的意义。
2.结合具体事例,了解调解的内涵、特点、类型,理解其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3.结合人民调解的成功经验,了解人民调解的特点、原则,理解调解协议的效力,了解“枫桥经验”的基本做法与现实意义,自觉践行和谐、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比自信。
4.结合具体案例,了解仲裁的特征、类型,理解其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5.结合仲裁案例与法律规定,了解商事仲裁的适用范围和商事仲裁基本制度,提高合理选择纠纷解决方式、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调解的内涵、特点、类型
2.商事仲裁的适用范围和商事仲裁基本制度
【基础感知】
结合提纲提示,认真阅读课本82-85页内容,使用双色笔勾、画、圈、点、注。
第-目:以和为贵选调解
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
调解:(1)含义(2)调解制度(3)调解的类型
3、人民调解:(1)含义(2) 要求(3)机构(4)效力
第二目:便捷经济选仲裁
仲裁的类型
2、商事仲裁制度:(1)或裁或审(2)申请仲裁的前提(3)一裁终局
【深入学习】
小冯租住小贾房屋期间,双方因破裂水管的维修、赔偿问题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小冯欲根据租房合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贾修好水管、支付维修费用并赔偿因水管破裂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邻居王大妈觉得为这点小事就去诉讼耗时费力,便耐心开导说服二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协议约定由小贾在三天内请人修好水管并支付维修费用,小冯则不再主张赔偿财产损失。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议一议哪种经营主体更适合成成和小峰的“车库创业”。
【迁移运用】
案例一:小何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
案例二:小郭和小慧在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案例三:某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
以上哪些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为什么?
【练习】
1.不少市民反映,花钱打出租车遭遇“植入式”广告,只要一打表,不听也得听。针对此现象( )
①乘客可以向出租车公司申请行政复议
②出租车公司应尊重乘客的自主选择权
③乘客要增强维权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出租车公司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王哥庄街道峰山西社区地处山地,一石墙因年久失修倒塌20余米,造成坡下两垄茶叶被埋,墙两侧村民因茶叶损失和石墙修缮责任产生争执。当地人民法院到现场勘察,多次组织调解,最终双方同意由墙上侧地村民与社区共同出工修复石墙,并帮助墙下侧地村民补种被损毁的茶苗。下列对于人民法院主持的诉讼调解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区邻里关系纠纷在正式起诉审理前必须进行人民调解
②应当遵循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调解邻里纠纷
③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并经过人民法院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才具有执行力
④人民法院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字后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1年8月,一对父子因拆迁补偿款项分配发生纠纷,当地法院通过多方联动,数次耐心细致地调解,成功地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促进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这种调解( )
①是以终结诉讼活动的一种结案方式
②是诉讼调解但不属于诉讼程序的一部分
③发生在诉讼过程中由人民法院主动开始
④形成的调解协议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近期,广州仲裁委推广全球首个互联网仲裁“广州标准”的经验做法,被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采用,并在官网上进行专版全英推介。广州仲裁委2021年受理案件量排名全国第一,涉外案件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在城市仲裁机构中排名第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广州仲裁委作出的合同纠纷裁决,当事人可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
B.广州仲裁委所处理的案件中,婚姻、继承方面的案件可能呈现上升趋势
C.仲裁更加便捷、经济,广州仲裁委裁决的案件中商事仲裁所占比重较大
D.广州仲裁委裁决案件量大、经验被推广佐证了伟大“东方经验”的效力
5.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的创举,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为解决人民纠纷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物业、车位、家庭、邻里等名种纠纷频发,应该加强社区人民调解工作,让这一“东方经验”在社区治理中绽放芳华。关于人民调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基层行政机关
②人民调解便捷经济,已成为解决纷争的首要方式
③人民调解产生的协议,各方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
④人民调解有助于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某小区居民甲在开车时不小心将乙养的宠物狗碾死,为此甲和乙之间发生了纠纷。甲、乙优先选择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应该是( )
A.乙向人民法院起诉,让甲赔偿
B.乙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让甲赔偿
C.乙可以提请仲裁委员会仲裁,让甲赔偿
D.乙可请求公安机关出面调解,让甲赔偿
7.蔬菜种植大户老李与同村从事蔬菜贩运的老王就购销合同产生纠纷,双方又不想打官司。决定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双方可以由法院主持签订与判决书同等效力的调解书
②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订立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调解协议
③双方达成人民调解协议后,均应当遵守
④达成人民调解协议后拒不遵守的,仍可用其他方式解决纠纷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现代社会,仲裁已经成为备受青睐的纠纷解决方式,既满足了市场主体纠纷解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也有效地缓解了诉讼的压力。以下纠纷,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的是 ( )
①某公司对知识产权局驳回“清澈的爱”商标注册申请不服
②甲乙就委托加工货物产生纠纷但合同未约定仲裁解决方式
③一老人因在超市拿鸡蛋未结账被拦与超市引发纠纷
④电视剧《都挺好》里苏大强因再婚问题与子女产生争执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长期实践中,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为人们提供了多元的纠纷解决途径。下列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正确的是( )
①所购房产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通过和解达成合意
②人民调解化解某职工在单位突然发病产生医疗费补偿纷争
③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申请仲裁
④仲裁解决夫妻俩离婚过程中因孩子抚养权归属发生的争执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根据约定,乙公司应于10日内向甲公司交付指定货物。3日后,乙公司所在地突发暴雨,引发山洪,公司设备、货物全部被淹,致乙公司无法履行合同,引起纠纷。本案中( )
①乙公司构成违约
②乙公司不需承担违约责任
③双方须通过诉讼解决纠纷
④双方可委派各自的法律顾问为辩护人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 2020 年 12 月,嘉兴某农贸公司(甲方)与某家禽养殖场(乙方)签订合同,约定:乙方在2021 年4月,向甲方供应1万只鸡;甲方支付预付款2万元;如有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裁决。2021 年1月1日,甲方支付预付款 2万元。2021 年 3 月,当地突发禽流感,乙方的鸡全部被捕杀。乙方致电甲方表示无鸡可卖,甲方遂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方返还预付款、承担违约责任。乙方认为自己没有主观过错,不应该承担违约责任。甲方无奈,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最终裁定乙方不承担违约责任。
仲裁机构的裁决是否合理 如果甲方不服仲裁机构裁决,就这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是否受理 请说明理由。
答案
【深入学习】
事例中的小冯和小贾因租赁房屋里的水管破裂并造造成财产损失而发生纠纷。纠纷发生后,二人对立情绪严重,小冯还准备直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但在邻居王大妈的积极介人、说服开导下,双方最终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用调解方式有效化解了矛盾,避免了人力、精力、财力成本的过度消耗与司法资源的浪费。
事例表明,对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相关主体本应该在综合考虑纠纷性质、造成的实际损失、解决难易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合适的方式解决纠纷,而不应因一时冲动采取成本与效益不相匹配的纠纷处理方式。
【迁移运用】
商品房购买者因所购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属于平等体间的经济纠纷。夫妻双方在离婚过程中发生的孩子抚养权归属的纠纷,属于平等主体间的人身权纠纷。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的行政争议,属于不平等主体间的行政纠纷。根据仲裁法第三条的规定,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的纠纷不能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因购买房屋出现质量问题引发的争议属于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练习】
1-5CCBCD 6-10BDCAA
11.答案:①仲裁机构的裁决是合理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违约方的责任。突发禽流感属于不可抗力,乙方的鸡全部被捕杀,不能履行合同,因此乙方的违约行为可以免责。
②法院不会受理。我国仲裁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当事人双方仲裁协议达成后,一方当事人不信守协议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不会受理。
乙双方已经选择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并且仲裁机构已经作出裁决,再向人民法院就同一事由起诉违背了“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故人民法院不会受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