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2.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通过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5.让学生在练习计算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课前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学生用具:仪器:天平、量筒、药匙、烧杯、玻璃棒;药品:蔗糖、水、氯化钠。(教学过程)一、【课程引入】溶液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比如我们为了增产、增收要给农作物喷洒农药,但是我们通常需要清楚的知道溶液的成分及含量,因为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设问】我们如何配制不同浓度的农药呢?【展示】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CuSO4溶液。【设问】这三支试管中含有的硫酸铜含量是否相同,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看、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对于有色溶液,我们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判断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多少?颜色深的含溶质多一些;颜色浅的含溶质少一些。对于其他溶液如葡萄糖注射液、各种白酒是如何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呢?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活动天地1-4】(投影展示)1.在一只盛有40 mL的水中加入8.0 g蔗糖,搅拌使蔗糖溶解。2.在一只盛有50 mL的水中加入10.0 g蔗糖,搅拌使蔗糖溶解。【设问】上述所得两杯糖水,哪杯更甜?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2.如果你的结论是通过计算获得的,你列出的计算式与其他同学一样吗?【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课件展示】展示比较的方法。【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注:可播放视频“三种浓稀不同的硫酸铜溶液”。【板书】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课件展示】展示公式推导。【讨论题】将15 gKNO3完全溶解在85 g水中,其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用托盘天平称量5 g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95 mL水(质量为95 g),导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学生活动】 (汇报结果)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5%。2.溶质的质量分数×100%=5%。例:将100 g25%硝酸钾溶液用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稀释所需水的质量。解: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因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100 g×25%=x×10%x=×100%=250 g需要水的质量为:250 g-100 g=150 g。答:稀释需要水的质量为150 g。【过渡】同学们,在农业上通常用16%的生理盐水进行选种,那你们知道16%的生理盐水是如何配制的吗?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来配制一下这种溶液。【板书】三、溶液的配制。【大显身手】用桌上的仪器、药品配制50 g16%的食盐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后进行溶液配制。【课件展示】溶液的配制步骤。【课堂练习】1.实验室中要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先后顺序的操作步骤是( )A.量取、溶解、计算 B.计算、溶解、量取C.量取、计算、溶解 D.计算、量取、溶解答案:D在4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硝酸钾或10克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32%,12%【本课小结】本节课学习了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两种简单的计算,理解了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增加溶剂时溶液组成的改变情况并会计算。(板书设计)第一单元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3.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