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十一章章末复习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结构机械与功杠杆滑轮功功率机械效率改变世界的机械三种功定义计算公式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螺旋机械对世界的影响五要素平衡条件杠杆分类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计算公式 W=Fs做功的快慢定义计算公式巩固复习杠 杆支点AOB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杠杆是最简单的机械。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注意:杠杆的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杠杆类型 杠杆特点 杠杆优点 杠杆缺点 应用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L1 > L2F1 < F2(动力<阻力)省力费距离省距离费力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L1 < L2F1 > F2(动力>阻力)L1 = L2F1 = F2(动力=阻力)杠杆的分类滑 轮定滑轮:1.定义: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2.实质:等臂杠杆3.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方向F1F2l2l1O动滑轮:1.定义: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3.特点:省一半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动力移动距离是阻力移动距离的两倍F1F2Ol1l2滑轮组:1.定义: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组合2.每一类滑轮组绳子绕法有两种3.特点: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方向F= n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功1.做功的两个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公式:W=Fs3.单位:J(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1J)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如果用W表示力功,t表示做功的时间,P表示功率,则功率的公式可写成:单位:W机械效率有用功 W有用: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必须做的功.额外功 W额外:为了达到某一目的的过程中,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 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W总= W有用+W额外物理学中把有用功根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的符号是η,常用百分数表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改进机械的结构,减小机械自重▲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例如:动滑轮太重,使滑轮组机械效率很低,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例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改变世界的机械简单机械的家族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典例分析例题1 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力臂L2;(2)钓鱼竿属于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3)如果钓的鱼重9N,估计所用的力F1为( )A.3N B.9N C.12N D.27N费力D例题2 请你在如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使用该滑轮组的拉力F=____G, _______(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例题3 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A.270N B.360NC.540N D.720NB例题4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A.20N;0.4m/s B.20N;0.1m/sC.5N;0.4m/s D.5N;0.1m/sD例题5 如图所示的几种装置中,其中不属于轮轴的是( )C例题6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2000N,速度为108km/h.(1)求小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2)求牵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3)若发动机的牵引力用F表示,小汽车的速度用v表示,请推导出牵引力的功率P=Fv.解:(1)因为轿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受到的阻力f=F=2000N。答:小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000N。v=108km/h=30m/s。(2)汽车行驶的距离:s=vt=30m/s×600s=18000m.牵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W=Fs=2000N×18000m=3.6×107J.答:牵引力在10min内所做的功为3.6×107J.(3)根据功率公式P= ,做功公式W=Fs,速度公式v= 得,进行推导就会得出:P= = = =F·v.例题7 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0N,动滑轮的重力为20N.在把物体匀速提升1m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A.甲、乙两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都是100JB.甲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200J,乙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300JC.甲、乙滑轮组中绳子的自由端的拉力相等D.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均为83.3%AD例题8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 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图____做的.(选填“a”“b”或“c”)匀速74%bc(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_.增大物重越低无关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