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1张PPT)——以光学为例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策略探究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案例:“投影仪拍照法”超好玩的“投影仪拍照法”,网红达人都在拍!国外疫情期间,俄罗斯摄影师 Karman Verdi 和大多数人一样只能封锁在家里无法出门,但作为一个必须要外出工作的摄影师来说,这段日子真的是非常难熬,房间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甚至连个人影都见不着。于是,他打算给家里添加一点 “人气”....他找到了家里的投影机,然后通过社交软件在线直播,邀请朋友们到自己家里进行远程聚会。大家各自扮演不同的动作,然后拍摄照片,非常有意思。“投影仪拍照法”小明在微博上看到此信息后,对“投影仪拍照法”很好奇。查阅资料了解到:用手机找到想去的地方,例如:花海、夕阳、星空这类自然风光,然后再将手机内容一键投屏到投影仪屏幕上。再给站在投影仪旁边的人拍出照片来,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图)。“投影仪拍照法”小明联想到社区敬老院的老人们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出去旅游。于是想用“投影仪拍照法”带着老人们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美好的影像资料。“投影仪拍照法”为了使拍出较好的效果,是不是还需要给老人们画个淡妆,那还需要哪些光学设备?学生可能会想到:学生可能会想到:如何才能实现利用“投影仪拍照法”带老人们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呢?请你帮助小明列出需要准备的光学设备。“投影仪拍照法”投影仪照相机镜子镜前灯根据下面摄影中的一些图片,大家想一想“需要准备的光学设备”还有什么?“投影仪拍照法”如何用这些设备实现“投影仪拍照”呢?需要准备的光学设备:照相机、投影仪、平面镜、镜前灯、幕布、射灯、补光灯、反光板、放大镜指甲刀……“投影仪拍照法”投影仪拍照法设备投影投影仪幕布拍照照相机反光板射灯/补光灯化妆镜子带放大镜的指甲刀“投影仪拍照法”利用“投影仪拍照法”给老年人拍照时,使用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是如何利用所学光学知识解决的?“投影仪拍照法”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如图所示,在拍照过程中,小明想把这位老人的像拍大一些,来个特写,应该如何操作照相机,依据的光学原理是什么?物距像距“投影仪拍照法”照相机欲将老人的像放大人与镜头的距离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研究“投影仪拍照法”镜头与胶片的距离增大研究“投影仪拍照法”2.为了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应如何摆放反光板才能让灯光照到理想位置?补光光路已画出,请作出反光板(相当于平面镜)的位置。“投影仪拍照法”补光灯A补光位置B反光板1.反光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ir∠r=∠i补光灯A补光位置B依据:光的反射定律要求:1.体现反射角=入射角2.法线标垂足、用虚线3.光线带箭头、用实线4.镜面要画出反射面1、画法线——角平分线2、标记∠r=∠i,按要求标角度画3、画镜面——垂直于镜面、画反射面“投影仪拍照法”1.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射灯?2.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你能画出射灯照在人身上时,影子的位置吗?射灯A“投影仪拍照法”射灯射灯A依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要求:1.体现光的传播路径2.光线带箭头、用实线3.画出影子的位置“投影仪拍照法”2.如图所示,在拍照过程中,看到投影仪幕布上景物过大,要使其变小应该如何操作投影仪?依据的光学原理是什么?物距像距“投影仪拍照法”投影仪1.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欲将投影仪幕布上景物的像缩小研究“投影仪拍照法”物距增大,像距减小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增大镜头与幕布的距离减小镜头向前伸投影仪向前移1.幕布的作用是什么?工作原理是什么?2.为了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选择的幕布应有什么特点?你的依据是什么?“投影仪拍照法”幕布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2.镜中的像与物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3.老年人看不清脸上的A点时,需要靠近镜子去看,镜中的像是否变大了?为什么?4.靠近镜子后,老人看到了脸上A点,请作图表示该老人通过平面镜看到脸上A点的光路图。5.为了让老人将看到的地方更清楚一些,往往还需要打开镜前灯,镜前灯是对着镜子照效果好,还是对着需要看清楚的部位照效果好?理由是什么?6.该成像原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投影仪拍照法”镜子1、找对称点(虚线、垂直、等距)标字母2、做反射光线(镜前实线带箭头)及延长线(镜后虚线无箭头)(在同一直线上)3、做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这位老人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脸上A点的光路图。A眼睛A眼睛“投影仪拍照法”1、找对称点(虚线、垂直、等距)2、将对称点连成物(实线)或像(虚线)3、标记相关字母图甲所示为平视显示系统(HUD),是应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它能把仪表盘中时速、导航等重要的行车信息投影到司机前方的挡风玻璃上,让司机在不低头、不转头的情况下看到车辆行驶信息。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仪表盘上的指针AB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A’B’“投影仪拍照法”1.放大镜指甲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如图所示,在老年人剪指甲时,看见指甲太大,想调小一些,应该如何调节放大镜的位置?3.调整放大镜指甲刀的凸透镜是否能使指甲看起来一直变大。像距物距“投影仪拍照法”欲将指甲的像缩小指甲的位置不变,凸透镜向靠近指甲的方向转动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凸透镜靠近指甲后“投影仪拍照法”“投影仪拍照法”敬老院的老人们“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打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是 我们教育的追求……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中考试题●问题设置●难点突破●方法提炼学习课程标准(为什么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是山西中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学习课程标准(变化)1.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2.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学习课程标准(学业要求)(2)知道光线等物理模型;能运用声和光的一些规律分析简单问题,并获得结论;能在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引用证据,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1)了解声和光,能用这些知识解释自然界的有关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初步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4)知道物理学是对相关自然现象的描述与解释,物理学研究需要观察、实验和推理,体会物理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对声和光等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心我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为中华民族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逐步养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学习课程标准(学业要求)(3)能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与声和光等现象有关的科学探究问题,并作出有依据的猜想与假设;在关于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等科学探究中,能制订初步的实验方案;能正确使用刻度尺等相关器材获取实验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发现数据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因果判断,得出实验结论;能表述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学习课程标准(学业要求)(1)教学策略建议建议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多种学习活动,重视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①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在声和光部分,建议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②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光线等物理模型,体会物理模型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寻找证据,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③注重问题导向,合理设计探究活动。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等学习活动中,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留出恰当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方法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解释得出结论的理由,并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反思与交流。学习课程标准(教学提示)④充分利用科学史料,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建议将我国的相关科技成就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2)情境素材建议与声和光相关的素材:讨论分析“楼台倒影入池塘”“潭清疑水浅”等诗句所反映的光学原理,讨论分析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和近视眼镜矫正视力的原理。学习课程标准(教学提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习课程标准(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描述,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对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等具有指导作用。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中考试题●问题设置●难点突破●方法提炼(3分)(2018 山西)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塔倒影 B.游动的鱼C.白云倒影 D.绿树倒影(4分)(2018 山西)如图甲所示,在圆柱形水杯后面放一张画有箭头的纸条,往杯中倒入适量水,透过水杯,看到一个箭头改变了方向(如图乙),这是为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抓住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圆柱形水杯装有水的部分具有 的特征,忽略掉影响这个问题的次要因素:物体的材质等,构建凸透镜模型进行研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定,看到这个方向改变的箭头是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三种光现象辨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建模 应用2018年物理光学部分——7分研究中考试题(3分)(2019 山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4分)(2019 山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明将LED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在 。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把焦距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法是 。(3)小明选择LED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2分)(2019 山西)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MN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2019年物理光学部分——9分三种光现象辨析平面镜成像作图研究中考试题(3分)(2020 山西)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C.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4分)(2020 山西)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1)再拿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目的是 。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2)解决上述问题后,图乙是同学们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3)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2分)(2020 山西)苹果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才会变红,有些部位阳光照射不到,因此苹果通常不是全红。小亮在苹果树下铺设一层银色地膜,如图甲所示。利用光的反射使苹果能接收更多的光照,大部分苹果会整个变红,甜度也会增加,这样的苹果市场价格变高,易于销售。这项小创意使他家苹果收益大幅提升。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一束太阳光经银色地膜反射至苹果的光路图。2020年物理光学部分——9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平面镜成像作图研究中考试题(3分)(2021 山西)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池水映明月 B.形影紧相依C.潭清疑水浅 D.镜子正衣冠(4分)(2021 山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将蜡烛和光屏移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3)改变蜡烛位置,移动光屏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到10cm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2分)(2021 山西)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从此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物理学史2021年物理光学部分——9分三种光现象辨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研究中考试题(3分)(2022 山西)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4分)(2022 山西)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 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 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 。(3)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 。(2分)(2022 山西)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2022年物理光学部分——9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 建模 应用研究中考试题年份 一、选择题 二、实验探究 三、综合应用 总分值2018 三种光现象辨析 (光的反射、折射) 凸透镜成像规律 (建模、应用) 72019 三种光现象辨析 (光的反射) 凸透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成像作图 92020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放大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作图 92021 三种光现象辨析 (光的直线传播)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理学史 光的色散 92022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照相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建模 应用 9考点:1.三种光现象辨析,平面镜成像实验、作图光学考什么?研究中考试题年份 一、选择题 二、实验探究 三、综合应用 总分值2018 三种光现象辨析 (光的反射、折射) 凸透镜成像规律 (建模、应用) 72019 三种光现象辨析 (光的反射) 凸透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成像作图 92020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放大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作图 92021 三种光现象辨析 (光的直线传播)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理学史 92022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照相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建模 应用 9考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 建模 物理学史研究中考试题光学考什么?1.识别三种光现象2.三个光学实验3.光学作图凸透镜成像实验平面镜成像实验光的反射定律4.物理学史研究中考试题光学考什么?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中考试题●问题设置●难点突破●方法提炼策略的背后——问题设置1.什么情况下会使用射灯?2.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你能画出射灯照在人身上时影子的位置吗?(2021 山西)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池水映明月B.形影紧相依C.潭清疑水浅D.镜子正衣冠课标要求(小学科学):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了解相关现象(如针孔成像等)。问题设置1.反光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为了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应如何摆放反光板才能让灯光照到理想位置?3.该原理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应用?(2018 山西)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白塔倒影 B.游动的鱼C.白云倒影 D.绿树倒影(2019 山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2020晋中)苹果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才会变红,有些部位阳光照射不到,因而苹果通常不是全红。小亮在苹果树下铺设一层银色地膜,如图甲所示。利用光的反射使苹果接收更多的光照,大部分苹果会整个变红,甜度也会增加。这样的苹果市场价格变高,易于销售。这项创意使小亮家苹果收益大幅提升。图乙中已画出了一束经银色地膜射向苹果的反射光,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问题设置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例6 通过光束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实验,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2.镜中的像与物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3.老年人看不清脸上的A点时,需要靠近镜子去看,境中的像是否变大了?为什么?4.靠近镜子后,老人看到了脸上A点,请作图表示该老人通过平面镜看到脸上A点的光路图。5.为了让老人将看到的地方更清楚一些,往往还需要打开镜前灯,镜前灯是对着镜子照效果好,还是对着需要看清楚的部位照效果好?理由是什么?6.该成像原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2.3.4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2019 山西)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MN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路图。问题设置(2020 山西)苹果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才会变红,有些部位阳光照射不到,因此苹果通常不是全红。小亮在苹果树下铺设一层银色地膜,如图甲所示。利用光的反射使苹果能接收更多的光照,大部分苹果会整个变红,甜度也会增加,这样的苹果市场价格变高,易于销售。这项小创意使他家苹果收益大幅提升。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一束太阳光经银色地膜反射至苹果的光路图。问题设置(2020 山西)如图甲所示,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1)再拿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目的是 。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2)解决上述问题后,图乙是同学们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3)移开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处,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2022 山西)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 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 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 。(3)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 。问题设置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如图所示,在拍照过程中,小明想把这位老人的像拍大一些,来个特写,应该如何操作照相机,依据的光学原理是什么?(2022 山西)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课标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例7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活动建议:用凸透镜制作简易望远镜,用其观察远处的景物。问题设置(2019 山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明将LED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在 。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把焦距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法是 。(3)小明选择LED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问题设置(2021 山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将蜡烛和光屏移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3)改变蜡烛位置,移动光屏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工作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到10cm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问题设置1.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如图所示,在拍照过程中,看到投影仪幕布上景物过大,要使其变小应该如何操作投影仪?依据的光学原理是什么?课标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例7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活动建议:用凸透镜制作简易望远镜,用其观察远处的景物。(2018 山西)如图甲所示,在圆柱形水杯后面放一张画有箭头的纸条,往杯中倒入适量水,透过水杯,看到一个箭头改变了方向(如图乙),这是为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抓住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圆柱形水杯装有水的部分具有 的特征,忽略掉影响这个问题的次要因素:物体的材质等,构建凸透镜模型进行研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定,看到这个方向改变的箭头是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问题设置1.放大镜指甲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如图所示,在老年人剪指甲时,看见指甲太大,想调小一些,应该如何调节放大镜的位置?3.调整放大镜指甲刀的凸透镜是否能使指甲看起来一直变大。课标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例7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活动建议:用凸透镜制作简易望远镜,用其观察远处的景物。(2020 山西)小亮在重阳节送给奶奶一个台式放大镜(如图)。放大镜的焦距为25cm。奶奶正确使用这个放大镜看书时( )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C.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D.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问题设置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中考试题●问题设置●难点突破●方法提炼(2022 山西)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选项 A B C D得分率% 50.05 16.86 29.79 3.10失分原因:1.利用自制照相机看物体时,不清楚像与物的位置。2.没有把自制照相机使用中的像距和物距与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像距和物距建立对应关系。3.没有做过实验,缺乏光屏上成清晰像的认知,错认为像始终在光屏上、光屏上始终有清晰的像。4.不能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与物的动态关系”解决使用自制照相机时遇到的实际问题。难点突破(2022 山西)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 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 放置在水平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 。(3)想要判断蜡烛A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你的办法是 。难点突破失分原因:1.学生对蜡烛的像认识比较模糊,说成“透明玻璃板两侧的像是否相等”2.学生不清楚像的位置,不能准确描述光屏应该放置的位置,说成“在玻璃板上放一张白纸”、“在玻璃板与像之间放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放了一张半透明膜”、“放一张白纸,看是否成像”解决方法:1.重回实验室,有目的地进行实验物距像距难点突破2.用作图的方法理解成像特点(2020 山西)苹果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才会变红,有些部位阳光照射不到,因此苹果通常不是全红。小亮在苹果树下铺设一层银色地膜,如图甲所示。利用光的反射使苹果能接收更多的光照,大部分苹果会整个变红,甜度也会增加,这样的苹果市场价格变高,易于销售。这项小创意使他家苹果收益大幅提升。请你在图乙中画出一束太阳光经银色地膜反射至苹果的光路图。得分 0 1.0 2.0得分率% 52 21.5 26.5失分原因:1.不能正确画出光路2.光的传播方向不正确3.作图严重不规范。(不能清晰地利用标志说明问题,缺少垂直符号,等距、等角标志,虚实线不分,因果关系错误。)难点突破(2020晋中)苹果受充足的阳光照射才会变红,有些部位阳光照射不到,因而苹果通常不是全红。小亮在苹果树下铺设一层银色地膜,如图甲所示。利用光的反射使苹果接收更多的光照,大部分苹果会整个变红,甜度也会增加。这样的苹果市场价格变高,易于销售。这项创意使小亮家苹果收益大幅提升。图乙中已画出了一束经银色地膜射向苹果的反射光,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得分 0 1.0 2.0得分率% 64 4.75 31失分原因:1.找太阳光入射点的位置出错2.光线的方向错误3.实线和虚线画错解决方法:1.用作图的方法理解光学原理2.精选例题,注重落实难点突破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中考试题●问题设置●难点突破●方法提炼方法提炼(知识)方法提炼(知识)真实 情境物理情境作图解决问题方法提炼(能力)作图是解决光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方法提炼(迁移应用——素养)近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方法提炼(迁移应用——素养)……能用已有知识 解决未来未知的复杂问题就是“素养”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制●改变教法,激发兴趣●知识总结,构建网络●精选试题,提质增效●查漏补缺,反思提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要从台前退到幕后,学生要从台下走到台上。在教与学之间,如果没有教,学还是可以推进的;但如果没有学,那么教就毫无意义了。因此,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而不可能替代学生自己的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讲清≠听懂≠学会≠会学≠乐学≠整体素质提升。学,永远大于教!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制●改变教法,激发兴趣●知识总结,构建网络●精选试题,提质增效●查漏补缺,反思提升组员交流是思维的碰撞,是思维提升,是一次课堂研讨,是一场思维的盛宴。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制,人人均有发言的机会,能够实现兵教兵、兵教官,兵兵合作、官兵相长。学生坐在一起学习,有同伴感,彼此支撑,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素养,容易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制●改变教法,激发兴趣●知识总结,构建网络●精选试题,提质增效●查漏补缺,反思提升改变教法,激发兴趣改变教法,激发兴趣改变教法,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制●改变教法,激发兴趣●知识总结,构建网络●精选试题,提质增效●查漏补缺,反思提升教材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和学科水平,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中考试题之母,是中考的制胜法宝。鼓励学生用心研读教材,总结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出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知识总结,构建网络知识总结,构建网络知识总结,构建网络知识总结,构建网络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制●改变教法,激发兴趣●知识总结,构建网络●精选试题,提质增效●查漏补缺,反思提升1.为训练正名:训练≠题海战术≠应试教育训练是必须的-内化训练是有效的-应用实战精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试题, 以一当十,做一道通一类 。精选=减负=提质增效!精选试题,提质增效2.为训练升级:母题-变式-拓展整合交流内容一、我的复习策略二、策略前的思考三、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制●改变教法,激发兴趣●知识总结,构建网络●精选试题,提质增效●查漏补缺,反思提升认真分析考生试卷中的问题,查明是知识原因、是能力原因、还是竞技状态原因?是哪方面素养出了问题。是计算粗心?审题?答题不完整?陈述不准确?做题匆促?查漏补缺,反思提升要建立自己应试素养短板的资料,分析其类型(把多个错题归纳为一个素养短板的类型),寻找改进方案。教学就像爬泰山,不像坐缆车那样平坦,那样轻松,但我们有着一路边爬山边看风景的快乐体验。我们应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修炼,体验育人过程的快乐!谢谢大家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