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6.1《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课题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学科 道德与法治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本框题的知识涉及:责任的含义和来源,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八年级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面向逐步拓展的社会生活、公共生活和国家生活,因此,本框题的教学应紧密围绕“负责任”这一课程内容设计相关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学习过程中破解“负责任”的核心问题,并不断走向负责任的人生。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初中生一般对自己所承担的学习责任有些思考和感悟,但对自己该承担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公民责任缺乏认知;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负责任就是多做事,摆不正“主动承担责任”在自己成长中的意义和价值;部分学生只愿意承担“对自己有好处”的责任,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公民责任的现象还有误解,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在逐步拓展的生活圈中主动承担责任。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以责任意识为主题,渗透家国情怀,和道德修养,着力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深厚责任感,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重点 认识角色和责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难点 明确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板块一:运动会中的“我” 创设情境,引入主题。通过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视频设问,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责任。直接进入板块一:运动会中的“我” 1、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参加的什么活动? 2、运动会中你承担了哪些角色,为此你需要做些什么? 小结:在一场运动会当中,我们个体扮演了各种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应该做的事情,这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责任。 责任的含义: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1.观看视频,根据问题和自己的经历的实际情况思考回答。 2.学生通过同学们运动会中的举例感悟总结出: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视频既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利用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联系已有经验知识学习新知。通过分享细微案例,帮助学生了解责任的含义,并初步意识到责任就在我们身边。思维的难度低。课堂参与度高。
版块二:生活中的“我” 提问:生活中的你还扮演着什么角色?为此你需要做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展示和补充材料,让学生能根据材料进一步认识到责任的来源。 《义务教育法》第二条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孝敬父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宪法》第四十九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人。 《宪法》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法律规定、道德规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宪法》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小结: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现在我们是父母的儿女老师的学生,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不断变化自己的角色,调整角色行为。在不同的角色中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学生:努力学习,遵守学校纪律…… 子女(家庭成员):孝敬父母,主动做家务…… 社会成员(乘客):遵守公共秩序,排队上车…… 中华儿女:爱国、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来回答自己在生活的角色以及应该做什么以及原因。进一步根据教师给予的材料分析归纳这些原因,从而得出责任来源于法律规定、道德规范、他人的承诺等。
设计意图 这个时候引导学生从学校运动会这个场景中变换到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应尽责任。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感受责任就在我们身边,初步理解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感悟自己在生活中某些方面是一个负责人的人。 追问学生分析自己为什么要承担这些责任。思维梯度逐步上升。学生认识到责任的来源。有了老师准备的材料,这个问题也可以更好的理解。激发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承担自己责任的担当精神,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
板块三:生活中的“他” 1、我们在生活中还会接触哪些角色呢?他们承担了哪些责任呢? 过渡:你看到的这些人在对你负责之外,你这还有很多看不到的人在对你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些看得见的他和看不见的他! 播放视频《中国人24小时》时长2分50秒。 小结:国家在对我们负责,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视频中有守卫边疆的中国军人,千千万万戍边战士守护我们的国家守护着我们。其中有这样一位战士……展现烈士陈祥榕的照片以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小结:山河无恙,岁月静好,只因千千万万奋斗者负重前行,担当尽责。 1.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生活中都有什么人 对我们负责,分别承担哪些责任。 学生在同学们的分享回答中感悟:看到的看不到的地方,国家在对我们负责,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自己对自己负责!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在老师的引导下体味“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切内涵。
设计意图 本活动一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与他人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有什么关系,学会感恩,知晓生活中什么人在为我们负责,感恩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学生感知到别人在为我们尽责,为激发学生做负责人的人,为板块四进行情感的铺垫。 二通过学生联系实际的回答和视频加强形象直观感受。学生了解履行职业责任对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学生明白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触动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让学生感悟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和相应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在老师的引导下体味“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切内涵。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打动同学增进学生情感认同,为活动,给未来的“你”留言,进行情感和思想的铺垫。
板块四:未来的“你” 过渡:长大后我就成立你,我们就成为千千万万的奋斗者中的一员!和谐社会,幸福美好的生活创建离不开我们青少年的责任担当! 随着我们的成长,未来的你会扮演什么角色?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为扮演好这个角色现在做什么准备呢……畅想未来,给未来的你留言!注意:写在卡片上,活动时间8分钟,播放音乐。写好之后请大家先在组内分享交流,结束后请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展示! 小结:对我的爸爸妈妈负责,对我的朋友负责,我要对国家负责。我们不仅对他人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又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才能扮演好未来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 思考将来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责任,为扮演好这个角色现在做什么准备。畅想未来,给未来的自己留言!写好先在组内分享交流,感受大家对未来的期待对现在行动的激励,激励自己做负责人的人。
设计意图 前面环节,学生自身感受视频以及陈祥榕事迹一步步的铺垫中,触动学生的家国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为自己、为国家、为社会担当尽责的意识进而产生行动自觉。 然后给未来的“你”留言,让学生把自己的对责任的思考感悟融入到自己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之中,为未来的自己播下更强责任感的种子。在交流与分享中不断升华青少年学子勇担重任、接续奋斗的责任意识和做负责人的信心。
小结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带着习大大对我们的鼓舞期待!带着我们自己的理想信念,做负责任的青少年!
设计意图 最后环节教师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讲话中的一段作为寄语送给学生。触动学生为国家、为社会发展担当尽责的深厚情感,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价值。
板书设计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