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爱在家人间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爱在家人间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爱在家人间
教学内容分析 《爱在家人间》是教材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二框,分为“体味亲情”、“爱的碰撞”、“沟通传递爱” 三子目内容。第一目“体味亲情”主要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劳,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第二目“爱的碰撞”主要阐述“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第三目“沟通传递爱”则通过体验式情境引导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提高运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强化学生法律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孝亲敬长的法律义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友善”的目标。
学情分析 本项目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本学科有了一定认知,但小学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缺乏一定实践意义。随着学生步入初中,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层次更高、理解水平更深。且进入青春期的他们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容易与家人之间产生冲突,本项目则通过书写“成长书信”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家庭亲人之爱,学习家庭道德,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从而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目标确定 ①政治认同:学会用正确方式表达爱,明确友善在家庭交往中的具体要求和实现方法,由“小家”扩展至“大家”,为在更广范围内学会营造良好和谐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②道德修养:体验家人间亲情的温暖和爱,学会感恩,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 法治观念:学会与家人沟通,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解决亲子冲突。 ③责任意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④法治意识:强化法律责任意识,自觉履行孝亲敬长的法律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①重点:感受亲人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体味亲情。 ②难点: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
学习活动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时主要体现哪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如体验性教学、案例学习、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等) 立足项目化学习方式,采用【爱的成长书信】为项目成果,设置驱动型问题,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契合度。通过【爱的甜甜圈】,引导学生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感受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通过【爱的碰碰车】,引导学生认识到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与家人之间产生冲突,既有自我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心理之间矛盾的成因,又有代际之间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较大的差异的原因;通过【爱的魔力棒】,引导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提高运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提高调适“逆反”心理的能力;通过【爱的表白式】,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试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友善”的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爱的甜甜圈】
教师活动 ①通过【亲子视频】引入课题 ②展示滑动图片、知识树等,总结亲情的表现 学生活动 回忆与家人相处的点滴生活,哪些包含亲情的物品或事件感动着你,并张贴在【爱的书信】第一框。
设计意图 将与家人美好的回忆通过图片记载在【成长书信】中,通过多彩图片与视频丰富学生视觉感受,总结体会亲情的表现,尽可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更深的触动,引导学生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感受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环节二 :【爱的碰碰车】
教师活动 ①通过滑图提出活动要求 ②通过图片情境、《小欢喜》电视剧片段等总结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危害 ③教师对亲子冲突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 学生活动 结合日常生活中你与父母的“碰撞”经验进行思考,创作吐槽文档写在“爱的书信”第二框体。 (提示:兴趣爱好、生活照顾、学习管理、家庭劳动......)
设计意图 通过创作吐槽文档卸载【爱的书信】中,结合图片、视频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到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与家人之间产生冲突,既有自我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心理之间矛盾的成因,又有代际之间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较大的差异的原因。
环节三 :【爱的魔法棒】
教师活动 ①出示两则有关亲子冲突解决的材料 ②教师进行细致分析 学生活动 ①学生总结解决亲子冲突的办法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提高运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提高调适“逆反”心理的能力。
环节四 :【爱的表白式】
教师活动 ①播放“Family含义”上视频 ②通过一首诗激发学生感受爱的能力 学生活动 伴随视频写下你最想跟亲人说的话,将【成长书信】
设计意图 通过课程,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试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友善”的目标
板书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 基础探究 1.女儿凌晨3点误拨妈妈电话,醒来后发现妈妈给她发了38条消息,拨打了22个电话。许多网友看到这个信息都泪目了。网友感动是因为( ) A.女儿善于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B.通过阅读网络信息获取了美好情感 C.父母对子女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关爱 D.他人的情绪感染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2.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同时它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感受父母的爱,成为我们成长的重要课题。下列是对父母话语中亲情之爱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放学回家,父母常说∶“累了吗,先喝杯牛奶吧!”—给我补充成长的能量 ②得到表扬,父母常说∶“太棒了,但不要骄傲哦!”—希望我变得更加优秀 ③感冒发烧,父母常说∶“你瞧瞧,穿少了病了吧!”—要我牢记长辈说的话 ④受到批评,父母常说∶“记住了,下次不再犯啊!”—要求我不要顶撞老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妈妈:“佳佳,是谁来的电话 作业做完了吗 还在玩游戏 ”佳佳:“妈妈,你有完没完 我已经是中学生了,我的事不用你管。”对此,你认为( ) ①父母子女之间发生“爱的碰撞”是正常的 ②佳佳应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 ③佳佳应挑战妈妈的权威 ④佳佳不对,子女对父母的话要绝对服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小清在学习了“爱的碰撞”后,在晚饭时间与妈妈进行了以下谈话。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①小清:“因为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我与您的冲突会越来越多,所以您最好不要管我。” ②小清妈妈:“你如果能够保证每门功课都优秀,不贪玩,我可以不管你。” ③小清:“妈妈,我知道您对我严格是爱我,但也要尊重和理解我。” ④小清妈妈:“我知道你已逐渐长大,但也要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小明说,每次出去与朋友玩,妈妈总是问这问那,千叮万嘱,烦死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小明觉得自己长大了,希望父母把自己当大人对待 ②亲子之间的这种碰撞,在我们的成长中是难以避免的 ③母子之间的冲突会伤害双方的感情 ④小明也会从中体会到妈妈的爱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实践作业 请各位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拍摄一部广告宣传片。 内容要求: ①突出主题,重在表现生活中的温情。 ②可选择某一方向入手,如:为父母做饭、陪爷爷奶奶聊天、给妈妈一份自制礼物等为切入点。 ③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充实。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①【成长书信】分为从“体验亲情”、“思考冲突”、“解决矛盾”、“爱的告白”四篇目,【爱的甜甜圈】尽可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更深的触动,引导学生感受亲情之爱,从而激发学生爱父母、爱家人的情感;【爱的碰碰车】通过亲情碰撞活动,本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亲子冲突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学会辩证、全面、正确地看待亲子冲突,培养应对、解决亲子冲突的能力;【爱的魔力棒】通过情境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唠叨也是一种爱,严也是爱、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爱的表白式】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将所学内容变为道德实践。 ②运用多媒体设备拍摄亲情广告时,要进行《道德与法治》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拍摄的过程中,理解亲情的珍惜,在爱的碰撞中体味爱;在爱的互动中学会避免冲突;在互相理解中学习智慧。只有这样,才能让爱常驻家人间。
教学反思与改进 ①合理布局教学内容。完善一案到底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更有逻辑性。 ②丰富教学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诊断性、结果评价,实现评价的有效性。
学习评价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