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9.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感受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和作者的语言风格。
2.悟读课文,探究桃源理想,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怀,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教学工具:教案,ppt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1.投影展示陶渊明的《饮酒》诗,学生齐读。
2.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提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鄙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志趣,在陶渊明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一文中,作者还具体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作者介绍
学生介绍陶渊明,教师补充。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三、文体介绍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
四、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学生单独朗读课文,并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纠错。教师对重点字音进行强调。
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读,听准字音和节奏。
指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全班齐读课文。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有不懂的画下来,全班共同解决。
A.词语解释
a.古今异义词: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率妻子邑人(妻子和儿女)
b.通假字: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c.词类活用: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未果,寻病终(名词作动词,实现)
d.一词多义: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寻病终(副词,不久)
B.翻译句子
a.复前行,欲穷其林。
(捕鱼人)又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村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了。
五、通读课文,梳理结构
1.速读全文,请各用一个词概括段意。
陶渊明讲述桃花源的故事以 武陵人进出桃花源 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 发现 桃花源, 探访 桃花源,再到 离开 桃花源,最后 追寻桃花源 , 层次分明,回环曲折,悬念迭起。
六、课堂总结
如果说桃花源里的秘密是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那么渔人的足迹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联起来的彩线。下节课我们跟随渔人的足迹一起去探寻桃花源里的秘密吧!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现在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你心中有“世外桃源”吗?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二、赏读课文,品桃源之美
1.圈定范围,了解大意。
学生找出文中直接叙述武陵人偶逢桃花源以及描写桃花源具体面貌和生活场景的有关段落。
第1段:通往桃花源的环境。
第2段:桃花源的美好情景。
第3段:桃花源的悠然生活。
2. 品读文段,体味桃源。
教师出示句式“桃花源是一个 的地方”,请学生找出原文依据,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预设 1:桃花源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
抓住“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想象还原作者笔下桃花盛开、花繁叶茂、一派生机的景象。
预设2:桃花源是一个安闲和乐的地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抓住“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关键语句,想象作者描绘的桃花源人安定自由、自给自足、各得其乐的美好生活场景。
预设 3:桃花源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
引导学生抓住“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见渔人,乃大惊”和“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关键语句,体会桃花源远离尘嚣、与世隔绝、安定和乐的生活情景。
预设 4:桃花源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地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述的桃花源村民的言语和行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从中感受桃花源村民纯朴和美、热情好客的性情。
总结并板书:美——环境美、生活美、人情美
3.请同学们再次齐读文章前三段,边读边想象桃源情景,再次感受桃源世界之美。
四、抓“留白”,说渔人世界之乱
1.请同学们再读这个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源人为什么要与世隔绝?
预设:避乱。
几百年过去了,桃源外的世界还“乱”吗?那是怎样一个社会呢?请大家从文中寻找一些线索,小组交流讨论,从而破解密码吧!
预设: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中,看出渔人所处的社会并不好,如果好的话,村中人就不会“皆叹惋”,而是“皆惊叹”了。
3.同学们能根据内容猜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吗?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预设 “具言”的内容:从“皆叹惋”三个字,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桃源外与桃源内生活差异巨大,因而渔人所说的是桃花源外社会的状况——朝代不断更替,战争连年不断,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桃花源中人“叹惋”的原因:感慨外面的世事变迁,对外面人们生活的不幸深表同情。
师小结: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是包含的内容却十分丰厚。因为这些内容不是作者要重点描述的,所以他只说“一一为具言所闻”,而后面“皆叹惋”又有种种对比蕴含其中,因而越读越意味深长。
五、探究价值
师:桃花源是如此的美好,可是自渔人离去后,它却消失了。桃花源真的存在吗?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段,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到底存不存在?为什么后面就没人找了呢?
预设 不存在。本文中,渔人一从桃花源出来就告诉太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字,写出太守得知此事后反应迅速,但是还是没找到。而且,渔人出来后沿着来时的路返回,还一路做记号,此后众人刻意去寻找,却再也找不到。种种迹象表明,桃花源并不存在。
设问2: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展示时代背景)
展示时代背景:东晋太元年间(公元376-396年),政治极度腐败,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其结果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预设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发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着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师:让我们再次朗读描写桃花源景象的语句,再次体会作者对这种美好与和谐的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有感情地朗读)
六、课堂总结
在深深的叹惋中,陶渊明远去了,但是他追寻理想的身影,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年轻的时候,他做官,希望大济苍生,即使官场污浊,他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后来选择了归隐,求得精神的寄托;田园梦破,继续寄梦于桃源,给世人一方心灵的乐土!现如今,我们的“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正一步步地实现,这是一个比桃花源更值得期待,也更切实的梦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