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课型:精读课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 300字。(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2.教材分析:《牧场之国》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散文。课文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贯穿全篇,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荷兰风光的喜爱与赞叹。3.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在几年的学习和阅读中已经初步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正确认知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与同学交流讨论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文描绘的是荷兰的美丽风光,这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学习课文,还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才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学习目标:1.通过自由读、默读、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读文,圈画出描写牛、马、羊等动物和表现荷兰牧场宁静的词句,说出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的特点。2.通过品词析句、查阅资料、全班交流,说出作者描写荷兰牧场宁静之美时运用的表达手法:以动衬静、一咏三叹,讨论交流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学习重点:通过自由读、默读、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读文,圈画出描写牛、马、羊等动物和表现荷兰牧场宁静的词句,说出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的特点。学习难点:通过品词析句、查阅资料、全班交流,说出作者描写荷兰牧场宁静之美时运用的表达手法:以动衬静、一咏三叹,讨论交流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通过自由读、默读、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读文,圈画出描写牛、马、羊等动物和表现荷兰牧场宁静的词句,说出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的特点。评价任务二:通过品词析句、查阅资料、全班交流,说出作者描写荷兰牧场宁静之美时运用的表达手法:以动衬静、一咏三叹,讨论交流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开门见山走进美1.谈话导入:通过预习,查阅资料,用一句话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我们眼中的荷兰,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再次走进异国他乡,走近牧场之国。评价要点:通过自主预习查阅资料,学生能说出对荷兰的初印象,引起浓厚的学文兴趣。2.齐读课题。二、品词析句体悟美(一)聚焦“白天”,以读代讲,体会闲适之美。1.出示阅读提示,自主朗读,批注理解。2.小组合学,观点分享。3汇报交流,引导体会。(1)真正的荷兰:舒适牛群吃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相关句子,生自由读文)①仅减词对比男女合作读。交流写法、情感朗读: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牛当成人来写,富有情趣!读出贵妇人和家长的感觉。②创设情境,体会舒适。创设情境,范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荷兰牧场“舒适”的特点。(板书:舒适)③出示牛群吃草图,教师小结:作者没有直接用“宁静、舒适”这样的字眼,却通过牧场环境和牛群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牧场的静态之美。就连作者也发出由衷的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带着赞叹之情,齐读第2自然段。真正的荷兰:自由“真正的荷兰”还是什么样的 (出示相关句子,生自由读文)过渡:碧绿色的低地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成群的骏马飞驰在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好像一幅画,仿佛一首歌,又宛若一首诗。①出示创编小诗,师生合作配乐读。②品读体会:从这如诗如画的诗句中,体会自由。(板书:自由)情感朗读,读出轻松自得的感觉。③骏马成群,飞驰而过。和前面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就是通过动态描写,呈现出牧场之国的粗犷之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这样自由!(3)真正的荷兰:安闲荷兰是群牛的王国,骏马的家园,也是其他动物的天堂。在这动物的天堂里, 都有什么呢 (出示第4自然段)创设情境,回环复沓读、体会安闲。(板书:安闲)教师小结:牲畜们平时成群结队生活在一起,现在整个牧场倒成了它们的王国,它们优哉游哉地生活,真是悠闲!怪不得作者再一次发出了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评价要点:通过自由读、默读、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读文,圈画出描写牛、马、羊等动物和表现荷兰牧场宁静的词句,说出作者眼 中“真正的荷兰”的特点。(二)聚焦“夜晚”,以文带写,体会宁静之美。真正的荷兰:安静过渡:白天的牧场令人向往。当夜幕降临,真正的荷兰又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第5自然段)①这段话描写了两个时间场景:傍晚和夜间。自己轻声读一读。(生自由读)漫步夜晚时分的荷兰牧场,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板书:安静)②从哪些词中感受到了牧场的静 (抓住“严肃沉默”等表示静的词,体会牧句的安静。)③这么静的牧场上有声音吗?声音从何而来?既然要写静,为何还写汽笛声”?同桌讨论交流:只是偶尔的汽笛声,用有声衬无声,更凸显了寂静。这里寂静得连远处的汽笛声都听得到,这恰恰说明牧场的寂静写法延伸:出示《山居秋暝》《鸟鸣涧》。这两首古诗和文章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板书:以动衬静)(完成评价任务一)评价要点:通过品词析句、查阅资料、全班交流,说出作者描写荷兰牧场宁静之美时运用的表达手法:以动衬静、一咏三叹,讨论交流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三、升华体验表达美1.质疑内容。为什么作者偏偏写了荷兰牧场呢 2.资料补充。这样的荷兰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3.升华情感,提炼方法。创设情境师生共读,总结写法“一咏三叹”。(板书:一咏三叹)(完成评价任务二)学以致用创造美荷兰,是牧场之国,水之国,也是花之国。图文情境练笔:默读《国花品赏》(片段),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对《国花品赏》(片段) 进行改写。2.学生配乐改写。3.展示台练笔展示。4.课堂总结。评价要点:学以致用,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对《国花品赏》(片段)进行改写。板书设计:19.牧场之国牛群吃草 舒适骏马飞驰 自由 以动衬静家畜安闲 安闲 一咏三叹夜晚宁静 安静(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附1:课时助学单《牧场之国》助学单(第二课时)一、搜集资料走进美1.搜集有关荷兰的图片、文字、视频,用一句话说说荷兰留给你的印象。2.了解《牧场之国》的创作背景。卡雷尔·恰佩克是捷克著名作家,他在亲身经历了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到荷兰旅行,沿途看到秀美风光,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有感而发写下了《牧场之国》二、学以致用创造美默读《国花品赏》(片段),请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对《国花品赏》(片段)进行改写,练笔时可用上静态描写或动态描写,还可以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荷兰,是牧场之国,水之国,也是花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附2:对比阅读材料《国花品赏》(片段)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拖起了一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烈鲜艳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色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