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自主探究,讨论展示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导入010203目录课堂演练,适时评价04梳理归纳一词多义的现象;提高对词义的准确理解能力;培养随时对词语进行梳理的良好的语言习惯。探究出词义引申的规律;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拓展训练;避免以古律今,望文生义。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大家分三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问题的活动探究,并分别派代表讲解,其他组可作适当补充。最后进行总结评价。自主学习 活动探究1.活动说明2.活动设计活动一:探究一词多义第一小组:自主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找出文中一词多义的词,或找出所学课文或所知的一词多义的词。活动二:探究古今异义第二小组:自主阅读《醉翁亭记》,收集整理古今异义的词,或整理出所知道的重要的古今异义词。活动三: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第三小组:收集语文学习活动中最易以今律古、望文生义的词(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语言现象)。3.活动展示,预设生成第一小组成果展示(1)《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主要的一词多义现象:词 例句 词义使于“使”的本义是命令,引申为派人做事、差遣。引申为运用、使用(如:使贤任能)等。“于”是迂、纡的本字,本义是曲折。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受地于先王(从)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词 例句 词义(续表)徒以亦免冠徒跣(光着)徒,本义为步行。释义有步行、空、白白地、只等。徒以有先生也(只,仅)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着)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徒以有先生也(因为)“以”的本义是婴孩与父母相像,今用“似”代替。引申为连词,表示因果、并列、目的、承接等关系;引申为动词,当作,认为;使用,用;引申为介词,凭。词 例句 词义(续表)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愿终守之(代安陵国土)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成分的独立性)“之”的本义是“出”,象艸过屮(草木初生也),枝茎渐益大,有所之。(2)初中阶段一些重点字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词 本义 引申义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一首示子侄》)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田猎用的长柄网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全部(群响毕绝《口技》)蔓延生长的草丛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鄙毕薄(续表)词 本义 引申义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计谋(成语“束手无策”)两端之间距离大,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年长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策长(cháng)长(zhǎng)(续表)词 本义 引申义人为结束老人的生命(本义已消失)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两狼之并驱如故《狼》)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所以,因此(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故诚实、真诚诚心(帝感其诚《愚公移山》)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隆中对》)诚(续表)词 本义 引申义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观被高大土墩遮挡承当,承受(成语“当之无愧”)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将要(今当远离《出师表》)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值,正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抵挡(成语“锐不可当”)当(续表)词 本义 引申义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道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上枢密韩太尉书》)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开放(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发(fā)(续表)词 本义 引申义使护甲牢不可破(本义已消失)本来(固众人《伤仲永》)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安守,固守(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固第二小组成果展示:古今异义。(1)《醉翁亭记》中的古今异义现象。例句 古义 今义非丝非竹四时之景不同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之意不在酒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颓然乎其间者竹:管乐器时:季节发:开放意:情趣去:离开颓然:醉醺醺的样子竹子(词义发生转移)时间(词义发生转移)散发(词义发生转移)意思或愿望(词义发生转移)到,往(词义发生转移)颓废的样子(词义发生转移)(续表)例句 古义 今义野芳发而幽香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佳木秀而繁阴射者中,弈者胜香:香花开:消散晦:阴暗秀:茂盛、繁茂射:投壶,一种游戏芳香(词义发生转移)打开(词义发生转移)晦气,倒霉(感彩变化)美丽(词义发生转移)射击(词义发生转移)(2)其他的一些重要的古今异义词语。古义和今义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情况卑鄙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辞——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品质恶劣感彩发生变化博学广泛地学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博学而笃志(《论语》)学问广博精深词义发生转移从而从,跟随;而,而且——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连词词性发生转移(续表)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情况非常①意外事故(名词)——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②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很,大(副词)词性发生转移风流①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感彩发生变化(续表)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情况乖偏执,不驯顺,贬义词——行为偏僻性乖张(《红楼梦》)形容人听话乖巧感彩发生变化绝境与外界隔绝之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没有出路的境地词义发生转移可以可,可以;以,凭,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能够词义发生转移妻子妻和子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爱人(女方)词义缩小(续表)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情况学者求学的人,读书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有专门学问的人词义缩小所以①用来,靠它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②表原因的虚词——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此,因而词义发生转移作文写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词义发生转移第三小组成果展示: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1)望其项背还可以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词一般多用为否定意义的句子,如“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非……所能望其项背”。常误解成赶不上或比不上。(2)叹为观止好到了极点,常误当贬义词用。(3)明日黄花比喻为过时的事物,但总被写成“昨日黄花”。(4)不刊之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还被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常被误说成是“不能刊载的言论”。(5)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不能误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6)焉不能一味地当作句末语气助词来翻译,有时可能是兼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7)凯旋是“胜利归来”的意思,不能画蛇添足,在前面加上“胜利”。(8)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这是最常见的一种。(9)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不能误解成“犯错不改正”。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不能误解成“能歌善舞,表演水平高”。应是“众多的学子”。在“莘莘学子”前加“一大批”“许许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上“们”字,会造成词意重复的错误。也不能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如果用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10)长袖善舞(11)莘莘学子共有五种含义。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是表示“残、将尽”,如“春意阑珊”,意思是春天渐去渐远。四是指“凌乱、歪斜”,如“字阑珊,模糊断续”,意思是字迹凌乱。五是指“困窘、艰难”,如“近况阑珊”,意思是现在的情况不好,处境困难。不能将“阑珊”解释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12)阑珊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不能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是物,也不能将“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从而误解为“从大厅进人内室”。(13)炙手可热(14)登堂入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