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学 设 计How to read a poem授课类型:Reading教材版本:牛津译林版(2020)授课内容:选择性必修一 Unit 4 Reading: How to read a poem译林出版社 选择性必修 一 Unit 4 Reading-How to read a poem1.教材分析 What:本文是一篇关于如何读诗的演讲稿,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文学-诗歌”。 首先,听从你的耳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其次,像探索者一样走进诗歌;再次, 要有耐心,不要急于弄懂诗歌的每一个字词;最后,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在美。 作者通过演讲稿的形式,告诉听众如何理解和欣赏诗歌,目的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 的能力。 How:本文共六段,为典型的“总-分-总”结构。首段开宗明义,指出“诗歌是 音韵和意象的融合”;第二段至第五段是主体部分,结合节选的诗歌给出读诗和赏 析诗歌的四条建议。最后一段为总结,再次以“诗歌是音韵和意象的结合”这句话 开头,做到了与第一段首尾呼应,演讲者希望听众能够享受读诗的乐趣。文章结构 清晰、行文流畅、逻辑严谨。作者运用类比、设问、情态动词、复合形容词、非谓 语动词等写作手法,不仅让文本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而且能够激发听众的兴趣,增 强说服力。文章中 first, second,third,finally 等衔接词让同学们能够很快找到 段落主题句和明确段落大意。 Why: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从音韵和意象两个方面欣赏英文诗歌,领略诗歌的主题 意义和语言之美,鼓励学生学会从诗歌这一文学形式中汲取营养,从富有韵律的英 文诗歌中学习英语,在纯正英语的文学熏陶下感悟诗歌,最终提高文学素养。2.学情分析 同学们从小到大一直在体验诗歌的艺术魅力,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诗歌的 语言基础、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但是对于英文诗歌的欣赏一直在老师 的引导下进行的,本节课学习之后,同学们会认识到读诗的重要意义,掌握读诗的 方法,了解中外著名诗人和诗歌流派。我们有信心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提 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更深入地学习和探究诗歌,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3.教学目标 Through this period, Ss will be able to: 1. Language skills:read aloud and appreciate the poem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like images, sound and sense; talk ab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lecture transcript; interpret the four tips on how to read a poem. 2. Thinking qualities: analyse the writing techniques of this lecture transcript; appreciate a poem following the four tips; devolop Ss’ thinking capacity in terms of logicality, criticality, and innovativeness. 3. Learning abilities: participate in the various activities actively; enhance the interest in poetry; improve their autonomous and cooperative study abilities. 4. Cultural awareness: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famous poe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chools of poetry; understand Chinese and foreign poems; increase cultural confidence4.教学重点 难点 Ss can appreciate the poem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like images, sound and sense; Ss can interpret the four tips on how to read a poem; Ss can create a poem using the techniques.5.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与步骤 评价要点 时间与互动 模式初步体验经典英 文诗歌激发探究 诗歌的欲望。 Step1 Appreciation of a poem “A Red Red Rose” Questions: 1. What comes to your mind after listening 2. What is the theme 3. What is love compared to 4. Any figure of speech is employed 学生能够体会诗歌 的节奏和韵律,发 现修辞手法,感悟 诗歌主题。 CW/IW 4'设计意图:依托这首经典诗歌创设情境, 同时也为接下来文章中介绍如何读诗的第一条建议 “follow your ears”做铺垫。尽管这首英文诗歌中有不少苏格兰方言,但是不影响同学们在 赏析诗歌后对诗歌主题意义的理解。通过初步赏析和问题导入,激活同学们已知并激发读诗的 欲望,形成阅读期待。通过标题、语篇 标记词寻找主题 Step2 Read for structure 学生能够快速定位 如何读诗的有效信 CW/IW句来把握文章主 旨大意并理清文 章结构。 Lead Ss to pick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gh. 息并在此基础上概 括分析推断出读诗 的四个建议,此环 节锻炼了学生的 自 主学习能力。 7'设计意图:首先通过标题提示,根据语篇标记词迅速找出读诗的四个方法,即文章的主体部 分。然后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首尾段的对应关系,发现首尾呼应,再进一步梳理文章的结构 和重要信息。对于此环节中同学们一些把握不准的地方,通过设计一些填空和问题,帮助培养 和提炼学生梳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比如第一段同学们容易把第一句当成主题句,第二段同学 们也容易出错,认为应该提出的问题是 “what does it mean”。分段对读诗的每 个建议进行信息 加工和处理, 阐 释细节内容,让 学生带着任务阅 读,获取关键信 息,吸收内化语 篇所承载的主题 意义及内涵,最 后再带着这些建 议 赏 析 理 解 诗 歌。 Step 3 Read for details 1. Para. 2: ( 1) What aspects should you pay attention to when you read a poem alou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hythm and rhyme) (2) Appreciate the poem “Sweet and Low” and analyse sou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em. 2. Para. 3: 学生能够按段落依 次 梳 理 出 四 条 建 议,并结合示例诗 歌 从 “sound” 和 “ sense” 维 度 赏 析英文诗,学会分 析课文中的示例诗 歌 特 点 , 加 深 对 诗 歌的理解,完成从 理解到应用。 CW/GW/IW 16'( 1) List the basic questions asked when approaching the poem and think of the function of the questions. (2) Why were you an explorer in an unfamiliar landscape Why not in familiar landscape (3) Appreciate the poem “Caged Bird” and think about the images and theme of the poem. 3. Para. 4: ( 1) Compared to the poems that are easy to read,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the poems that are hard to understand Think about what you should dowhen you have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a poem. (2) Appreciate the poem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and find out the deeper meaning. 4. Para. 5:How to discover poetry’s true inner beauty 设计意图:主体部分通过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等有层次问题的导向, 引导学生思维 从低阶到高阶稳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推断、鉴别、评判等一系列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 比如第二段的重点就是通过分析和比较 rhythm,rhyme。从节奏及韵律等 sound 维度感受诗歌的 魅力,第三段通过两个有梯度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归纳出第二条建议重点是 images。再通过一 首示例诗歌的分析,加深对 images 的理解。第四段通过认识不同层次诗歌的区别,理解读诗 为什么要有耐心,然后进一步让学生知道对于难理解的诗歌应该怎么做,这也是给后面一个环 节再次欣赏诗歌做铺垫,即怎么从文本走向自己。第五段虽然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发现诗歌 的内在美,同学们找到问题答案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为什么读诗要放弃逻辑思维,为顺利过渡 到下一个针对此建议的问题的思考奠定基础。通过提出与文本 有关的深层次、 拓展性、开放性 的问题,不仅可 以理解作者的写 作意图, 而且对 于文本中读诗的 Step 4 Read for thinking Why is there no example of a poem provided to support the fourth tip 学生能够通过这个 问题的思考将四条 建议分类整合达到 对 文 本 的 真 正 理 解,提升了学生批 判 性 阅 读 思 维 能 力。 CW/GW/IW 4'四个建议更透彻 的理解。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内容、思考、解码,并与作者互动,与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 者的写作目的,达到评判性阅读的目的。这个问题的回答等于重新整合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通 过教师引导,层层拨开,学生理解了前三条建议是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有关,而第四个建议 强调读诗的重要性存在于诗歌带给我们的感受,即读诗应该持有的态度和期待两方面。所以最 后得出结论没有必要给第四条读诗建议例举具体诗歌。通过回顾读诗的 第三条建议再根 据此建议重新赏 析导入环节的诗 歌,播放这首诗 歌的歌曲版本, 这个环节学生进 行深度分析解读 诗歌。 Step 5 Read for applying 1.Review the third tip using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interpret, patience, set aside, remote, rewarded, constantly... 2. Lead Ss to come back to the poem “A Red Red Rose” appreci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and appreciate it again through the song of this poem to find its sound characteristics, images, figure of speech and deeper meaning of the poem. 学生能够在文本理 解后应用实践,达 到对文本内容的深 化和巩固, 学会更 好地赏析诗歌和深 度理解诗歌。 CW/GW/IW 5'设计意图:在第三条读诗建议的引导下,即读诗需要有耐心,读完第一遍后,可以把诗放到 一边,过段时间再重新读起。同学们再次赏析导入环节的这首诗歌,而且通过师生同唱歌曲版 本,通过另外一种赏析方式陶冶情操,同时找出诗中的音韵、意象、修辞、进一步深入理解主 题意义并为下一环节的创作诗歌做铺垫。根据所学诗歌特 点,模仿所学诗 歌创作诗歌,实 现输出语言、表 达思想、发展思 维、迁移创新、 促 进 学 习 的 目 的。 Step 6 Read for creating Try to create a short and simple poem to ____ you love and share it with the whole class. The topics can be: motherland, parents, teachers, friends, classmates... Evaluation form: 部分学生作品: 学生能够根据诗歌 特 点 有 效 模 仿 运 用,将读和听、说、 写融为一体,有效 提升了综合语言运 用能力。 CW/GW/IW 9'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属于文本拓展和延伸的迁移创新部分,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重要过程。 小组通过模仿已学诗歌的特点,合作进行创作,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达到育人的功能。 学生通过对诗歌特点的把握,结合自己水平创作诗歌。不同的作品均都可以反应出学生无穷的 创造力。这个环节反应出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出的作品是让人回味的, 有思想,有内涵。6.板书设计7.作业布置 1.Read the poems learned aloud and grasp the deeper meaning. (应用实践文本给出的读诗建议,更好地体会诗歌深层含义。) 2.Polish the poems created and share them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完善课堂生成地诗歌创作做到更好地迁移创新。)8.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较好地实现预定的课时目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整体梳理文 章框架并掌握读诗的四条建议。学生掌握了四条建议后学会赏析诗歌并尝试对诗歌 进行进一步思考。整体教学设计层次分明、层层深入,有一定深度。学生能在语篇 结构、语言特点、文本意义和作者态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发展思维品质、提高综合 语言运用能力。 亮点之处: 1.整堂课设计“主线引领” ,即如何读诗,再所有环节的设计遵循层次性和关联 性结合,成功避免走入“肢解文本,零敲碎打”的误区。不仅帮助学生激活阅读诗 歌已知,而且充分调动各种阅读策略,提取关键信息,分析作者观点,高效梳理并 有机整合文本内容,达到自己学会赏析理解诗歌层面上的应用实践和根据诗歌特点 创作简单诗歌的迁移创新。 2.整堂课设计成功开展有效的多元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作者互动、与 文本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高质高效教学效果。改进之处: 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将课堂评价活动 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学生呈现活动成果时,适度延时评价,并留出空间,促进学 生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通过活动收获成功和自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