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2.1《坚持依宪治国》教学 目标 1.政治认同 : 理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道德修养: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 3.法治观念 : 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 4.健全人格: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5.责任意识:增强宪法意识,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维护宪法权威。重点 根本的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难点 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 学 活 动(提示 :注明设计意图) 个人润色部分导入新课 材料导入: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观的制度要求。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思考问题:习近平主席强调的要维护宪法的权威,为什么如此重视宪法?我们又应如何做的? 设计意图:导入本节内容,直入主题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节 坚持依宪治国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 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 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0—2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宪法由哪几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哪些?其本质是? 2.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3.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5.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并自学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培养自学教材文本的习惯和能力 活动一: 宪法知多少:多媒体展示: 1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哪一天?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现行宪法是哪一部?请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初步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宪法的制定和普法上的重视,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引出课题 过渡:通过前面学习我们明白了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运行,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体现了宪法的本质就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体现,固然它也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而要治理国家首先要依宪治国,这和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分不开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新的学习征程。 环节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多媒体回顾宪法发展史和构成及主要内容:(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我国宪法是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教师指导学生展示自学内容 多媒体展示宪法规定内容: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等。 ★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等。 ★国家标志: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请学生做总结:(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 展示材料: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向宪法宣誓的意义在于哪里? (维护宪法权威。说明了宪法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设计意图:通过时事内容现实性的告诉并引发学生体会维护宪法权威的意义做法 思考: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多媒体展示:打虎成绩单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数据,2021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3.1万件,处分62.7万人,包括省部级干部36人,厅局级干部3024人。 2022年,新年伊始,中央坚持打虎,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永泽成为虎年首个落马的省部级官员; 以上官员的落马,表明了党纪国法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过渡:国家依法严惩腐败,给以追责就是在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有力,公权力不可滥用,就是在有力的维护宪法权威那么,我们应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想一想:我们应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学生结合教材自学展示成果后教师总结展示 可以通过大组讨论完善,达成共识。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自身)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环节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请学生展示自学成果:“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5.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教师利用多媒体法律体系知识树呈现重点点拨指导,通过比较方法认识区别和联系 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②宪法是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其他法律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其他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是“子法”5.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 5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①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问题。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切记:宪法不是一切法律的总和)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环节三拓展探究 1关于宪法作用的认识总结 还要结合教材第一课内容有概括内容做整合(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宪法通过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等) 2如何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可以从国家角度、公民角度或其他角度去分析) (例如国家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个人树立宪法至上,尊重、维护宪法理念,把宪法作为行动准则等) 设计意图:深化对宪法作用的上的认识,才能达到行动上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实施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感的落地,也为下一节课保障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这一课做好铺垫。 学生活动 :大组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当堂达标 1.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因为宪法( A ) ①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是根据其他法律来制定的 ④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坚持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B) ①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评判是否犯罪的专门法律 ③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国家和人民意志的体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表明(A) A.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C.宪法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 4.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该法第一条中规定:为了健全预备役人员制度,规范预备役人员管理,维护预备役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 B ) ①表明一切国家机关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②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体现出我国国家机构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体现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时间允许的话加上课时练相关练习题。巩固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小结 请学生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宪法的构成、内容及本质,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们要维护宪法权威。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板 书 坚持依宪治国 根本活动准则 (1)我国宪法的构成、主要内容、本质? (2)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3)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2、最高的法律效力 (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5)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与联系?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