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复习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复习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53张PPT。第七单元复习工 业 革 命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圈地运动 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共产党宣言》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标志:
(2)动力技术的革新: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引发了棉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工 业 革 命 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动力的革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运输业的革命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
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2.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业产生
(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并发展。)经济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思维提升工人的斗争与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人运动早期的工人运动,工人们会提出怎样的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结果: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历史意义:P63
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支持,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的学说或做法
有哪些共同之处?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探究活动: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都很美妙,为什么最终都破产了呢? 2、仅停留在道德层面,寄希望于富人的良心发现。3、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新社会的缔造者。1、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科学社会主义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1848年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封面巴黎公社的建立(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巴黎公社的性质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失败原因:
1、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内部出了奸细;
2、说明这一时期还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工人阶级不具备建立政权的条件。 德国统一普鲁士的优势 19世纪50年代普鲁士的重工业生产已占德意志地区的一半以上
普鲁士有当时欧洲最大的陆军
境内居民主要是日耳曼人
经济发达
军事实力强大
民族成分单一
奥地利普鲁士丹 麦法 国186418661870三次王朝战争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1、得:王朝战争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2、失:它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影响:
1.积极影响:德国的统一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消极影响:通过“铁血道路”完成统一,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给德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德国的崛起的原因1.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
2.统一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陆地属于法国人和俄国人,海洋属于英国人。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德意志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海涅 “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地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
——德国外交大臣 皮洛夫
这说明了什么?美国南北战争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
(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北方得不到
自由劳动力北方得不到原料、市场输出棉花、烟草等原料输入工业品英国南北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劳动力、原料、市场------根本原因林肯政府扭转战局的措施《宅地法》
Homestead Act《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1862年转折黑奴随时准备反抗人民的
广泛支持想一想:
北方为什么能
取得内战的胜
利?1、北方拥有强大的实力
2、林肯政府的正确领导
3、人民群众和黑奴的积极参加
4、战争的正义性美国内战的意义:(1)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3)为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的发展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华盛顿
林肯《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扫除了外部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内部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改革阅读课本,找出俄国两次改革的相关内容。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政治上: 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
的新思潮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直接原因)。可能性:亚历山大二世上台,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强制改革。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2、积极性: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3、局限性:
a.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农奴制残余,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远落后于欧美
c.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仍是封建君主制国家,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明治维新幕府时代,日本的等级身分制:天 皇 (傀 儡)将 军大 名武 士农 工 商士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日美亲善条约》政治:废除旧体制经济:发展新经济社会生活:倡导“文明开化”军事:建立新军队明治维新的措施如何认识评价明治维新?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积极:(1)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成为民族独立国家。消极:㈠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殖民扩张与
民族解放运动欧洲三角贸易示意图非洲美洲出程纺织品
果酒
烟草制品
杂货中程黑奴归程棉花 蔗糖
烟草 矿产品三角航程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
获利100%~300%。想一想:三角贸易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从欧洲、美洲、非洲来思考;
从殖民者、殖民地方面思考)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1.大发横财
2.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黑人奴隶为美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1.丧失近亿精壮劳动力
2.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3.阻止其文明的发展  欧洲殖民者的资本原始积累是
建立在对殖民地掠夺基础上的。殖民国家来说:掠夺财富--转化为资本
--欧洲兴旺发展殖民地人民来说:灾难---贫困落后掠夺
屠杀
贩奴如何评价早期殖民主义?北美南美拉美独立战争 委内瑞拉阿根廷玻利瓦尔圣马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智利秘鲁胜利巴西1822年独立殖民统治经济掠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南美独立战争玻利瓦尔  玻利瓦尔是杰出的民族英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胜利后,玻利维亚国家用玻利瓦尔的名字来命名。“南美解放者”英国征服印度英国工业强国印度殖民地征
服掠夺推
进沦
为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大的科技发明:发电机西门子1866德国电动机格拉姆1870比利时电灯泡等爱迪生1879美国内燃机卡尔·
本茨等19世纪
80年代德国飞机莱特兄弟1903美国有线电报莫尔斯美国有线
电话贝尔19世纪晚期美国无线
电报马可尼19世纪晚期意大利阅读表格,你能获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信息?1、优点: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产品的数量,实行这种制度简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可降低生产成本。
2、缺点:劳动强度增加,因此学生的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流水线。
请谈谈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看法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史蒂芬孙发明了
蒸汽机车……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贝尔发明了电话……英国美国、德国纺织、冶铁、
采煤、交通运输电力工业、化学工业
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综合探究七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概念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弊打谷机.割草机.收割机等机械设备。
化肥取代了以粪肥为代表的普通农家肥料。→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大批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和工厂谋生,农民数量大大减少。→工业革命后相对工业而言,农业开始退居为社会生产领域中的次要地位。→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 三大产业是怎样划分的?手工业归属于哪一产业,为什么?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机器工业(工业)。
第三产业:在工业、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行业。手工业归属于农业,因为它是手工劳动,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的文明不断的进步.另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带来了工业污染和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城市病”.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弊:利:1.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1.人口过于集中,居住条件恶化。2.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人类文明得到发展。
……2. 污染严重,交通拥挤。3.失业人口增加。4.犯罪率高。
……讨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