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线段、射线、直线各有什么特点?知识回顾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2. 体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 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王庄到李庄有三条路,哪条路最近?从图中可以看出第②条路最近,因为这条路是直路。也就是说:①②③王庄李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用刻度尺可以测量线段的长度。交流与发现在图中,用刻度尺量得线段AB的长度为3厘米,因而A, B两点间的距离为3厘米。AB图1-293厘米两点之间连线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用刻度尺可以测量线段的长度。如图,你会比较两只铅笔的长短吗?你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怎样比较?1.叠合法2.度量法29cm29cm与同学交流(1)度量法以6页图5-10中的线段AB和CD比较为例,用刻度尺量出长度,就可以比较。阅读课本 6 页比较AB、CD两条线段的长短的方法是:(2)叠合法:步骤有三(如下图):将线段AB的端点A与CD的端点C重合.※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线段AB与线段CD叠合※若端点B落在D内,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 .若端点B落在D外,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 .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作 .※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可以将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如图,比较点A,B和C两两之间距离的大小。ABC1可以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从数量上比较。析:ACBA①先作一条射线l;②在射线 l上依次截取AC = a ,CB=b。2、已知线段a、b,作一条线段AB,使AB=a+b.bCabB所以AB=a+b.作法:laAl①先用直尺作一条射线l;②在射线l上截取AD = b;3、已知线段a,b(b>a)作一条线段AC,使AC=b-a。abCbD所以AC=b-a。作法:a在线段AD上截取DC=a。4、如图1-35,要把一根条形木料锯成相等的两段,应从何处锯断?如图1-36,如果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 那么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这时AM=BM=1/2AB AB = 2AM=2BMMBA图1-36图1-35可以用刻度尺画出一条线段的中点。做一做当堂达标见导学案当堂达标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数学(下)导学案(第五章)5.2 比较线段的长短【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2.体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课前学习】学习任务一:复习回顾线段、射线、直线各有什么特点?请写出来.学习任务二:如图,从小明家到小颖家共有三条路,小明为了尽快到小颖家,应选择第______条路,理由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学习任务三:认真解读教材5-7页内容,尝试完成下列问题:1.两点之间_______的 长 度 叫做两点间的距离.2.如图:点B把线段AC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点B就叫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段AC的 ,这时,有AB_______BC, AB = BC =___AC, AC = __AB = __BC.21教育网3.比较右图中二人的身高,我们有两种方法.一种为直接用卷尺量出,另一种可以让两人站在一块平地上,再量出差.这两种方法都是把身高看成一条_______.(直线;线段;射线选其一)方法(1)是直接量出线段的_______,再作比较.方法(2)是把两条线段的一端_______,再观察另一个端点.4.如图,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B.【当堂达标】1.(2分)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道理是 .2.(2分)下列可以比较长短的是( )A.两条射线 B.两条线段 C.两条直线 D.直线和射线3.(2分)如右图,已知线段AB,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1)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2)反向延长线段AB到D,使AD=2AB.4.(4分)如下图,已知直线上顺次三个点A、B、C,已知AB=10cm,BC=4cm.(1)如果D是AC的中点,那么AD= cm.(2)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MD= cm.(3)如图,AB=AC-( ), AM+MB=AD+ ( )【课后巩固】1.如右图,AB+AC﹥BC,其理由是 . 21cnjy.com2.学校要举行广播操比赛,要求4列纵队,每队10人,每队前后同学之间相距1米,那么每列纵队长是 .21·cn·jy·com3.已知点A、B、P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等式①; ②; ③; ④中,能判断点P是线段AB的中点的个数有( )个.www.21-cn-jy.comA.3 B.2 C.1 D.04.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等于( )A.11cm B.5cm C.11cm或5cm D. 8cm或11cm2·1·c·n·j·y5.如图,线段AB=8cm ,C是线段AB上一点,AC=3cm,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来源:21·世纪·教育·网】第3题图第4题图第1题图第5题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2 线段的比较与作法.ppt 5.2比较线段的长短.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