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馆中的陈列机器
钢铁时代的杰作、巴黎的标志 ——埃菲尔铁塔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生产方式
生产动力
----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由人力、畜力(自然力)到蒸汽力、电力
工业革命的概念
PART 01
工业革命的背景
为何工业革命首发在英国?
“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政治:
光荣革命后,君主立宪制建立,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查理一世被处死
英国下议院
英国光荣革命后……新的政府推出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直接干预经济,促使一种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现代化环境的形成。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证了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驱 赶
供 给
英国制呢业发达,对羊毛需求激增
养羊
农民
资产阶级、新贵族圈占公田,将其变成私田
离开土地,成为雇佣劳动力
牧场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2、国内条件(圈地运动P59历史纵横)
农业资本迅速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
——崔连《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3.对外方面: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注:到1800年,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达1130万平方公里,超过本国领土的46倍以上。
18世纪末,世界列强殖民地分布图
三角贸易
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牛顿(英国)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4.技术方面
(1)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2)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技术改进。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为什么英国要开展工业革命?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5、必要性: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刺激了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已不能满足。
1.政治方面:英国“光荣革命”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2.国内: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3.国外: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4.技术方面
(1)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
(2)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5、必要性: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小结:工业革命的背景
PART 02
工业革命的进程
20世纪初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深入发展
工业革命扩展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后期
18世纪后期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开始:棉纺织业
1733年
“飞梭”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1768年
水力纺纱机
1779年
骡机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提高织布速度
纱细而易断
纱粗而结实
纱细而结实
受地理限制
开始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1771年,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厂
---近代工厂的开端
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近代工厂的开端,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的确立
工场:是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进行生产的场所,其特点是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手工生产。
工厂:是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相同点: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771年,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厂
---近代工厂的开端
3、动力革新
蒸汽机的意义:
1782年 瓦特改进蒸汽机
①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②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③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富尔顿发明汽船
史蒂芬孙 蒸汽机车
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9世纪中叶,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4、完成: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是英国最强的“日不落帝国”时期,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顶尖、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为了展示英国的昌盛和强大,第一次万国博览会(水晶宫博览会)于1851年在伦敦开幕,成为当时的举世盛事。
辉煌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年~1851年)
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年)
工业革命的扩展(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
英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俄国
德国
英国——欧洲——北美
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
1、背景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斯德《世界近代史》
政治: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国的普遍确立;
经济: 工业革命后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需求进一步扩大;
科学: 自然科学理论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19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2、成就
1877年爱迪生发明电灯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70年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美]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德]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煤气内燃机
①动力: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交通: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③新兴产业:化学工业兴起、石油化工业发展
④旧产业部门焕发新的活力(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钢铁时代”
“钢铁时代”的标志性建筑物埃菲尔铁塔
2、成就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完成表格,并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
发明者 工匠、技师 科学家、工程师
发明来源
重点部门
标志时代
国家范围
生产实践的总结
自然科学成果
棉纺织-动力-交通
电力-内燃机-交通-新兴-传统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钢铁时代
美国和德国最突出,多国同时发生
从英国扩展到其他国家
(德、俄、日19世纪中期开始)
重化工业开始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两次革命交叉进行
规模大
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而是深入发展
速度快
范围广
3、特点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PART 03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世界工业增长指数(以1913年为100)
时间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指数 9 13 20 26 41 59
1、生产力:
生产力大发展,经济繁荣
商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和农业变革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变革:
手工工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
《参议院的老板们》
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建立,垄断组织出现。
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工业(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
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
【垄断组织】大企业之间为了控制生产、价格与市场,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垄断
生产力发展
获取了高额利润,阻碍了竞争,也导致了某些停滞和腐败。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 在英国煤矿中工作的童工(绘画作品)
▲ 宪章运动的中工人游行请愿情景(绘画作品)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1841年与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3、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材料一:以往城市的规模取决于周围地区所能生产的粮食数量。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因而,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工业革命后,人们的日常休闲逐渐远离宗教生活,礼拜目的宗教活动逐渐被全新的周末度假旅游代替;日常阅读的书籍也由原来的以宗教书籍为首选变成了以阅读报纸、通俗小说等为主;与原来到教堂做祷告相比,到酒吧喝酒、观看体育比赛,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更加吸引人。……原来只有贵族才能享受的休闲生活也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到19世纪,英国人的休闲生活已经与整个商业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赵虹《工业化与英国休闲生活的转型》
①城市化进程加快; ②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③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④女性地位提高
⑤人口明显增加
《英国通史》:“……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4、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5、负面影响:
问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
解决: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欧美各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社会福利制度兴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53年,黑船事件
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肆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开始交融
殖民掠夺
武力侵略
商品输出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
最终形成
初步形成
逐步扩展
开始形成
亚非拉国家
被迫卷入世界市场,同时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各国经济空前繁荣。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管理日益科学化;出现垄断组织
(3)社会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推动欧美各国相继进行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人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4)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改善;体育与文化发展;女性地位提高,女权主义逐渐兴起;人口增长;价值观念的转变……
附:思想领域:产生自由主义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出现。民族主义
(5)负面影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城市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社会问题出现。
(6)世界格局:改变世界面貌,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小结
(7)国际秩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崛起)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一战”)
课堂小结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
工业革命的背景
(为什么首先在英国)
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业革命的影响
政治
经济
科技
第一次工业革命
成就
特点
扩展与完成:机器制造机器
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成就
特征
深入发展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