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中国近代史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视频导入:乘风破浪开新局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目标导航知识结构一、中国梦宏伟蓝图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开启新征程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一、中国梦宏伟蓝图一、中国梦宏伟蓝图1、提出: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习近平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教学视频: 中国梦·我们的梦2、“两个一百年”目标(1)第一个一百年:1921-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第二个一百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史事中共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材料研读回顾历史,想一想: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提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材料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中、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 吻合的,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 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初期内涵:[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小康社会发动机—改革稳压器—法治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火车头 —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史事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的指引下,我国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国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近年来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圆了许多人的“安居梦”。全国统一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相关史事在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2013—2014 年,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范围内展开,有力整治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 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2、发展完善:2020年演化为:[1]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依法治国;[4]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史事: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教学视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三、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表现:[1]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3]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4]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教学视频:数说新时代-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相关史事“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涉及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2013年以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个自贸区相继成立。在自贸区内,对外贸易变得更加自由和便利。自贸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在国内的重要支点。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2、意义: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四、开启新征程四、开启新征程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1)时间:2021年7月1日(2)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奋斗目标迈进。2、中共二十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识拓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实现此目标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引起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积极而深远。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1.2015年,我国开始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侧对宏观经济做出调整。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出现了“需求侧管理”一词,2022年指出“总需求不足”。党和国家对总体经济的研判和调整反映出( )A.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国内国际经济运行面临着巨大压力C.新发展理念得到全社会的贯彻落实 D.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作出重大变革【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不同时间,我国针对国情不同进行经济调整,体现了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内外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或发展方向做出重大变革,排除BD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统称为新发展理念,材料中没有体现其内容,排除C项。故选A项。夯实基础2.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作出指示,要“把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贯穿办奥工作全过程”,总书记的指示重点体现了( )A.新发展理念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答案】A 【详解】从“‘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书记对冬奥会筹办工作的指示,重点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A项正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C项;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同样与题意表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夯实基础3.2022年5月5日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共青团中央抖音公众号发表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视频。网友留言:“我已经不是团员了……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党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是( )A.建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B.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一,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夯实基础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打虎”零容忍,“拍蝇”不手软,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453人。这是为了(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打虎”零容忍,“拍蝇”不手软,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453人。”可知,强调的是党内的纪律,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荐依法治国,排除ABC项。故选D项。中国近代史谢 谢!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