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兰亭集序》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兰亭集序》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兰亭集序
作家介绍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说321年—379年) ,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
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书为后代学书者所崇尚,尊为“书圣”。
兰亭聚会
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最终二十六人留下《兰亭》诗,王羲之作四言及五言诗各一首。众人之《兰亭》诗汇成诗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这便是有名的《兰亭集序》。
一聚千古
兰亭聚会
聚会时间: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
聚会地点:会稽郡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
聚会形式:流觞曲水、饮酒赋诗、修褉祓除、畅叙幽情
一聚千古
参与人员: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王凝之、王玄之、王蕴之、王丰之、王肃之、王彬之、王涣之、徐丰之、曹茂之、曹礼、曹华、孙绰、孙统、孙嗣、谢安、谢万、谢瑰、谢腾、谢绎、郗昙、庾友、庾蕴、魏滂、桓伟、羊模、孔炽、后绵、刘密、虞谷、虞说、任儗、袁峤、华茂、劳夷、华耆、卞迪、丘髦、吕本、吕系。
兰亭聚会
作为东道主,王羲之七个儿子中有六个儿子参加,即长子王玄之,次子王凝之,三子王涣之,四子王肃之,五子王徽之,七子王献之,只有六子王操之没来。王羲之一门占与会人数的六分之一,这当然是因为王羲之是这次集会的东道主有关。最小的儿子王献之这一年只有10岁。
一聚千古
兰亭聚会
赋诗组: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徐丰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作四言诗、五言诗各一首;王丰之、王元之、王蕴之、王涣之、郗昙、华茂、庾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曹华、桓伟等十五人,或四言诗,或五言各作一首。
罚酒组:王献之、谢瑰、卞迪、卓旄、羊模、孔炽、刘密、虞谷、劳夷、后绵、华耆、谢藤、任凝、吕系、吕本、曹礼等十六人,因未赋诗而各被罚酒三杯。
一聚千古
兰亭聚会
兰亭风光
兰亭聚会
流觞曲水图
兰亭聚会
流觞曲水图
欣赏“兰亭序帖”
兰亭序贴
兰亭序帖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今浙江省绍兴市兰亭镇)盛游之事,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其书法,认为《兰亭序》是“尽善尽美”之作,死后将它一同葬入陵墓。现传《兰亭序》之真伪,曾有过大争论,几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但是《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却是一致公认的。宋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
欣赏“兰亭序帖”
一、二段
内容评析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朗读(唱)此两段。
2.解释文段中红色字词。
一、二段
内容评析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永和九年这次聚会,给人的感受如何?请用一个字评价。

1.美景之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人事之乐。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三段
内容评析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解释文段中红色字词。
三段
内容评析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这段文字,写出了聚会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字评价。

痛之原由:
1.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3.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死生亦大矣。
四段
内容评析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解释文段中红色字词。
四段
内容评析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用一个字来形容这段文字感情。第四段文字作者表达的情感与第三段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
第三段:
1.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死生亦大矣。
第四段: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四段
情感梳理
从整个文章看,作者有着怎样的情感起伏变化?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乐—痛—悲
文化常识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永和:是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十二年。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
癸丑:天干地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六十年一循环。故有“六十一甲子”的说法。
(2)暮春之初
暮春:指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也叫“季春”。古代用孟、仲、季表示月份的次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每季的最后一个月。(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禊:是一种风俗祭祀。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改为农历三月三日),游于水滨,举行祭祀、沐浴、采兰等活动,以消除不祥。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4)引以为流觞曲水
流觞曲水:指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字词归纳
1、通假释义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2、古今异义
(1)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如:或取诸怀抱。 今义: 抱在怀里。
(2)信
古义:指实在。如:信可乐也。今义:指书信。
(3)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义:文雅。
字词归纳
(1)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觞一咏(觞:喝酒)映带左右(带:环绕) (2)动词活用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3)动词的使动 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6)数词的意动用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7)副词活用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情境默写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 ”。(2)《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两句相似的感叹: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批评: 。(5)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其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 ”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6)《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情境默写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两句相似的感叹: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批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其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之景描绘出来。(6)《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