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升初易错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坚劲(jìnɡ) 魔鬼(mó) 柏林(bé) 一水间(jiān)B.汤匙 (shi)和药(huó) 花圃(pǔ)藏戏(zànɡ)C.燕山 (yàn) 蓄养(xù) 可恶(wù) 搅拌(jiǎo)D.点缀(zhuì) 参差(cī) 颓废(tuí)正月(zhēnɡ)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钧一发之际,消防员勇敢地冲进火海,抱出了小孩。B.如今听说事情已经被解决了,他顿时喜出望外。C.某地发生了一起警匪枪战事件,罪犯被当场击毙,真是死得其所。D.虽然电话里没有具体说家里出了什么事,但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3.依次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分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④③①② B.③①④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4.下列对事物的描写表达出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B.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青草香,轻轻一闻,满腔的绿意沁人心脾。C.天空灰蒙蒙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整个世界密不透风,压抑沉闷。D.春雨“叮咚叮咚”地下着,像细丝,像银针,又像钢琴家弹奏的动人的乐曲。5.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匆匆( ),任何人也无法( ),我们只有( )当下,才能让生命( )光彩。A.流逝 挽留 珍惜 绽放 B.逝去 遮挽 爱惜 绽放C.流淌 挽留 珍惜 盛开 D.流逝 遮挽 爱惜 盛开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项是( )A.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B.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D.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二、填空题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1)秋天是一盒yán liào( ),它把zhuāng jia( )染成了五颜六色。(2)yuān yāng( )和qīng tíng( )都离不开水。(3)我们可以píng yōng( ),但不可以lǎn duò( )。(4)他心里有个gē da( )没有解开,一直在小路上pái huái( )。(5)为了dǐ yù( )敌人的猛烈进攻,他壮烈xī shēng( )了。8.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 )七八碎 ( )灯结彩 能歌( )舞 ( )心所( )( )然不同 开山( )祖 ( )堂大笑 ( )哉( )哉(1)画“——”的词语属于ABCB式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2)从以上词语中选择一个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对联内容写出科学家的名字。杏林国士昔日仗剑驱非典,华夏北斗再度临危战新冠——( )隐匿田园两耳不闻名利事,依约耒耜一心只为稻花香——( )10.日积月累(1)春归何处?_________。若有人知春去处,________。(黄庭坚《清平乐》)(2)《三字经》中说明勤奋苦读的句子是_________,锥刺股。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像《弟子规》中所说的勿自暴,_________。(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_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服务》)(4)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很多,如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烘托了春节的欢快气氛;踏青郊游、扫墓祭祖之时,我们又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的诗句;“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让我们仿佛看到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情景;“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述说中秋佳节之夜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___”的诗句写出了重阳节的习俗;韩翃的七言绝句“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也是对寒食节日习俗的描绘。(5)五谷稻、麦、黍、菽、稷中的“稷”指的是____________。(6)胤恭勤不倦,_________。三、语言表达11.口语交际,请将正确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快乐读书吧”活动中,老师鼓励大家积极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品,你打算向同学们推荐哪本书呢?(1)我推荐的书籍是 《______________》 。(2)我推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按要求写句子。(1)报春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江北、江南的山川和田野。(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有缺点也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用关联词合并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阅读《北京的春节(节选)》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13.元宵节吃汤圆: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B.烘托出元宵节的欢乐气氛C.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D.说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15.认真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认真阅读短文,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表格时间 人们的活动 详略安排 表达作用正月初六 _______ 略写 这样写的好处: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春节结束 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步有多远①人的一步很有限,上前一步,不上前或退后一步,粗看并无多大差别。可生活就是这么有趣,许多时候,上前一步便与不上前一步大相径庭。②君不见,垃圾箱附近遍地是垃圾,痰盂周围尽是痰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正表明,有为数不少的人,缺少了上前一步的素质?把垃圾倒在垃圾箱外,把痰吐到痰盂周围,虽然也有了讲卫生的意识,可惜只因少上前一步,便前功尽弃了。③公共汽车前还有另外一种上前一步的现象:本来,排队候车,长龙静卧,但车一到,总有人抢前一步。只因为这一步上前,便惊扰了“卧龙”,破坏了秩序,争先恐后的拥挤,导致了汽车门口的“喉梗阻”。这种做法不文明姑且不论,单说速度也远不及鱼贯而入了,而挤到车上的人,却又往往懒得更上前一步,以至于公共汽车每每出现门边挤,密不容针;里面空,疏可走马。在这里,抢着上前与不上前一步,正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某些人心理的畸形,映照出市容的病态,多么值得咀嚼的一步呀!④在荣誉□危险□责任□义务等方面□上前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战场上,有跃上一步,舍生取义的英雄;也有后退一步,心惊胆裂的孬种。今有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的高风亮节者;亦有争名夺利,步步进逼的卑私之徒。面对偷盗、抢劫、行凶的歹徒,有人上前一步,堵住了罪犯;有人后退一步,放走了罪犯。⑤一步虽小,却往往见出风格、精神、品貌。关键时刻小小一步,更是意义重大。竞技场上,一步之差,常有天壤之别;人生路上,一步之错,往往终身遗恨。珍重脚下,走好“这一步”马虎不得哩。17.在第④段的 “□”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8.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大相径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许多时候,上前一步便与不上前一步大相径庭 。”作者为了说明“大相径庭 ”,举了两个事例,请你对这两个事例加以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你读后有什么感受或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2.根据语境,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②孰为汝多知乎?( )23.借助文言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理解其它词语的意思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汤: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请写一个与“赴汤蹈火”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__24.在《两小儿辩日》中,第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自然段分别写出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他们是从哪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自己的观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书面表达25.习作表达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革命岁月里,许多先烈用言行捍卫自己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心愿;建国立业时,那些领袖伟人用服务大众、鞠躬尽瘁的精神支撑起全民族的心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请你选择合适的材料把自己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具体、明白地写下来,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500字左右(不能写成诗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柏林(bé)——柏林(bó),意思是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一水间(jiān)—— 一水间(jiàn),意思是一条江水在中间隔开。B.汤匙 (shi) ——汤匙 (chí) ,意思是餐具。舀汤的小勺。和药(huó) ——和药(huò) ,意思是调制药物;调和药物。C.燕山 (yàn)——燕山 (yān),意思是山脉名。D.正确。故选D。2.C【详解】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A.千钧一发:也说一发千钧。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丝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B.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C.有误,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是褒义词。在本句中说罪犯“死得其所”用词不当。D.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故选C。3.B【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首先研读材料,知道这道题是根据四季特点写的一组排比句;其次理清思路,了解四季的特点,如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夏季是多雨的,万物生长迅速的季节,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冬季是白雪皑皑的季节;再次,根据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句子,春日踏青,绿茵遍野透出一股清新,所以第一个空应该选择③。夏日听雨。雨是千丝万缕或有时似瓢泼,雨中的一切朦朦胧胧,所以第二个空选择①。秋日看花,花叶相辉,不免让人想起秋天美丽的红枫叶,秋天天气也随着转凉,所以第三个空应该选择④,冬日看雪,雪是洁白无瑕的,所以最后一个空应该选择②。故排序为:③①④②。选B。4.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表达情感的理解能力。A.“微笑”“欢唱”体现了人物愉悦的心情。B.“淡淡的青草香”“沁人心脾”体现了人物愉悦的心情。C.“灰蒙蒙”“黑沉沉”“压抑沉闷”体现了人物苦闷压抑的心情。D.“叮咚叮咚”“动人”体现了人物愉悦的心情。C选项与其他三项表达的情感不同,故选C。5.A【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流逝:(动)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挽留:(动)请要离去的人留下来。珍惜:(动)珍重,爱惜。绽放:(动)(花)开放。逝去:过去:消逝。遮挽:拦阻挽留。爱惜:(动)爱护珍惜。流淌:(动)液体流动。盛开:(花)繁盛地展开。结合词义,可知,形容时光的匆匆,应选:流逝;形容人们无法留住,应选:挽留;我们只有活下当下,应选:珍惜;让命放光彩,应选:绽放。故选:A。6.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使用。B.比喻。把八千多的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一滴水。C.排比。“……的时候”连用,构成了排比句。D.拟人。将“太阳”拟人化,赋予了人特有的特征——脚,挪移。7. 颜料 庄稼 鸳鸯 蜻蜓 平庸 懒惰 疙瘩 徘徊 抵御 牺牲【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稼、鸳鸯、蜻蜓、庸、疙瘩、御”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8. 零 张 善 随 欲 截 鼻 哄 优 游 骑马找马 小明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学习成绩优秀,真是个百里挑一的人才。【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识记与运用。零七八碎:形容又零碎又乱。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能歌善舞:指很擅长唱歌和跳舞,多才多艺。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哄堂大笑:指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优哉游哉:形容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样子。(1)ABCB式的词语有:一动不动、出尔反尔、将心比心、应有尽有、人云亦云、倚老卖老。(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造句。要根据词语的特点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造句。注意语境的完整与连贯,不要有错别字,语句要通顺。如:张灯结彩:这里张灯结彩,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大家正在忙着准备年货。9. 钟南山 袁隆平【详解】本题考查科学家的识记。“杏林国士昔日仗剑驱非典,华夏北斗再度临危战新冠”说的是17年前,“非典”疫情迅速蔓延,钟南山冲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最前线,2020年钟南山又冲在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最前线。故填上科学家名字“钟南山”。“隐匿田园两耳不闻名利事,依约耒耜一心只为稻花香”说的是袁隆平院士献身科学、一生致力杂交水稻研究,帮助人们解决吃饭问题。故填上科学家名字“袁隆平”。10. 寂寞无行路 唤取归来同住 头悬梁 勿自弃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春风送暖入屠苏 路上行人欲断魂 牵牛织女渡河桥 今夜月明人尽望 遍插茱萸少一人 轻烟散入五侯家 小米 博学多通【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古诗、现代诗和重点文章内容的背诵、理解。此类题目一定要将课本内容背熟牢记,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在背诵正确的前提下也要书写正确。(1)“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清平乐》,全诗为: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2)《三字经》中说明勤奋苦读的句子是“头悬梁,锥刺股”,《弟子规》中说人遇困难时不要自暴自弃的是“勿自暴,勿自弃”。(3)本段出自课本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原文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全诗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全诗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全诗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5)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其中“稷”指“小米”。(6)“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出自文言文《囊萤夜读》,全文为: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1. 鲁滨逊漂流记 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困难不畏惧的书。 书的主人公鲁宾逊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和坚强毅力,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详解】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推荐一本你喜欢的名著即可,好书推荐理由:可以从内容、感受、启迪方面入手。顾名思义,好书推荐理由就是让你说明一下,你为什么要向他人推荐这本书,其实如果我们读了一本震撼心灵的好书的话,是很想向他人推荐的,写书的内容,再写读过的感受与震撼,再写读此书的意义,最后呼吁一下这本书的必读之处。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十九世纪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海伦·凯勒一生中只有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她虽然是个瞎子、聋子,但她不怕困难和挫折,努力跟莎莉老师学习,和困难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以自己的故事为原型,写出了给人立志、永远学习、经久不衰的世界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本书讲了作者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她写这篇自传,是因为海伦·凯勒看不到多姿多彩的世界。她幻想:哪怕老天只给她三天光明,她会加倍珍惜,充分利用这三天时间,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 读这本书,还可以使我们懂得更多的道理,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和生命。12. 大雁飞过山川和田野。 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找的,他帮不了我的忙, 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难道长城在世界历史上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有缺点也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详解】本题考查缩句、改转述句、改双重否定句、改反问句、合并句子。(1)本题考查缩句。缩句的方法:1.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2.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3.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4.删去数量短语。5.句中否定词不要去。6.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就可迅速地缩句。注意缩句时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缩句后仍是一个句子。缩句后为:大雁飞过山川和田野。(2)本题考查改转述句。改写时,掌握“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做题时,把说话内容中的“我”改为“他”,再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前、后引号即可。改后句子为: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找的,他帮不了我的忙,(3)本题考查改双重否定句。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 一找: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二换: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e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绝对”等词语,三删: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特别”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四查: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根据方法,原句改为:这件事我不得不做。(4)本题考查改反问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根据方法,改为:难道长城在世界历史上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5)本题考查合并句子。读两个句子可知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因为 所以。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有缺点也不怕别人批评指出。13.团团圆圆 14.D 15.这些词语都表达了“都、全部”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会使语言的表达更丰富、更多样 16. 铺户开张 放鞭炮 详略安排得当,这样更能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的重点,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正月十五 赏灯 放花炮 详写 正月十九 略写【解析】13.考查了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吃汤圆的寓意: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14.考查了对写作方法的辨析。ABC说法正确。D.有误,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并不是说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而是通过对人们过元宵节的描定民,突出元宵的热闹与快乐。故选D。15.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从“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可知,“一律”“清一色”“都”表示的意思基本相同,在同一个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避免了重复出现相同词语,使句子更鲜活,更具文采。16.考查了根据语段内容填空的能力。从“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可知,正月初六的人们的活动是简单描述,这是略写;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可知,正月十五人们赏灯这是详细描写;从“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可知,正月十九的春节结束后,这是略写。文中略写了正月初六及正月十九,详写了元宵节,这样写的好处详写的内容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令读者印象深刻。17.、 、 、, ,。 18.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19.1.垃圾桶箱、痰盂前因少上前一步而前功尽弃。2.公共汽车前因抢前一步,破坏了秩序,造成了拥挤。 20.对比,让人感受到抢着上前和不上前一步造成的结果,让不同更加鲜明。 21.我们要走好人生每一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踏踏实实,遵守文明礼仪。【解析】17.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读句子可知,荣誉、危险、责任、义务是并列的词语,因此之间使用顿号,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话未说完,因此用逗号,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因此用句号。18.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联系第一自然段人的一步很有限,上前一步,不上前或退后一步,粗看并无多大差别。可生活就是这么有趣,许多时候,上前一步便与不上前一步大相径庭。可知,大相径庭的意思是: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19.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从第二自然段可知,写的是垃圾桶箱、痰盂前因少上前一步而前功尽弃。读第三自然段可知,写的是公共汽车前因抢前一步,破坏了秩序,造成了拥挤。2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读句子可知,作者写了公共汽车门边密不容针和里面疏可走马的情况,两种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抢着上前和不上前一步在成的结果,引发读者的思考。21.本题考查文章主旨。从第五自然段:一步虽小,却往往见出风格、精神、品貌。关键时刻小小一步,更是意义重大。珍重脚下,走好“这一步”马虎不得哩。可知我们要走好人生每一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踏踏实实,遵守文明礼仪。22. wéi wèi 23. 热水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液 奋不顾身 24. 二 三 他们是从形状和温度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解析】22.结合句子意思理解加点字的意思。“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意思: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孰为汝多知乎?”意思: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可知读音。①为:是。故应读wéi;②为:认为。故应读wèi;23.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句子意思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①汤:热水;②赴汤蹈火:面对滚烫的热水、炽热的大火,也敢往里走。比喻不畏艰险,奋不顾身。24.考查了概括段意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一儿曰:‘我以日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可知。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而中午离人近。第一个孩子是从视觉角度,以太阳的大小为依据。第二个孩子从触觉角度,以人们对阳光的感受为依据。【点睛】参考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25.范文:我的心愿 终于放学了,经过了一天的学习,我拖着沉重的身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刚一到家我就像一滩烂泥似的趴在了地上,用撒娇的口气叫着:“妈妈,我回来了,饭怎么还没好?” 听见我的呼唤声,妈妈就飞似的跑了过来,拎起了我那沉重的书包,把我从地上拉了起来:“哟,身上凉冰冰的,外面很冷吧,你先去做作业,我给你冲杯牛奶暖暖身子。”我极不情愿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提起书包走进了书房。 这时妈妈端着一杯暖烘烘的牛奶向我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我,然后轻轻地用手抚摸着我的头,笑盈盈地说:“妈妈学校才举行了期中考试,一放学我就赶回了家,看把我儿子饿的。”妈妈的话像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但有一点却使我纳闷:妈妈的手怎么和冰一样凉?她的手刚刚还端过暖烘烘的牛奶的。我想着想着不禁皱起了眉头,看了看她那双瘦骨嶙峋的手,哟,手被冻得通红通红的。 刹那间,我头脑中浮现出了几缕思绪:妈妈的心一边想着她的学生,一边想着她的儿子。早上,她披着星星去上班,晚上,载着月亮回家。忙完了工作又忙家务。双休日妈妈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电话是一个又一个,全是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向她询问,有的甚至找上了门。但妈妈总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有时还留他们吃饭。天天晚上她回家后,又是拖地,又是洗衣服,每当我功课做到很晚之时她还会给我冲上一杯牛奶、削一个水果、做一顿夜宵。因此她患上了一种职业病--颈椎病。我却很少关心过她。 从今晚开始,我天天要为她揉揉背,捂捂手,这个心愿已在我心中发芽了,我还会让它开花,结果!【详解】本题为话题作文。过审题可知,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要求以“心愿”为话题,写一写自己的心愿。这是一个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习作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想想自己的愿望是什么,确定好写作内容。可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等方面进行构思。注意运用学到的描写及修辞手法,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提纲: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中间: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