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2022-2023学年 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2022-2023学年 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请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的相关句子。
深邃的历史星空中无数先贤用锦言妙语点亮思想的明灯。李白《渡荆门送别》“①   ,万里送行舟”借对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②   ”运用典故,抒发自己弃官隐居后的心情;王维《使至塞上》“③   ,归雁入胡天”运用比喻,抒写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④   ”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曹操《龟虽寿》“⑤   ,志在千里;⑥   ,壮心不已”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吴均《与朱元思书》“⑦   ,⑧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⑨   ,⑩   ”强调了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
2.(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B.春天到来,公园里游客如织,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D.通过参观伍先华故居,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甘洒热血的英雄主义情怀。
3.(7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甲】 ( A.别出心裁 B.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他们【丙】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在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胸中有丘壑① (A.hù B.hè),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乙】 (A.雷同B.相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② (A.砌B.沏)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甲】   
【乙】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③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④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二、阅读(70分)
4.(6分)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浣溪沙
北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回。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新词”指刚填好的词,“酒一杯”的正确语序应是“一杯酒”。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
C.“夕阳西下几时回”刻画了词人面对夕阳西下的无奈和希望它东升再现的细腻微妙心态。
D.下阕引用“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两个成语,对仗工整,寄托作者远离喧嚣的渴望。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5.(16分)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沧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②,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白鸥矫翼,露湿青皋,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注释】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②静默:指已入睡。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四时俱备 俱:   
②夕日欲颓 颓:   
③多思曩昔 曩:   
④步仄径 径:   
(2)下面是乙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B.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D.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与【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描写声音的,其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6.(20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一座座山川紧相连
文清丽
①大哥发了一张他与文旭在机场的合影。大哥说,他这是送文旭去青藏兵站。
②一看到“青藏兵站”几个字,我感觉自己的手都微微颤抖了。我想到了绵延青藏线上那越来越高的海拔,想到了那一座座山川紧紧相连的壮美
③身为老兵的大哥,对儿子能上高原显然充满自豪。大哥说:“这是军人的荣耀!”二哥听到消息,沉吟半天说:“他去了我的老部队竟然不告诉我,有种!”
④二哥的话,让我的眼角忽然湿了,我想起二哥当年写的一封封家信。二哥在那号称“世界屋脊”的地方一待就是30多年。二哥的部队驻扎在崇山峻岭之中,喝的水里有虫子,山上四季都是积雪。因为缺氧,基本就没命了。”我爹让姐姐给二哥回信,问是不是就他一个人在高原上当兵,他就不用怕!二哥从此再没诉过苦。
⑤一次,驻地连降暴雨,河床决堤,一走就是几十公里。等找到副连长时,被泥石流紧紧裹挟的副连长已经牺牲了。二哥他们流着泪,一路踉踉跄跄地背回营区……
⑥1998年,我到青藏线采风。车一过唐古拉山口,我便头痛欲裂,同行的一位女编辑难受得差点写遗书。我们赶紧抱起氧气袋,边吸氧边看外面的风光,我想:从前的高原战士可没像我们这般幸运。
⑦那时,我突然懂得了二哥为什么比同龄人苍老,也明白了二哥对自己受的苦为啥在后来的家信中只字不提。
⑧三天后,我到青海参加活动,想趁机看看文旭。在兵站门口,就是从这里走进我的心间:从这里寄出的一张张汇款单,变成了家中一袋蒙化肥、一件件新衣和我的学费。而我最初的梦想也正是从这里发芽。18岁那年,我只身一人迈进了响着军号的院子,开始了军旅生活。那以后,我慢慢知道了青藏线上楚玛尔河里的石头是白色的,沱沱河里的石头是赤色的,我见证了二哥与他的战友在高原上走的一道道梁、种的一棵棵树……
⑨我拨通文旭的手机。先是一阵熟悉的歌曲:“呐喊一声有我在,这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呐喊一声有我在,才几天没见,我已明显感觉到文旭的声音变了。我知道,我只说今天在天路上碰到很多汽车兵,感觉他们个个“都像你”。
⑩文旭沉吟了一下,说:“姑,我懂你的意思。”随后,他告诉我,他去了军史馆,许多官兵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在军史馆荣誉墙上,他还看到了他二叔的照片,上了高原才明白:祖国不只是一个词,在2000公里的青藏线上,他一直都在思考:军旅生涯该怎样度过?当看到那一座又一座山川紧紧相连,他仿佛已经找到了那个答案。
(1)下面是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与青藏兵站的特殊情缘,结尾与标题呼应,主题突出。
B.第⑨段巧妙地借手机铃声的歌词表达战士们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豪情。
C.“我”“大哥”“二哥”兄妹三人都是军人,对军队有很深的感情。
D.第⑩段加点词“意思”指的是路上一个个“汽车兵”外形跟文旭很像。
(2)选文第④~⑤段回忆了“二哥”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按要求作答。
①“我想:从前的高原战士可没像我们这般幸运。”(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而我最初的梦想也正是从这里发芽。”(赏析加点的词)
(4)选文第⑥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标题“一座座山川紧相连”有什么寓意?请简要概括。
7.(10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
②中国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的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纪念层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备的美味——粽子。粽子,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愉。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圆饭。从古代起,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夜饭”“合家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年年饺子年年高”。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2)第②一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
(3)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
8.(10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2020年高考前夕,全国多省份招生办发布“诚信高考图解”,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
【材料二】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材料三】2016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自此,“老赖”将无处透形。
【材料四】无人售票,自助银行,无人零售……渐渐被人们接受。据报道,福建一家花店火了。“火”的原因并不是花有多么好、花有多么香,而是卖花、买花的全程,顾客自行投币进行交易。
【材料五】10月18日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信义老爹”杜长胜,因病去世,享年83岁。2010年,身后留下330多万元债务。有人说:“钱是你儿子借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拖拖就过去了,谁会为难你这样的老人?”也有人说:“现在借钱跑路的人多了,还什么啊?”杜长胜也曾动摇过——33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能活几天,还争那口气干什么?可看到债主们那急切甚至有些绝望的眼神,钱算个什么?儿子不在了,不能给他留骂名。再苦再累,杜长胜当选为“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徐州好人”“全国道德模范”。面对荣誉,老人告诉孙子,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更困难的人。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4日,有删改)
(1)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诚信就像一面镜子,能照透人的心灵。
B.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维护诚信美德,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C.无人看管的售卖店渐渐被人们所接受是因为物品质量好,顾客可以选购到质量好的物品。
D.每个人都要传承诚信的传统美德,诚实做人,讲求信用。
(2)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三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不超过12个字)
(3)请结合【材料五】谈谈你对“人无信不立”的看法。(80字左右)
9.(5分)根据下面名著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检索目录 A.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B.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C.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四众皆遭大厄难D.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 (选自《西游记》) ①牛魔王假扮猪八戒,应该选择阅读哪一回?   (填序号)
探究原因 我至今还确凿记得,在故乡时候,和“下等人”一同,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口头的硬语与谐谈。 (选自《朝花夕拾 无常》) ②“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关注作品人物 “尼摩艇长走在前面,他的那位同伴在我们身后几步远处紧跟着……他也为眼前的壮丽景致所震撼,停下了脚步。显然 (选自《海底两万里》) ③助读资料中的加点的“小伙子”是谁?   
关注事件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选自《骆驼祥子》) ④他的“志愿”是什么?   
关注描写的形象 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很能引起人的兴趣,因为它不能唱歌。如果它也有一种钹,它的声誉,因为它在形状上与习惯上都十分的不平常。它将是一名出色的乐手。它身上有那么多的杀伤性很强的武器,还有那么凶恶的捕食方法 (选自《昆虫记》) (5)助读资料中描写的是什么昆虫?   
10.(3分)阅读下面选短文,按要求作答。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阶级斗争》,考茨基著,柯卡普著……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我本想参加,结果没有能出席。
选文中“我”是谁?“我”没能出席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述。
三、作文(60分)
11.(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时段,每个角落,都有故事发生,仿佛发生在昨天,记忆犹新,小心收藏!
以上材料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小心轻放的光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600字,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0分)请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的相关句子。
深邃的历史星空中无数先贤用锦言妙语点亮思想的明灯。李白《渡荆门送别》“①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借对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② 长歌怀采薇 ”运用典故,抒发自己弃官隐居后的心情;王维《使至塞上》“③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运用比喻,抒写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④ 塞上燕脂凝夜紫 ”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曹操《龟虽寿》“⑤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⑥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吴均《与朱元思书》“⑦ 负势竞上 ,⑧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⑨ 所以动心忍性 ,⑩ 曾益其所不能 ”强调了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
【解答】①仍怜故乡水
②长歌怀采薇(易错字:薇)
③征蓬出汉塞(易错字:蓬)
④塞上燕脂凝夜紫(易错字:燕、脂、凝)
⑤老骥伏枥(易错字:骥、枥)
⑥烈士暮年(易错字:暮)
⑦负势竞上(易错字:竞)
⑧互相轩邈(易错字:轩、邈)
⑨所以动心忍性
⑩曾益其所不能(易错字:曾)
2.(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B.春天到来,公园里游客如织,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D.通过参观伍先华故居,我感受到革命先烈甘洒热血的英雄主义情怀。
【解答】A.有误,缺宾语;
B.有误,搭配不当,删去“花香”;
C.有误,语序不当。
D.正确。
故选:D。
3.(7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甲】 ( A.别出心裁 B.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他们【丙】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在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胸中有丘壑① (A.hù B.hè),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乙】 (A.雷同B.相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② (A.砌B.沏)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B 
②处  A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甲】 B 
【乙】 A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②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③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④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解答】答案:
(1)①B
②A
(2)【甲】B
【乙】A
(3)A
二、阅读(70分)
4.(6分)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浣溪沙
北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回。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新词”指刚填好的词,“酒一杯”的正确语序应是“一杯酒”。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
C.“夕阳西下几时回”刻画了词人面对夕阳西下的无奈和希望它东升再现的细腻微妙心态。
D.下阕引用“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两个成语,对仗工整,寄托作者远离喧嚣的渴望。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C.分析正确。
D.结合内容可知,似曾相识燕归来。而非“寄托作者远离喧嚣的渴望”。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中关键字的赏析。解答时要读懂句子。诗句意思是: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写出诗人此时是独自一人、“无可奈何花落去,面对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
答案:
(1)D
(2)“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参考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
5.(16分)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沧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②,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白鸥矫翼,露湿青皋,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注释】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②静默:指已入睡。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四时俱备 俱: 都 
②夕日欲颓 颓: 坠落 
③多思曩昔 曩: 从前 
④步仄径 径: 小路 
(2)下面是乙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B.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D.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与【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描写声音的,其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四季常存。俱:都;
②句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颓:坠落;
③句意:多次想起从前。曩:从前;
④句意: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径:小路。
(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我)独坐在那里。故断为: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①重点词:复,又,再;与,参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②重点词:非,不是;岂,怎么,(我)哪能用这不要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4)本题考查对文中的理解和分析。“猿鸟乱鸣”的意思是“猿,这里使景色灵动;“吠声如豹”的意思是“深巷中的狗,这里是以动写静。
答案:
(1)①都;②坠落;④小路。
(2)A
(3)①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②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要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4)“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烘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6.(20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一座座山川紧相连
文清丽
①大哥发了一张他与文旭在机场的合影。大哥说,他这是送文旭去青藏兵站。
②一看到“青藏兵站”几个字,我感觉自己的手都微微颤抖了。我想到了绵延青藏线上那越来越高的海拔,想到了那一座座山川紧紧相连的壮美
③身为老兵的大哥,对儿子能上高原显然充满自豪。大哥说:“这是军人的荣耀!”二哥听到消息,沉吟半天说:“他去了我的老部队竟然不告诉我,有种!”
④二哥的话,让我的眼角忽然湿了,我想起二哥当年写的一封封家信。二哥在那号称“世界屋脊”的地方一待就是30多年。二哥的部队驻扎在崇山峻岭之中,喝的水里有虫子,山上四季都是积雪。因为缺氧,基本就没命了。”我爹让姐姐给二哥回信,问是不是就他一个人在高原上当兵,他就不用怕!二哥从此再没诉过苦。
⑤一次,驻地连降暴雨,河床决堤,一走就是几十公里。等找到副连长时,被泥石流紧紧裹挟的副连长已经牺牲了。二哥他们流着泪,一路踉踉跄跄地背回营区……
⑥1998年,我到青藏线采风。车一过唐古拉山口,我便头痛欲裂,同行的一位女编辑难受得差点写遗书。我们赶紧抱起氧气袋,边吸氧边看外面的风光,我想:从前的高原战士可没像我们这般幸运。
⑦那时,我突然懂得了二哥为什么比同龄人苍老,也明白了二哥对自己受的苦为啥在后来的家信中只字不提。
⑧三天后,我到青海参加活动,想趁机看看文旭。在兵站门口,就是从这里走进我的心间:从这里寄出的一张张汇款单,变成了家中一袋蒙化肥、一件件新衣和我的学费。而我最初的梦想也正是从这里发芽。18岁那年,我只身一人迈进了响着军号的院子,开始了军旅生活。那以后,我慢慢知道了青藏线上楚玛尔河里的石头是白色的,沱沱河里的石头是赤色的,我见证了二哥与他的战友在高原上走的一道道梁、种的一棵棵树……
⑨我拨通文旭的手机。先是一阵熟悉的歌曲:“呐喊一声有我在,这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呐喊一声有我在,才几天没见,我已明显感觉到文旭的声音变了。我知道,我只说今天在天路上碰到很多汽车兵,感觉他们个个“都像你”。
⑩文旭沉吟了一下,说:“姑,我懂你的意思。”随后,他告诉我,他去了军史馆,许多官兵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在军史馆荣誉墙上,他还看到了他二叔的照片,上了高原才明白:祖国不只是一个词,在2000公里的青藏线上,他一直都在思考:军旅生涯该怎样度过?当看到那一座又一座山川紧紧相连,他仿佛已经找到了那个答案。
(1)下面是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与青藏兵站的特殊情缘,结尾与标题呼应,主题突出。
B.第⑨段巧妙地借手机铃声的歌词表达战士们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豪情。
C.“我”“大哥”“二哥”兄妹三人都是军人,对军队有很深的感情。
D.第⑩段加点词“意思”指的是路上一个个“汽车兵”外形跟文旭很像。
(2)选文第④~⑤段回忆了“二哥”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按要求作答。
①“我想:从前的高原战士可没像我们这般幸运。”(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而我最初的梦想也正是从这里发芽。”(赏析加点的词)
(4)选文第⑥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标题“一座座山川紧相连”有什么寓意?请简要概括。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C.正确;
D.有误。结合“接通电话,感觉他们个个都像你”、外形很像、坚强勇敢的精神“像”。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结合“二哥写信说:当.....我爹让姐姐给二哥回信,要是还有另一个人!二哥从此再没诉过苦”,在父亲回信之后再没诉过苦,一走就是几十公里……二哥让战友把副连长的遗体架到自己背上。
(3)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①“我想:从前的高原战士可没像我们这般幸运”中“我想”提示我们,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衬托出青藏线上生活环境恶劣,突出青藏线上战士们的勇敢坚守的大无畏精神。
②“发芽”本义是指植物长出芽;结合我最初的梦想“18岁那年,开始了军旅生活”分析,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对军营的向往与热爱。
(4)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结合“1998年,交代“我”去青藏线采风的经历;“我便头痛欲裂,同行的一位女编辑难受得差点写遗书……我想:从前的高原战士可没像我们这般幸运”,衬托出青藏线上生活环境恶劣;突出青藏线上战士们的勇敢坚守的大无畏精神,我突然懂得了二哥为什么比同龄人苍老”作铺垫。
(5)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结合“我想到了绵延青藏线上那越来越高的海拔,它是格尔木兵站、五道梁兵站……”理解;结合人物二哥及侄子文旭相继在青藏线兵站服役理解,守护青藏线,知道在青藏线上。在军史馆荣营墙上,这让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上了高原才明白:祖国不只是一个……”理解、永恒令人敬佩。
答案:
(1)D
(2)二哥写信诉苦,在父亲回信之后再没诉过苦。
(3)①运用心理描写,衬托出青藏线上生活环境恶劣,突出青藏线上战士们的勇敢坚守的大无畏精神。
②“发芽”原是指植物长出芽,这里是喻指“我”的当兵梦想“开始产生”。
(4)插叙“我”去青戴线采风的经历,与一线的战士形成对比,突出青藏线上战土们的勇敢坚强。
(5)青藏线上一座座山川紧紧相连,暴色壮美;“我们”家连续两代人都参军到青藏线兵站,守护青藏线、永恒。
7.(10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岁时的寄托
①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体系,春节、除夕、端午、中秋、重阳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通过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来寄托自己在岁时中的希望和情怀
②中国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的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祥之意。春节之时,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
④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⑤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纪念层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备的美味——粽子。粽子,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⑥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愉。
⑦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欢、团圆饭。从古代起,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夜饭”“合家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年年饺子年年高”。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有改动)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2)第②一⑦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节日饮食风俗”的?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
(3)第⑦段中引用了古籍《清嘉录》中的话,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正确。
B.有误,从第③段开头可以看出农历大年初一这一天是春节。
C.有误,“重阳”是秋天的节日。
D.有误,文中提到唐代时,递饮酒相邀迎”,且文中提到的是唐朝时长安人。
故选:A。
(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根据第②段到第⑦段每段的首句“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夏天、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可知,所以是时间顺序进行说明。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细读第⑦段可知,这是引用的说明方法,这处引用描绘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
答案:
(1)A
(2)时间顺序。先介绍春节和元宵节的食俗、秋天中秋节和重阳节的食俗。
(3)再现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为“从古代起,文章语言典雅。
8.(10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2020年高考前夕,全国多省份招生办发布“诚信高考图解”,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
【材料二】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材料三】2016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自此,“老赖”将无处透形。
【材料四】无人售票,自助银行,无人零售……渐渐被人们接受。据报道,福建一家花店火了。“火”的原因并不是花有多么好、花有多么香,而是卖花、买花的全程,顾客自行投币进行交易。
【材料五】10月18日第五届全国诚实守信模范“信义老爹”杜长胜,因病去世,享年83岁。2010年,身后留下330多万元债务。有人说:“钱是你儿子借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拖拖就过去了,谁会为难你这样的老人?”也有人说:“现在借钱跑路的人多了,还什么啊?”杜长胜也曾动摇过——33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能活几天,还争那口气干什么?可看到债主们那急切甚至有些绝望的眼神,钱算个什么?儿子不在了,不能给他留骂名。再苦再累,杜长胜当选为“中国好人”“江苏好人”“徐州好人”“全国道德模范”。面对荣誉,老人告诉孙子,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更困难的人。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4日,有删改)
(1)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C 
A.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诚信就像一面镜子,能照透人的心灵。
B.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维护诚信美德,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C.无人看管的售卖店渐渐被人们所接受是因为物品质量好,顾客可以选购到质量好的物品。
D.每个人都要传承诚信的传统美德,诚实做人,讲求信用。
(2)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三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不超过12个字)
(3)请结合【材料五】谈谈你对“人无信不立”的看法。(80字左右)
【解答】(1)ABD.正确;
C.有误,结合材料四“‘火’的原因并不是花有多么好,而是卖花,无人看管,可知选项错误。
故选:C。
(2)结合材料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作弊入刑’”,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诚信不仅是美德,不能成为失信人。
(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可以从正,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C
(2)诚信不仅是美德,也是道德。
(3)示例:我认为人无信不立是正确的。古有曾子为妻子对孩子的戏言而杀猪立诺,如今有百年老字号冠生园因为撒谎使用陈年旧馅而被顾客抛弃倒闭。我们要像杜长胜老人学习,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更困难的人。
9.(5分)根据下面名著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检索目录 A.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B.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C.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四众皆遭大厄难D.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 (选自《西游记》) ①牛魔王假扮猪八戒,应该选择阅读哪一回? B (填序号)
探究原因 我至今还确凿记得,在故乡时候,和“下等人”一同,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口头的硬语与谐谈。 (选自《朝花夕拾 无常》) ②“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无常”是具有人情味的鬼神。作者述说记忆中这种“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并点明“无常”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夹叙夹议之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关注作品人物 “尼摩艇长走在前面,他的那位同伴在我们身后几步远处紧跟着……他也为眼前的壮丽景致所震撼,停下了脚步。显然 (选自《海底两万里》) ③助读资料中的加点的“小伙子”是谁? 康塞尔。 
关注事件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选自《骆驼祥子》) ④他的“志愿”是什么? 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关注描写的形象 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很能引起人的兴趣,因为它不能唱歌。如果它也有一种钹,它的声誉,因为它在形状上与习惯上都十分的不平常。它将是一名出色的乐手。它身上有那么多的杀伤性很强的武器,还有那么凶恶的捕食方法 (选自《昆虫记》) (5)助读资料中描写的是什么昆虫? 螳螂。 
【解答】①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牛魔王假扮猪八戒出自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
故选:B。
②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理而情”,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入木三分,作为一个人,但也要像活无常先生。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
③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为眼前的壮丽景致所震撼。显然,可以判断出:这是康塞尔。
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他是祥子。
⑤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身上有那么多的杀伤性很强的武器,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类为食”。
答案:
①B
②“无常”是具有人情味的鬼神。作者述说记忆中这种“鬼而人,爽直而公正的形象,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夹叙夹议之中、“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③康塞尔
④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⑤螳螂
10.(3分)阅读下面选短文,按要求作答。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阶级斗争》,考茨基著,柯卡普著……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我本想参加,结果没有能出席。
选文中“我”是谁?“我”没能出席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述。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根据“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我”是毛泽东,在陕北保安的窑洞里,湖南党——我那时是书记……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反对赵恒惕的运动,(注:1922年、夏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结果没有能出席。”
答案:
毛泽东 毛泽东没能参加二大的原因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结果没有能出席。
三、作文(60分)
11.(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时段,每个角落,都有故事发生,仿佛发生在昨天,记忆犹新,小心收藏!
以上材料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以“小心轻放的光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600字,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解答】
小心轻放的光阴
若时间能倒流。
——题记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耳边萦绕着那段熟悉的旋律,想起了那段小心轻放的美好时光……
八年前的某天,父亲在左。我们走在那宽大的水泥路上,享受着夜的宁静,用稚嫩的声音问:“什么是美好,回答:“美好的范围很广的呢。”母亲用柔和的声音说道:“你现在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散步。我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真是美好。
回到现在。我不再对父母如此乖巧,甚至还会去厌烦他们。他们的叮咛;他们用温柔待我。昔日那个令父母开心的我?是时光带走了吗?
不,那段美好的时光能够挽回。
我常常想。我总是怀念。发现自己真的变了,变得奇怪,美好的时光也随着我的变化而改变,只好小心轻放于自己的心底,默默留念。
其实,它可以帮助我拥有现在的美好时光,也成为我小心轻放的美好时光,却忘记了把握现在的时光,还有的是提醒我把握现在,创造现在的美好时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