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雷鸣电闪波尔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赏析《雷鸣电闪波尔卡》,感知波尔卡的风格特点,并能够对管弦乐曲体裁感兴趣。 初步了解约翰·施特劳斯在音乐艺术上所做出的贡献。 初步了解西洋乐队的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镲。 充分聆听音乐作品,通过亲身参与演唱、编创等实践活动,体验音乐。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带来的联想。 2.乐曲分段欣赏,分辨各个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 多种方式体验音乐,表现音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师: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音乐课堂,这节课呢老师会给大家介绍一首非常有意思的音乐作品。上课之前呢,我们首先来猜一个谜语。 “一个老焊工,上班在云中,嘴巴吐银蛇,手中舞金龙。”(打一自然现象) 生:雷电! 师:说的没错,谜底就是雷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乐曲就和雷电有着密切关系,它就是《雷鸣电闪波尔卡》。跟随着老师的步伐,一起来掀开属于它的奥秘吧。 新课教学 1.基础知识介绍 (1)波尔卡介绍 师:我们可以看到这首乐曲名字中含有“波尔卡”,那这是什么呢?波尔卡是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后来在整个欧洲特别流行。它是一种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人们就把这一类型的音乐称为波尔卡舞曲。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雷鸣电闪波尔卡》就是著名的波尔卡舞曲。 (2)作者介绍 师:这个作品的作曲家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他是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哪位同学可以详细的介绍一下呢? 生:这个作品是由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所创作的。他与父亲同名,是“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其代表作品有《蓝色多瑙河》、《雷鸣电闪波尔卡》等。 2.分段欣赏,感受特点 师:大家翻开课本,仔细观察乐谱,谁可以告诉我整段乐曲可以分为几段? 生:可以分为三段。 师:没错,从乐谱中可以看出,整段乐曲可以分为三大段,前两段可以分别称为A、B,因为第三大段是第一段的重复,所以我们也称A。现在让我们进一步分段的来欣赏。我们先来看A段音乐的两个主题,同学们仔细听,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模仿了哪些声音?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这段乐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这段乐曲的力度有什么变化? (播放主题A两段视频)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A主题,那在刚才这段乐曲中,大家发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呢? 生:镲,大鼓...... 师:说得很好,我们现在来认识一下在乐曲中出现的打击乐器,正是这些打击乐器模仿了雷鸣电闪的声音。 (出示定音鼓、大军鼓、小军鼓、大镲图片) 师:那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呢?描绘出什么呢? 生:情绪十分热烈、欢快,旋律跳跃,描绘出人们参加舞会时的兴致勃勃。 师:大家说的很好,这段从力度上看,是越变越强的,代表着雷声也越来越近,但是人们似乎并不介意,舞会依然继续进行。我们再来看主题B,旋律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播放主题B两段视频) 师:(1)B段的一主题情绪是怎样的?(舒展、优美的) (2)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琴一起唱唱这个主题的旋律吧!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B段的第二个主题情绪有什么变化呢?(轻巧活泼,因为使用了装饰音和短促的八分音符、休止符) 师:这一段整体的就好像人们已经完全融入到舞蹈中,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丝毫不受雷电的影响,尽情地享受着舞蹈。第三段与A段相同,最后的尾声将音乐情绪推向了高潮,乐曲也在欢快地节奏中结束了。 3.总结特点,加深记忆 师:听完这首乐曲我们可以发现,波尔卡舞曲的整体速度较快,其典型的节奏型为音乐性格轻快活泼,优美生动,即使没有歌词,我们仿佛也能看到映入眼前的画面。 4.小组合作 师:刚才我们赏析了作品的几个主题旋律,大家都掌握了波尔卡舞曲的特点了吗?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为这首音乐作品创编动作吧! 三.课堂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的乐曲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听觉体验,这就是古典音乐的奥秘,它虽然没有确切的歌词,但能给我们带来无境的想象。这节课我们也只是简单的了解了这首乐曲,其实在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音乐的种类也变幻万千。这就需要大家在课下积极探索,发现生活中不同的、美妙的音乐,体验到在音乐世界的丰富多彩! 四.课后扩展 拓展欣赏《闲聊波尔卡》《拨弦波尔卡》等著名的波尔卡舞曲,加深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