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农业布局(第二课时)【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某种农业地区类型的农业区位。【学习目标】通过分布图、景观图等材料,学会描述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生产特点。【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结合相关案例,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教学方法】“三环六步”教学法第一环:自学(课前)一、课前自学阅读《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第二框《农业布局》P65-68,结合《高考领航》P51-53页,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农业布局的原则:农业生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2.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原则:生产、生产、生产。3.固始本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分析其其区位条件。二、自学自研思考问题:1.什么是农业布局?2.农业生产要遵循哪些原则?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 4.世界农业生产布局发展趋势有哪些 1.概念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3.原则农业生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4.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特点: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5.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特点(1)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2)从“小而全”到专业化;(3)从相对分散到适度集中;(4)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5)从粗放型到集约型;(6)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第二环:展评(课堂)三、小组交流、展示与师生点评【活动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东潍县萝卜属于秋萝卜,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传统栽培以露地为主,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收获,为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0 ℃-25 ℃,叶片生长温度为15 ℃-20 ℃,肉质根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 ℃-18 ℃;高于25 ℃时,植株生长弱,产品质量差,低于1 ℃时,肉质根易受冻害。潍县萝卜种植历史悠久,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瓶颈期,销量受阻,产值下降。近年来,在政府引导、科研单位和农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下,形成了企业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新生产模式,使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要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下图分别示意山东潍县地形和气候要素分布。(1)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山东潍县萝卜品质优良的原因。(2)说出潍县萝卜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四、达标检测下图阴影部分为某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宽成下面小题。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游牧业B .畜牧业C.水稻种植业D.地中海型农业2 .目前甲地粮食生产商品率低的最主要原因()人均耕地少B.机械化水平低C.良种培育落后D.气候条件恶劣第三环:跟踪(课后)五、巩固跟踪(作业)请完成《高考领航》52-53页练习题,并预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六、纠错跟踪(错题重写,规律总结)【反思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