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其中实力最强的西方经济大国是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美国2.二十世纪初,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迫使英国有条件地承认独立的国家是A.印度 B.埃及 C.墨西哥 D.土耳其3.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世界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③纳米比亚独立④非洲独立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4.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在历史文献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这一概念的内涵是A.欧洲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5.二战期间,各殖民帝国的领导人都表明了加强对殖民地控制的决心。但战争导致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无力继续掌控殖民地,就连帝国内部的民众也在谴责殖民行为,殖民地的主权归属朝着不受殖民帝国掌控的方向发展。材料主要论述了战后殖民地独立的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影响6.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吸取历史教训,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受益群体 B.缩小贫富差距C.促进经济发展 D.缓和社会矛盾7.二战后,西欧经济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A.利用局部战争刺激生产 B.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发展C.采用别国经济发展模式 D.实行高度集中经济体制8.如下图是《苏联与东欧国家关系示意图》,说明( )A.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C.苏联经济改革成效巨大 D.苏联对东欧的改造具有强制性9.金重远在《20世纪的世界一—百年历史回溯》一书中写道: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个月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口号。1961年,他又宣布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设成共产主义社会。作者旨在说明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是A.能否顺应人民愿望 B.是否借鉴先进国家经验C.改革家的政治魄力 D.是否立足国情遵循规律10.2018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13国特战部队在波罗的海举行了代号为“特洛伊足迹”的联合特战军演,针对俄军的意味十足。回首历史,“北约”的建立A.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对西欧经济复苏起很大作用C.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 D.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11.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十七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上边材料反映了二战后 ( )A.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B.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C.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 D.东欧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理。12.1945年,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时提到:“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以下不能为斯大林后半句话提供注脚的是A.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西德”和“东德的成立 D.北约—华约对峙13.“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背景 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1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同美国竞争得非常激烈……同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材料中的"挑战"是指(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西欧和日本的崛起C.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D.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5.某条约规定:“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久进步。”这一条约( )A.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迈出了欧洲经济联合的第一步C.为欧洲联盟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D.正式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二、填空题16.______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_____年年底,苏联解体。1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____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18.含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19.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______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1990年,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20.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_____”正式展开。1991年,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_____体系宣告结束。三、材料分析题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亚、非、拉美一系列殖民地附属国取得政治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体现了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精神。(1)结合材料一,指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有利因素。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标志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请分析这次会议召开的积极影响。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分别组织政治、军事集团,激烈争夺势力范围和军事优势。二战后的世界主要矛盾表现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斗争和对抗。——摘编自《世界全史》(3)材料二反映出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美国和苏联组织的对峙军事集团分别是什么?二战后国际形势紧张、动荡的主要根源是什么?22.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 图二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材料二 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三 在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的潜流一直在涌动。对两极格局的挑战既来自战后通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新兴独立国家,也来自两大阵营中的离心和分化倾向。——《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会议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图二所示会议决定战后成立哪一个国际组织?(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中,在军事领域成立的组织是哪两个?(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材料三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4)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动。参考答案1.D2.B3.D4.C5.A6.D7.B8.D9.D10.C11.C12.B13.A14.B15.C16. 1960 199117.社会主义阵营18.美、苏19. 亚非 纳米比亚20. 冷战 雅尔塔21.(1)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纳米比亚的独立(2)积极作用: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积极影响:体现了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精神。(3)格局:两极格局;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根源:领土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大国干涉等。22.(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联合国。(2)盟友变为敌手、同盟关系破裂、走向对抗等;北约和华约的成立。(3)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4)世界格局的变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等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