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案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课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科书 书 名:统编版教材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学目标1.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通过对新时代中国梦的分析和学习,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平。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中国梦的本质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教学难点: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中国梦的内涵、实质以及重要性和特点,那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学习。 二、 新课讲授 师: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中共在执政过程中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请问各位同学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师: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逐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呢 中国共产党该有哪些作为 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师:下面我们一一来进行解答。 (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①原因: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②特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③要求: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①原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②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 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①原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师:同学们知道这几个伟大的关系吗?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就是我们第二目核心的知识,最后大家可以继续思考下,那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又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和贡献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配套练习1.20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建团百年宣传片主题曲《有我》这样唱到,“承风骨亦有锋芒,有梦则刚。去远方,去最高的想象。前往皓月星辰,初心不忘。那未来如何登场 有我担当!”“我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模样”。歌词给青年人的启示是①接续奋斗,新时代勇弄潮,争做伟大事业的追梦人、生力军②勇于担当,坚定理想信念,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③不负时代,牢记政治立场,投身于为公民服务的伟大洪流中④心怀梦想,大我融入小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 歌曲《2035去台湾》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这个美好愿望①反映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的有机统一②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③需要两岸青年接续奋斗,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④要求我们一以贯之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体育总与国运相连,奥运梦总与强国梦交织。中国的奥运历程从一个侧面印证了①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④中国人民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1.A 2.B 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