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复习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复习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复习卷
一、单选题
1.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与遗传相关的结构单位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B.细胞核→基因→DNA→染色体
C.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 D.基因→细胞核→DNA→染色体
2.采收韭菜时,若从叶的底部割断后,再以遮光罩将留下的根茎部遮盖,使植株不易进行光合作用,则长出的叶片会是质地嫩软的黄色叶子称为韭黄,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
A.图中韭黄是通过有性生殖来培育的 B.影响韭黄形成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
C.韭黄与韭菜叶片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相同 D.韭黄与韭菜调控叶片颜色仅由遗传物质决定
3.萌萌去农村看望奶奶,观察到了以下生物的不同性状。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白毛与长毛 B.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C.豌豆的紫花与白花 D.小明的A型血和小红的O型血
4.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
①艾滋病 ②夜盲症 ③白化病 ④病毒性肝炎 ⑤血友病 ⑥呆小症
A.①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③⑤
5.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父母都是高个子,孩子一定是高个子
B.父亲患某种遗传病,致病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则其后代一定含有该致病基因
C.男性的肝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精子中都含有Y染色体
D.豌豆体细胞有7对染色体,则精子中有7条染色体,7个DNA分子和7个基因
6.父亲能卷舌,母亲也能卷舌,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女孩可能性是(  )
A.75% B.50% C.37.5% D.12.5%
7.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其体内有可能不含有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  )
A.肝脏细胞 B.卵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神经细胞
8.已知能卷舌(R)和不能卷舌(r)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父亲的基因组成是RR,母亲的基因组成是rr。那么,他们子女的基因组成是( )
A.Rr B.RR或Rr C.Rr或rr D.RR或rr
9.下列哪一个细胞里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  )
A.受精卵 B.卵细胞 C.肌肉细胞 D.上皮细胞
10.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基因、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染色体的物质组成和部分噬菌体病毒一样,都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B.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且一对染色体中只有一对基因
C.DNA是基因的一个片段,1条DNA决定1种性状类型
D.X精子与Y精子细胞核里的基因数量相等
1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与变异现象或观点表述错误的是( )
A.近亲结婚后代得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提高,所以法律禁止近亲结婚
B.遗传病可以在人群中传染,我们要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避免被感染
C.人类基因可随配子代代相传,配子是传递遗传物质的唯一媒介
D.小明的皮肤被太阳晒黑,该性状变异仅由环境引发,遗传物质未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12.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DNA和蛋白质,它们都是遗传物质
C.DNA通常是双链
D.基因是DNA分子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13.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小琳家部分成员虹膜颜色的遗传情况如图所示。若褐色由显性基因D控制,蓝色由隐性基因d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琳妈妈的基因组成一定为Dd B.小琳爸爸的基因组成一定为dd
C.小琳外公的基因组成一定为DD D.小琳的虹膜为蓝色的概率是50%
14.蒲江县的优质猕猴桃吸引许多外地果农前来引种,但他们引种后发现甜度降低,若再引种回原产地甜度又恢复原状,从上述过程可以推测( )
A.猕猴桃味道受环境影响,与基因无关
B.猕猴桃味道由基因控制,与环境无关
C.在不同地方栽培味道各异不属于变异
D.像这样仅由环境条件改变所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15.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子女与父母的性状表现相似,绝对不是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
B.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
C.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D.我国的法律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降低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率
16.“科劳斯”辣椒有黄、橙、红三种颜色,科学家经研究得知其果皮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为红(AA)、橙(Aa)、黄(aa),现科学家将橙色辣椒的花粉授到黄色辣椒的柱头上,则结出的辣椒果皮颜色、果皮的基因组成、胚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
A.黄,aa Aa或aa B.橙,Aa,aa C.橙,Aa,Aa或aa D.黄,aa,aa
17.模拟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活动,有助于理解人类生男生女的奥秘。把20个白色小球放在甲桶中,10个白色小球和10个黑色小球放在乙桶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桶乙桶分别模拟母亲、父亲
B.可用白色小球和黑色小球模拟X染色体和Y染色体
C.每次取完后,都应把小球放回原桶并摇匀
D.若从甲、乙桶中分别抓取一个白色和黑色小球,则孩子的性别是女性
18.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
A.转基因大豆获得的抗虫性
B.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豌豆
C.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儿子
D.加强水肥管理,作物的种子变大
19.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目的是(  )
A.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B.杜绝遗传病的发生
C.防止遗传病基因的变异
D.减小遗传病发生的几率
20.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遗传病的是(  )
A.积极锻炼身体 B.禁止近亲结婚 C.遗传咨询 D.婚前检查
21.一对夫妇皮肤颜色都正常,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皮肤颜色的概率是(  )
A.75% B.25% C.50% D.100%
22.在人群中,有的人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有的人能卷舌,有的人不能卷舌。上述生理特征叫做( )
A.遗传 B.变异 C.基因 D.性状
23.下列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后天近视 B.太空南瓜 C.白化鳄鱼 D.杂交水稻
24.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体细胞,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是(  )
A.2n→2n→2n B.n→n→n C.n→2n→n D.2n→n→2n
25.决定豌豆圆粒的是显性基因(用D表示),决定豌豆皱粒的是隐性基因(用d表示),皱粒豌豆的基因型示意图是(  )
A. B. C. D.
26.图为人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产生的精子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
B.女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
C.人体细胞中只有两条染色体(XX或XY)组成
D.子代的性别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类型
27.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带回了经过120天空间培育的水稻,在国际上首次在轨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以下对这批太空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量一定比在地面种植的高 B.环境变化不会引起基因改变
C.获得的变异可能遗传给子代 D.获得的变异都是有利的变异
28.牡丹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红色为显性(R),白色为隐性(r),Rr为粉色;某花农将粉牡丹自交得到部分红、白牡丹和1200朵粉牡丹,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他最有可能得到多少朵白牡丹( )
A.1200 B.800 C.600 D.300
29.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将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研究东北虎的遗传特性对其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图示为某东北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判断该东北虎的性别为雄性
B.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9对
C.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不断变化的
D.东北虎精子内染色体组成为18+X或18+Y
30.小华在复习时,根据自身理解绘制了如图如示的关系图,若此图表示染色体、DNA、基因和细胞核间的关系,则Ⅱ代表(  )
A.染色体 B.DNA C.基因 D.细胞核
31.正常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
A.XY B.X或Y C.22条+X D.22对+XY
32.已知马蛔虫体细胞内有2对染色体,如图是马蛔虫体细胞内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马蛔虫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Bb B.该马蛔虫的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
C.该马蛔虫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D.马蛔虫的受精卵中含有4对染色体
二、综合题
33.下图为人体某对染色体上基因(A、a为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的遗传图解。据图回答:
(1)女性的______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激素,卵细胞与精子在母体的___内形成受精卵。
(2)从上图可以看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亲代体细胞中的______,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体细胞______。
(3)若A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图中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孩子眼皮性状为______,此孩子双眼皮性状的概率为______。
(4)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表示为______,若某一性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______染色体上。
34.变性手术是指把原有的外生殖器改变为异性的结构并切除性腺,其标志手术是阴道再造术。阴茎再造术。同时进行表形重塑,如喉结整形、乳房整形等。1990年7月,何某进行了我国首例公开报道的男性转女性的变性手术。根据题意回答:
(1)图_____是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_____ 。
(2)在男性的精子中有染色体_____ 条,可以表示为:_____ ;
(3)实施变性手术后,“她”体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 ,由此我们可知这种变异是_____ 。
35.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中部开雌花(如图)。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材料进行了二组遗传实验,产生的子代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性状及数量
第一组 黄玉米×黄玉米 黄玉米粒?、白玉米粒196
第二组 黄玉米×白玉米 黄玉米粒401、白玉米粒396
(1)玉米粒颜色的黄色和白色属于一对____,根据第一组杂交实验结果,可以判断______是显性性状。(选填“黄色”或“白色”)
(2)若A基因控制黄色性状,a基因控制白色性状,则第一组亲代黄玉米的基因组成是____和______,那它们的子代中黄米粒理论上约有_____粒。
(3)第二组黄玉米粒与白玉米粒作亲本杂交,其后代黄玉米粒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玉米的主要遗传物质是_____,它上面具有_____的小片段叫基因。
36.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病种多、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己发现的遗传病超过3000种,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就有3~10个患有各种不同的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图中Ⅱ代3号患有白化病(头发、皮肤均表现白色并由隐性基因aa控制)。请据此分析作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生,此现象在速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根据遗传图谱分析,该患病女孩父母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
(3)Ⅱ-2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_。
(4)Ⅱ-3和Ⅱ-4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准备生第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
37.图1是某家族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图2是人的生殖过程中一个受精卵分裂后偶然发育为两个胚胎、两个胚胎发育成两个孩子的部分阶段。请据图回答:
(1)由图1中信息可以判断,单眼皮为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请根据图1中信息推测小雅外公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
(2)小雅的父母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双胞胎如果是男孩,则b所含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
(4)小雅的父亲是双眼皮,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5)人的生命延续和发展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的,____________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详解】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分子很长,在它特定的结构中储存有大量的遗传信息,这些特定结构就是基因,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些结构单位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C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图中韭黄是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A错误。
B.影响韭黄形成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叶绿体在光照下形成叶绿素,故B错误。
C.每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相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一半,所以韭黄与韭菜叶片细胞都是体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相同,故C正确。
D.韭黄与韭菜调控叶片颜色仅由外界环境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故D错误。
故选C。
3.A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详解】鸡的玫瑰冠与单冠、豌豆的紫花与白花、小明的A型血和小红的O型血,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猫的白毛与长毛不是同种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D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色盲、皮肤白化、先天性愚型和血友病是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详解】①艾滋病、④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病;②夜盲症、⑥呆小症属于缺乏营养素而导致的疾病;③白化病、⑤血友病属于遗传病。
故选D。
5.B
【分析】(1)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2)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染色体数目变化可总结规律: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2n:n:2n。
【详解】A.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有可能是高个的,但是因为变异的缘故,所生子女不一定是高个的,A错误。
B.父亲患某种遗传病,致病基因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如携带致病基因为a,则父亲控制该病的基因为aa,后代孩子的基因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B正确。
C.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则男性的肝细胞、口腔上皮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男性精子中含有Y染色体或X染色体,C错误。
D.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所以豌豆体细胞有7对染色体,则精子中有7条染色体,7个DNA分子和7和多个基因,D错误。
故选B。
6.C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⑴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⑵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⑶)男性产生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的比例是1:1,且两种精子与卵细胞 结合的机会是均等 的,故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每一次生育 都是独立的过程,不受上一 次生育的影响,生男生女的概率都是 50%。
【详解】父亲能卷舌(Rr),母亲也能卷舌(Rr),生下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说明能卷舌为显性性状,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由父母的基因型都为Rr可知,后代可能的基因组成分别为RR、 Rr、Rr、rr,其中基因组成为rr时表现为不能卷舌,Rr和RR都表现为能卷舌(遗传图解如下),由孟德尔遗传定律可知,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比值为3:1,因此如果再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可能性是75%,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每一次生育都是独立的过程,不受上一次生育的影响,生男生女的概率都是50%,故如果再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女孩可能性是50%×75%=37.5%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故选C。
7.B
【分析】白化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所引起的疾病,是由于先天性黑色素合成发生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这类病人通常是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无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
【详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位于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着分开,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点水平。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Aa),她体内的肌肉细胞、神经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内的基因是成对的即Aa,而该女子产生的卵细胞含有基因a或A两种,因此有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细胞是卵细胞。
故选B。
8.A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体细胞的中染色体、基因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随着成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母亲的基因组成是rr,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是r,父亲的基因组成是RR,产生的精子的基因是R,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解可知,如果父亲的基因组成是RR,母亲的基因组成是rr。那么,他们子女的基因组成是Rr,表现的性状是能卷舌,B、C、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9.B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
【详解】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因此体细胞(肌肉细胞、上皮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成对的,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不成对的,B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详解】A.人类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部分噬菌体病毒是由遗传物质D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A符合题意。
B.染色体是DNA的载体,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对染色体包含的DNA中可以有多对基因,B不符合题意。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基因控制的,1条DNA上有很多基因,可以决定多种性状类型,C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X精子与Y精子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数量相等,都为23条,但是X精子中的性染色体为X,Y精子中的性染色体为Y,X和Y两条性染色体上所含的基因数量可能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分析】(1)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详解】A.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增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尽量避免人类隐性遗传病的出现,A不符合题意。
B.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的疾病,遗传病不可以在人群中传染,B符合题意。
C.配子是指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由生殖系统所产生的成熟性细胞,简称生殖细胞。人类基因可随配子代代相传,配子是传递遗传物质的唯一媒介,C不符合题意。
D.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小明的皮肤被太阳晒黑,该性状变异仅由环境引发,遗传物质未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分析】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详解】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A正确。
B.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
C.DNA通常是双螺旋的双链结构,C正确。
D.基因通常是DNA分子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B。
13.C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基因(D)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基因(d)控制的”,则褐色的基因型是DD或Dd,蓝色的基因型是dd。
【详解】A.小琳外婆的基因为dd,一定有一个d遗传给小琳妈妈,又因为小琳妈妈的虹膜为褐色,则她的的基因组成为Dd,正确。
B.蓝色由隐性基因d控制,小琳爸爸的基因组成为dd,正确。
C.小琳外婆的基因为蓝色dd,小琳妈妈的虹膜为褐色基因组成为Dd,其中D一定是来自小琳外公,因此,外公虹膜为褐色,基因组成可能为Dd或 DD,错误。
D.由题干的遗传图可知小琳爸爸虹膜为蓝色,基因组成为dd,小琳妈妈的虹膜为褐色,她的的基因组成为Dd。因此,小琳的虹膜是蓝色或褐色,各占50%,正确。
故选C。
14.D
【分析】(1)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2)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详解】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蒲江县的优质猕猴桃吸引许多外地果农前来引种,但他们引种后发现甜度降低,若再引种回原产地甜度又恢复原状,说明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故选D。
15.D
【分析】(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精子或卵细胞只获得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受精卵中的基因又恢复成成对存在。(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子女与父母的性状表现相似,是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A错误。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基因,B错误。
C.性状受环境与基因共同影响。所以,出现频率高的性状并不一定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并不一定是隐性性状,C错误。
D.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率增加。所以,我国的法律禁止近亲结婚,是为了降低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率,D正确。
故选D。
16.A
【分析】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如图:
即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遇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
【详解】传粉和受精不会改变亲代子房壁和珠被的基因组成。辣椒果实的颜色就是果皮的颜色,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黄色辣椒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是aa,则果皮的基因组成也为 aa,表现为黄色。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橙色辣椒花粉的基因组成是 A或a,黄色辣椒子房的基因组成是aa,现科学家将橙色(Aa)辣椒的花粉授到黄色(aa)辣椒的柱头上,遗传图谱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胚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因此结出的辣椒果皮颜色及胚的基因组成分别为黄色Aa、aa,A符合题意。
故选A。
17.D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
【详解】AB.人体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与人体的性别有关叫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产生含X和Y两种精子,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X,产生一种含有X的卵细胞,把20个白色小球放在甲桶中,10个白色小球和10个黑色小球放在乙桶中,所以甲桶乙桶分别模拟母亲、父亲,可用白色小球和黑色小球模拟X染色体和Y染色体,故A、B正确。
C.每完成1次组合后,需要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袋子,否则就会使实验失去逼真性,目的是排除人为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C正确。
D.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所以若从甲、乙桶中分别抓取一个白色和黑色小球,则孩子的性别是男性,故D错误。
故选D。
18.D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
【详解】A.转基因大豆获得的抗虫性,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可遗传变异,A不符合题意。
B.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豌豆,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可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
C.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的儿子,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可遗传变异,C不符合题意。
D.加强水肥管理,作物的种子变大,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不可遗传变异,D符合题意。
故选D。
19.D
【分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详解】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
故选D。
20.A
【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产前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详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婚后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还能导致胎儿畸形,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我们应该采取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等积极的措施,预防遗传病的发生。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加强体育锻炼不是预防遗传病的措施。
故选A。
21.A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判断生物的相对性状依靠表现规律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显性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d和Dd。遗传如图所示:
所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皮肤颜色的概率是75%。
故选A。
22.D
【分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详解】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人的眼皮单双),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色觉正常与色盲,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遗传是亲子间的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3.A
【分析】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后天近视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符合题意。
BCD.太空南瓜、白化鳄鱼和杂交水稻都是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D
【分析】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半,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ru精子或卵细胞。
【详解】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如图所示:
因此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体细胞,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2n→n→2n,D符合题意。
故选D。
25.B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豌豆的粒形(圆滑与皱缩)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决定皱缩形的是隐性基因,因此皱缩粒形豌豆的基因组成是dd,这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故选B。
26.D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详解】A.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可表示为22条+X和22条+Y,A错误。
B.女孩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所以,女孩的X染色体不一定来自母亲,C错误。
C.男性和女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23对,其组成分别是22对常染色体+XY,22对常染色体+XX,C错误。
D.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看,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精子的类型,D正确。
故选D。
27.C
【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详解】A.太空水稻的产量不一定比在地面种植的高,A错误。
BC.太空环境中宇宙射线可能会使种子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基因改变,因此属于可遗传变异,这种变异可能遗传给子代,B错误;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经过宇宙射线照射引发的种子变异可能是有利变异,也可能是不利变异,而不都是有利变异,D错误。
故选C。
28.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红牡丹基因组成为RR,白牡丹基因组成为rr,粉牡丹基因组成为Rr。
【详解】粉牡丹自交的遗传图解如图:
根据遗传图解可以看出:粉牡丹自交后代红色∶粉色∶白色=1∶2∶1,粉牡丹有1200朵,则白牡丹有600朵。
故选C。
29.C
【分析】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别的染色体不同,它们两者之间形态差别较大,而且与性别有关,所以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的这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较大)和Y染色体(较小);而女性体细胞中与此对应的这对染色体两者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详解】A.雄性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XY,雌性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XX,因此题图中东北虎的性别为雄性,A正确。
B.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8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即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9对,B正确。
C.每一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是成对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特定的,C错误。
D.雄性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8对+XY,产生的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为:18条+X或18条+Y,D正确。
故选C。
30.A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图中Ⅰ包含Ⅱ,Ⅱ包含Ⅲ,Ⅲ包含Ⅳ,因此,图中Ⅳ表示基因、Ⅲ表示DNA、Ⅱ表示染色体、Ⅰ表示细胞核。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图中的Ⅰ表示细胞核、Ⅱ表示染色体、Ⅲ表示DNA、Ⅳ表示基因。
故选A。
31.C
【分析】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所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含有23条染色体。因为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特殊的细胞分裂(即减数分裂),结果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染色体不是随意地减半,而是每对染色体都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详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22条+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男性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22条+X或22条+Y。
故选C。
32.C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
【详解】AC.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由图可知,该马蛔虫的生殖细胞可以产生两种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A错误,C正确。
B.由图可知,该马蛔虫的生殖细胞中含有两对染色体,分别是AA和Bb,B错误。
D.虽然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但是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一样,所以马蛔虫的受精卵中含有2对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33.(1) 卵巢 输卵管
(2) 一半 一样多
(3) 双眼皮 100%
(4) XY Y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
【详解】(1)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它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管道,也是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2)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以发现,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亲代体细胞中的一半,而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和亲代的相同,这是因为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卵细胞的染色体,又含有精子的染色体,因此,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3)若A和a分别控制眼皮的双、单,且双眼皮(A)为显性,那么图中Aa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将表现为双眼皮。从图中可以看出父亲的基因是aa,母亲的基因是AA。遗传过程如图所示:

所以此孩子双眼皮性状的概率为100%。
(4)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根据人的性别遗传图可知: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上。
34.(1) 乙 22 对+XY
(2) 23 22条+X或22条+Y
(3) XY 不可遗传的变异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详解】(1)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是XX染色体,即甲图表示的是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乙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色体,因此乙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其中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
(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
(3)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遗精,长出喉结,声音变粗等,女孩出现月经,骨盆变大等。由题意可知,易性术是只是把原有的外生殖器改变成异性的结构并切除性腺。只是改变了性器官和外部的某些特征其体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因此,“她”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这种变异是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35.(1) 相对性状 黄色
(2) Aa Aa 588
(3)Aa
(4) DNA 遗传信息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玉米粒颜色的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第一组杂交实验结果,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黄色为显性性状。
(2)若A基因控制黄色性状,a基因控制白色性状,第一组亲代都是黄玉米,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白玉米,因此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Aa;遗传图解如下:
从图示可知,子代中黄玉米占3/4,白玉米占1/4,已知白玉米是196粒,那么理论上黄玉米的数值为:196×3=588(粒)。
(3)第二组根据后代性状比近似1:1,可推知,亲代的基因组成,黄玉米为Aa,白玉米为aa,其遗传图解如下:
有遗传图可知,其后代黄玉米的基因组成一定为Aa。
(4)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因此在DNA上具有遗传信息的小片段叫做基因。
36.(1)变异
(2)Aa、Aa
(3)2/3
(4)50%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1)变异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图中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1号和2号正常,而3号患病,说明白化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其中一个基因a来自1号,一个基因a来自2号,而1号和2号都正常,所以他们的基因组成是Aa×Aa。
(3)假设A是显性性状,a是隐性性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遗传图解可知:Ⅱ2表现正常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Ⅱ2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a,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2/3。
(4)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因此Ⅱ3和Ⅱ4第一胎生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可以生第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50%。
37.(1) 隐性 AA或Aa##Aa或AA
(2)3/4##75%
(3)Y
(4)DE
(5)生殖细胞
【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不是任意的一半,而是成对的染色体中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
【详解】(1)父母均为双眼皮,女儿小雅单眼皮,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因为小雅为单眼皮,其基因组成为aa,根据遗传规律可知,父亲和母亲各遗传给小雅一个a,而父母都表现为双眼皮,因此,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小雅母亲的a可能来自于外婆,也可能来自于外公,因此推测小雅外公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2)根据以下遗传图解:
可知,小雅的父母如果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是3/4或75%。
(3)男孩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为XY,X一定来自卵细胞a,则精子b所含的性染色体是Y。
(4)小雅父亲是双眼皮,体细胞内的基因组成为Aa,其产生的精子类型有A和a两种,因此,是图中的DE。
故选DE。
(5)在人的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是随生殖细胞遗传给后代的,因此,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