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背记与检测一、2022版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思维导学:三、背记要点:1.都市生活大都市 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瓦子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杂剧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杂剧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日益受到重视2.宋词: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3.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代优秀杂剧作家有 关汉卿 (代表作 窦娥冤 )、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4.司马光: 北宋著名史学家、 政治家, 他主持编写的《 资治通鉴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历史解释】我们如何看待瓦子?提示:(1)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宋代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结果。(2)从内容上看,瓦子里的活动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3)从趋势上看,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趋势:商业化(以营利为目的,有专门以此为生的艺人)、通俗化(内容接近百姓生活)、大众化(市民参与的普及性)。四、课堂检测: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选择题1.《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了宋代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对外贸易繁荣2.如下图为北宋燕文贵所画《七夕夜市图》,描绘了汴京城内“自安业界北头至潘楼竹木市”一带的七夕夜市盛景,“状其浩穰之所,至为精备”。该图反映宋代A.都市商业高度繁荣 B.草市交易通宵达旦C.专业市镇贸易发达 D.坊市制度逐步形成3.(2022年福建)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李明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A.关汉卿 B.李时珍 C.宋应星 D.曹雪芹4.(2022年广西桂林)在元朝,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是A.诗 B.词 C.杂剧 D.小说5.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材料题6.(2022年内蒙古包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吐蕃传来的马球运动在盛唐时期非常流行,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甚至宫廷妇女都参与其中。唐与吐蕃、突厥首领会盟时组织马球比赛。日本遣唐使把马球的玩法带回了日本。马球运动这项强健体魄、开放心胸的运动,是当时社会和平、富足的体现,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摘编自吴建华《从马球文化看唐代文化的包容性和盛唐的自信》材料二 宋代城市文化生活丰富,蹴鞠是市民阶层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图5铜镜的背面呈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花园里踢球,有人为他们助兴的情景。——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 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比赛中首次夺冠给国人带来的激情,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奋起直追的心情完全契合。国人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人民日报》写道:“用中国女排这种拼搏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摘编自汪大昭《学习女排,振兴中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球运动流行所展现的“盛唐气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代蹴鞠流行的阶层,并简析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女排夺冠的时代价值。7.(2022年浙江湖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学习小组以“为什么北宋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为驱动性问题,开展项目化学习,制作了如下展板循史探因资料1:北宋全国垦田数量变化表时间 亩数开宝九年(976年) 2.9亿余亩至道二年(996年) 3.1亿余亩天禧五年(1)年) 5.2亿余亩——摘编自《文献通考》资料2:(开封)屋宇雄伟,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则千万,骇人闻见。——《东京梦华录》资料3:(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宋·苏辙《架城集》(节选)(1)根据“宋韵生活”,列举两例北宋市民生活的具体表现。(2)结合“循史探因”,分析北宋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背记与检测一、2022版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思维导学:三、背记要点:1.都市生活大都市 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瓦子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杂剧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杂剧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日益受到重视2.宋词: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3.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代优秀杂剧作家有 关汉卿 (代表作 窦娥冤 )、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4.司马光: 北宋著名史学家、 政治家, 他主持编写的《 资治通鉴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历史解释】我们如何看待瓦子?提示:(1)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宋代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结果。(2)从内容上看,瓦子里的活动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3)从趋势上看,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趋势:商业化(以营利为目的,有专门以此为生的艺人)、通俗化(内容接近百姓生活)、大众化(市民参与的普及性)。四、课堂检测: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选择题1.《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了宋代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对外贸易繁荣【答案】B【详解】由“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可以看出,其反映的是宋代东京城内瓦子里的热闹景象。瓦子是两宋时期,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是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瓦子的出现体现了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B正确;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显然与题不符。A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市民生活的丰富。出现了剪纸等民间艺术,但不能体现出艺术的精湛。C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对外贸易。D错误。综上故选B。2.如下图为北宋燕文贵所画《七夕夜市图》,描绘了汴京城内“自安业界北头至潘楼竹木市”一带的七夕夜市盛景,“状其浩穰之所,至为精备”。该图反映宋代A.都市商业高度繁荣 B.草市交易通宵达旦C.专业市镇贸易发达 D.坊市制度逐步形成【答案】A【详解】依据《七夕夜市图》,描绘了汴京城内“自安业界北头至潘楼竹木市”一带的七夕夜市盛景,“状其浩穰之所,至为精备”。反映了宋代的汴京城夜景比较繁华,繁多的商品各种各样,制作比较精备。说明宋代都城商业高度繁荣。A正确;“草市交易通宵达旦”反映的市场开发的时间,图片不能反映,B排除;图片描绘的是夜市,不是专业市镇,C排除;图片只是描绘的夜市的繁华,没体现坊(住宅区)市(商业区)的划分,D排除;故选A。3.(2022年福建)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李明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A.关汉卿 B.李时珍 C.宋应星 D.曹雪芹【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再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杂剧家关汉卿写了《窦娥冤》,A项正确;。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排除B项;宋应星,明朝科学家,著有《天工开物》,排除B项;曹雪芹清朝作家,著有《红楼梦》,排除D项。故选A项。4.(2022年广西桂林)在元朝,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是A.诗 B.词 C.杂剧 D.小说【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发展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C项正确;诗、词、小说属于文学体裁,排除ABD项。故选C项。5.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是各个历史时期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明清两代,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广为流传,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材料题6.(2022年内蒙古包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吐蕃传来的马球运动在盛唐时期非常流行,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甚至宫廷妇女都参与其中。唐与吐蕃、突厥首领会盟时组织马球比赛。日本遣唐使把马球的玩法带回了日本。马球运动这项强健体魄、开放心胸的运动,是当时社会和平、富足的体现,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摘编自吴建华《从马球文化看唐代文化的包容性和盛唐的自信》材料二 宋代城市文化生活丰富,蹴鞠是市民阶层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图5铜镜的背面呈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花园里踢球,有人为他们助兴的情景。——摘编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 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比赛中首次夺冠给国人带来的激情,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奋起直追的心情完全契合。国人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人民日报》写道:“用中国女排这种拼搏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摘编自汪大昭《学习女排,振兴中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球运动流行所展现的“盛唐气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代蹴鞠流行的阶层,并简析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女排夺冠的时代价值。【答案】(1)盛唐气象: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交融的加强;社会风气的开放包容(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对外政策的兼容并包。(2)阶层:市民阶层。原因:宋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同时,城市规模扩大,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和富裕起来:市民追求更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蹴鞠在市民中流行开来。(3)价值: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增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激励人民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解析】(1)依据材料一“ 从吐蕃传来的马球运动在盛唐时期非常流行,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甚至宫廷妇女都参与其中。”和所学从唐朝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交融的加强、社会风气的开放包容以及对外政策的兼容并包等回答。(2)依据材料二“蹴鞠是市民阶层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可得出宋代蹴鞠流行的阶层是市民阶层;依据所学可得出原因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城市规模扩大,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和富裕起来以及市民追求更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蹴鞠在市民中流行开来。(3)依据材料三“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奋起直追的心情完全契合。”和所学可得出女排夺冠的时代价值是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增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激励人民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以及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等。7.(2022年浙江湖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学习小组以“为什么北宋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为驱动性问题,开展项目化学习,制作了如下展板循史探因资料1:北宋全国垦田数量变化表时间 亩数开宝九年(976年) 2.9亿余亩至道二年(996年) 3.1亿余亩天禧五年(1)年) 5.2亿余亩——摘编自《文献通考》资料2:(开封)屋宇雄伟,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则千万,骇人闻见。——《东京梦华录》资料3:(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宋·苏辙《架城集》(节选)(1)根据“宋韵生活”,列举两例北宋市民生活的具体表现。(2)结合“循史探因”,分析北宋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答案】(1)城市居民去“瓦子”等文化娱乐场所;城市居民的生活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等。(2)北宋垦田数量增加,说明北宋农业生产发展;“每一交易,动则千万”,说明北宋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达;“(辽)与朝廷和好年深”“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说明宋辽之间出现相对和平局面,民族交融,社会安定。【解析】(1)据材料“瓦子示意图”、“清明上河图”、“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选送参加科举”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城市居民去“瓦子”等文化娱乐场所;城市居民的生活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等。(2)结合“北宋全国垦田数量变化表”可知,北宋垦田数量增加,说明北宋农业生产发展;“每一交易,动则千万”,说明北宋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达;“(辽)与朝廷和好年深”“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说明宋辽之间出现相对和平局面,民族交融,社会安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简约课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cēn cī]十万人家。”——北宋 柳永南宋杭州北宋开封元大都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新课导入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板书课题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文学艺术成就,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1)通过宋元时期的文献史料、图像史料与实物史料,了解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以及文化成就。(史料实证)(2)通过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成就,了解经济发展对社会和文化变革的推动作用。(唯物史观)(3)通过宋词与元曲的代表作品,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核心素养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04D1E8F9C5C0F93950BB6E67189253128CB4CC10DD950E610AA1804868DB122757151FA29222EA3B16A523ACA7102234C9C4D0095596060F70F31D123E569ACF12—13世纪(宋元)世界主要大城市人口分布图巴黎人口不足四万伦敦人口不足两万大马士革人口不足五十万元大都人口超百万东京人口超百万临安人口超百万世界著名大都市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新知讲解1.宋元的都市北宋开封最繁华的场所—大相国寺 阅读54页课本第二段标注勾画大相国寺繁华的表现(活动内容):河南开封大相国寺1、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2、 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3、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2、大相国寺3、市民阶层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04D1E8F9C5C0F93950BB6E67189253128CB4CC10DD950E610AA1804868DB122757151FA29222EA3B16A523ACA7102234C9C4D0095596060F70F31D123E569ACF瓦子勾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说书蹴鞠图相扑傀儡戏4、瓦子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含义)勾栏: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含义)1、勾栏内广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2、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十分热闹。地位特点 内容:演出场所:发展: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 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三个阶段形成时间:宋代开始兴盛: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 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流行全国: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 在全国流行,演出遍布各地5、宋元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它行成于宋,发展于元传统节日:宋代已经有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一些节日的习俗流传至今。节日习俗:春节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 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6、传统节日习俗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宋人笔下的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元宵节“宋代传统节日”有哪些传承至今?你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节日?(笔记)答: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承至今。(笔记)答: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因而,我们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高度重视,加以保护,并使其发扬光大,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笔记)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04D1E8F9C5C0F93950BB6E67189253128CB4CC10DD950E610AA1804868DB122757151FA29222EA3B16A523ACA7102234C9C4D0095596060F70F31D123E569ACF思考: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原因?材料一: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据当时世界的80%。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一个工商税超过农业税的朝代。经济的繁荣材料二:东京、临安等大城市人口多达百万,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材料三:宋代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经济发展,城市商业繁荣;物质基础、内在动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发展词特点格式内容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做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内容广泛,风格多样。目标导学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品茗猜词人《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定风波·暮春漫兴》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苏东坡词风豪迈,翘首高歌李清照细腻婉转,真情流露辛弃疾壮词俊豪,发扬光大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04D1E8F9C5C0F93950BB6E67189253128CB4CC10DD950E610AA1804868DB122757151FA29222EA3B16A523ACA7102234C9C4D0095596060F70F31D123E569ACF元曲散曲杂剧南戏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关汉卿(1220年---1300年)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时兴盛于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代表剧目——《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反映鲜明生活,语言通俗易懂。直面社会现实批判黑暗腐败2、元曲《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凝视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窦娥在刑场的唱词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元曲可以唱的文学形式可以演的文学形式逐渐通俗化宋元时期的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特点?变化的原因是?(笔记)原因: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词曲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合作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诗经(春秋)→楚辞(战国)→汉乐府(汉)→诗(唐)→词(宋)→曲(元朝)→小说(明清)。自由化、通俗化,更加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3、宋元文学的特点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04D1E8F9C5C0F93950BB6E67189253128CB4CC10DD950E610AA1804868DB122757151FA29222EA3B16A523ACA7102234C9C4D0095596060F70F31D123E569ACF宋英宗皇帝命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为编年一书,神宗皇帝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曰《资治通鉴》且为序。--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资治通鉴》司马光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战国---五代,约1300多年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目标导学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比较《史记》《资治通鉴》(笔记)史学巨著 年代 作者 体例 记述时间《资治通鉴》西汉司马迁纪传体通史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北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个朝代《史记》史学两司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宋神宗都市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宋词元曲文化物质基础丰富生活唯物史观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大都繁荣瓦子时空观念灿烂史学板书设计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04D1E8F9C5C0F93950BB6E67189253128CB4CC10DD950E610AA1804868DB122757151FA29222EA3B16A523ACA7102234C9C4D0095596060F70F31D123E569ACF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自信于经济发展,自信于人文关怀;自信于民族精神,自信于文化渊源;自信于历史悠久,自信于创造未来。课堂检测1.(2022年广西贵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该词风格豪放,充满爱国热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其作者是( )A.苏轼 B.司马光 C.辛弃疾 D.李清照2.(2022年湖南益阳)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这反映了A.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B.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C.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CA3.(2022年江西)假如你是《清明上河图》所描绘场景中的一位市民,你向能做的事情是A. 欣赏蹴鞠表演 B. 观看京剧演出 C. 购买《红楼梦》 D. 品尝烤红薯A课堂检测4.(2022年安徽)宋代民间编印出售图书的书坊,往往将说书人的底本作为话本出版。这促成了小说的发展和民间文化的普及。据此可知,当时A. 书坊是文化传播的管理机构 B. 木活字印刷已普遍使用C. 商业行为助推市民文化发展 D. 小说成为主要文学形式5.(2022年湖北黄冈)随着城市的繁荣,与唐朝不同的是,宋代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如瓦子和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这一变化A.适应了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需要B.反映了宋朝人民贪图享乐之风C.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D.表明商业发展腐蚀了正统思想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背记与检测).doc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背记与检测)原卷版.doc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简约课堂精品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