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材教案B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材教案B

资源简介

《分散系及其分类》备课资料B案
教学目标
目标与素养
1.通过探究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理解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2.通过实验初步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化学学科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素养。
情境与问题
1.由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铁胶体体现的不同性质,激发学生探索其本质区别的兴趣,进而引出胶体这一知识点。
2.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与解析推理并举,教师引导与学生讨论互助并用,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实现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
1.分散系的分类
2.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难点
胶体的性质。
教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实验用品:蒸馏水、铁架台、酒精灯、胶头滴管、烧杯、普通漏斗、玻璃棒、滤纸、激光笔。FeCl3饱和溶液。
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阅读教材。
2.观察生活:清晨阳光透过树林、云、烟、雾等。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从以前学过的溶液的组成导入分散系的组成。
新知学习 指导阅读 提出问题:什么是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 阅读教科书中有关内容。
归纳整理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思考 讨论 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有哪些 请各举两例。 分散质分散剂举例气体气体空气液体气体云、雾固体气体烟、灰尘气体液体泡沫液体液体食醋、酒精的水溶液固体液体糖水、油漆气体固体泡沫塑料液体固体吸水后的硅胶固体固体有色玻璃、合金
归纳小结 分散系具有多样性。
学习探究 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分成哪几类 分散系
思考讨论 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溶液<1nm均一、稳定盐酸胶体1~100nm均一、介稳定蛋清浊液100nm不均一、不稳定>泥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知学习 归纳小结 1.溶液是常见的一种分散系,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 2.油状物质分散到水中可形成乳浊液;不溶于水的固体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悬浊液。
实验探究 指导“Fe(OH),胶体的制备”实验的操作。 操作1:向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 现象:体系变红褐色。 操作2:用激光笔分别照射得到的红褐色液体与CuSO4溶液,并进行比较。 现象:前者体系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后者溶液中无光亮的“通路”。
归纳总结 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内部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应用: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思考讨论 思考:胶体粒子能否透过滤纸 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1.将上面实验中得到的Fe(OH)3胶体进行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液体与原体系无明显差异。 2.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过滤后得到的液体:有丁达尔效应产生。
思考讨论 1.日常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有哪些 2.如果没有丁达尔效应,地球上将是什么情形 分组讨论,总结归纳。
自学指导 阅读教科书中的内容,课后查阅资料。
板书设计
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解成粒子的物质。
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质以外的另一种物质。
2.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的分散系。
3.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内部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4.胶体的应用。
教学评价
本节课由学生学过的“溶液的组成”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紧接着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对前边所学内容进行了巩固的同时,对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做了一个了解,又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从而引出了胶体。学生分组实验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质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学生明确了胶体具备丁达尔效应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探究性问题如何验证胶体粒子能否透过滤纸,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最后教师设置的思考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