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民族大团结民族大团结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12课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视频:爱我中华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初识民族大团结但是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不平衡。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1)从历史传统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2)从民族分布看,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以及自然、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3)从民族关系看,在中华民族的格局中,各民族之间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文化基础。提出:(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2)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材料研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民族自治区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视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生产落后交通不便生活贫困教育落后共同繁荣发展共同繁荣发展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上: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少数民族的节日视频:西部大开发主要工程项目西部大开发含义:“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西部大开发”由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于2000年1月开始部署,整个政策包括“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四个主要项目。范围: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孔繁森辅导他收养的孤儿学习孔繁森照顾生病的藏族老人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口支援视频:通途西部新藏公路青藏公路一五计划的成就川藏公路西部大开发成就共同繁荣作用:在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部大开发民族大团结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共同繁荣地位:基本政治制度实施:5个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技术、资金、物资保护与发展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兴边富民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5423中华民族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mp4 爱我中华.mp4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精品课件).pptx 西部大开发主要工程项目.mp4 通途西部.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