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二、除杂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三、除杂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四、混合物的分离:(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4和Na2SO4的混合物。(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2和NaCl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得到BaCO3和NaCl溶液。BaCl2+ Na2CO3=BaCO3↓+2NaCl。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2溶液,CO2逸出。BaCO3+2HCl =BaCl2+H2O+CO2↑。最后分别将NaCl溶液和BaCl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和BaCl2固体。例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A 稀盐酸(稀硝酸) 过量硝酸银溶液 过滤B H2(HCl) 浓H2SO4 洗气C Cu(CuO) 过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D ZnSO4(FeSO4) 过量Zn粉 过滤、洗涤、干燥例2、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C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水 过滤A.A B.B C.C D.D例3、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A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B NaCl(Na2CO3) 硫酸 加入足量硫酸、蒸发、结晶C MnO2(NaCl)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A.A B.B C.C D.D例4、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选用的试剂和部分装置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试剂 氢氧化钠溶液 氧化铜固体 浓硫酸 硫酸钠溶液部分装置1.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B.向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就可证明盐酸有剩余C.除去硫酸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可以往其中加入铁粉D.用食醋来鉴别厨房中的两种固体食盐和纯碱2.下列关于物质除杂所选用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方法A FeSO4 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Fe粉并过滤B CO2 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铜网C NaCl溶液 BaCl2 加入过量Na2SO4并过滤D Mg Cu 加入过量稀硫酸并过滤3.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或操作)A 盐酸 硫酸 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B CaCl2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C Fe Cu 加过量稀盐酸、过滤D CO CO2 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A.A B.B C.C D.D4.某溶液含有Ag+、Ba2+、Mg2+,为了将这三种离子逐一进行沉淀分离,加入下列物质先后顺序正确是( )A.Na2CO3、NaCl、NaOHB.NaCl、Na2CO3、NaOHC.NaOH、NaCl、Na2CO3D.NaCl、NaOH、Na2CO35.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A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B NaCl Na2CO3 盐酸 加入少量盐酸、蒸发、结晶C CaCO3 NaCl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Cu 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A.A B.B C.C D.D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A 木炭粉 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B 氯化钠 泥沙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氯化钾 碳酸钾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D 硫酸亚铁 硫酸铜 加足量铁粉,过滤、蒸发结晶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CO2 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B CO2 CO 点燃C CuO Cu 在空气中加热D KCl MnO2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CaO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C CO2气体 CO气体 点燃D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A.A B.B C.C D.D4.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NaCl(Na2CO3)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B.CaCl2(CaCO3)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Fe(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Cu(OH)2 (CuO)加足量NaOH、过滤、洗涤、干燥参考答案例1、C【解析】稀盐酸能与过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浓H2SO4不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不能除去杂质。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过量Zn粉能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过滤后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ZnSO4,无需进行洗涤、干燥。例2、C【解析】(1)在提纯物质时最终要将杂质全部除去,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在除去杂质时不能将需要的物质也除去。据此可以判断选项。A、要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会将二氧化碳除去,A错误;B、要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氯化锌,金属铜不能与杂质氯化锌反应,所以无法除去,B错误;C、要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碳酸钠,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不能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物为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过量的稀盐酸在蒸发结晶中可以除去,方法正确,C正确;D、要除去二氧化锰粉末中的碳粉,二氧化锰和碳在水中都是不溶的,所以用水不能除去碳粉,D错误。例3、C【解析】除杂是指有效除去原物质中所含杂质且不与主要成分反应,且不会引进新的杂质成分的过程,比如:除去碳酸氢钠中的碳酸钠。A、NaOH溶液与CO2和HCl都能发生反应;故A错误;B、会生成新的杂质;故B错误;C、MnO2不溶于水,NaCl溶于水,过滤后得到MnO2,干燥后即得到纯净的MnO2;故C正确;D、Cu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uO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故D错误;例4、A【解析】通过A选项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CO2;B选项中氧化铜会使CO转化为CO2;C选项中的装置不便盛放浓硫酸,且浓硫酸也不能吸收CO2;D选项中的硫酸钠溶液不能吸收CO2。1.D【解析】(1)除杂的基本原则:①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与除杂试剂反应;(2)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滴加硝酸银溶液后,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有白色沉淀不能说明盐酸过量;(3)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而不是硫酸铁;(4)食醋与食盐不反应,而与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A.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在除去硫酸钾的同时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钾,故A不可行;B.向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证明盐酸有剩余,故B不可行;C.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而不是硫酸铁,因此在除去硫酸的同时引入新的杂质硫酸亚铁,故C不可行;D.用食醋来鉴别厨房中的两种固体食盐和纯碱,故D可行。2.A【解析】过量Fe粉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铜与一氧化碳不反应,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除去;BaCl2与过量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3.C【解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A、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杂质硫酸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过滤去沉淀,得到纯净盐酸,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可去掉杂质,不符合题意;C、加过量的稀盐酸,杂质铜不反应,而原物质铁发生反应,符合题意;D、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去掉二氧化碳杂质,干燥去掉水,得到纯净CO,不符合题意;4.D【解析】本题关键在于“逐一分离”,在分离一种离子时不能有其他离子共同分离出来。若先加Na2CO3则会有Ag2CO3、BaCO3、MgCO3(微溶)三种沉淀出现;若先加NaOH,则会有AgOH和Mg(OH)2共同沉淀出来,所以只能先加入NaCl,让Ag+沉淀,其次再加入NaOH让Mg2+沉淀,最后再加入Na2CO3让Ba2+沉淀。5.C【解析】(1)除杂的“四原则”: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容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复原);(2)“三必须”: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除杂途径选最佳。【解答】A.二氧化碳气体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被提纯的物质减少,故A错误;B.加入的除杂试剂稀盐酸不过量,会导致其中的杂质碳酸钠除不尽,故B错误;C.加入足量的水后,氯化钠会溶于水,而碳酸钙会沉淀,二者完全分开,故C正确;D.铜与加入的除杂试剂氧气反应,会导致被除杂物质减少,故D错误。1.C【解析】除杂的原则是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生成新的杂质。木炭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可加足量稀盐酸,过滤,但要将滤出物洗涤、干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泥沙,可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碳酸钾,可加适量稀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然后蒸发结晶。金属单质与盐发生的置换反应要在溶液中进行,固体之间不能反应。2.B【解析】除杂的基本原则:①不能引入新的杂质;②不能与提纯试剂反应,据此分析即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而不与它反应,故A正确不合题意;B.如果二氧化碳中存在少量的一氧化碳,无法通过点燃的方法使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B错误符合题意;C.铜在空气中加热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可以除去杂质,故C正确不合题意;D.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再通过过滤可以去除二氧化锰,而将剩余的滤液蒸发结晶可以得到氯化钾晶体,故D正确不合题意。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分离与提纯。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A、加稀盐酸,原物质氧化钙和杂质碳酸钙都会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碳酸钠除去了杂质氢氧化钙,但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为灭火性气体,大量二氧化碳中少量CO,不能点燃,不符合题意;D、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只杂质氯化氢发生反应,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得到纯净氢气,符合题意;4.A【解析】除杂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带入新的杂质。A、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钙、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钙钙,故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故所采取方法错误。D、Cu(OH)2 和CuO都难溶于水,且氧化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法被除去,故所采取的方法错误。【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三轮冲刺讲义(二十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